分享

一生只需半点禅

 大同一片云 2021-11-18


清晨,从卧室出来看到撒满了客厅里的阳光,地上零星的落了昨日开败的花,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顾城谈薛宝钗的一段话,似乎一下明白了他所说的。

“每个生命的美丽都不去驾驭,自现而自隐,自灭而自生,月映万川,斗转星移,天上大风,冬去春来。

没有什么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如此,只是好好活着便是。莫去期待旁人,也不要去纠结自己。

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也不会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照顾别人。

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宝钗无妄想,亦无理想,亦不会破灭,又啥都明白,自可过太平日子。

薛宝钗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另外一个方面,她的屋子里一片雪白,什么都没有。也许她是最早悟到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了。

她是无所求的人,所以你不能以市俗经验推想她的动机,为什么,要什么,她就像月映万川,只是现象罢了。”

上面的这段话是我很早以前的摘录,特意又翻了出来。


光阴啊,早就把最美妙的东西,加在了修炼它的人身上。那个美妙的东西,是清淡,是安稳,是从容不迫,也是一颗最自然的心。

记得曾经看过一位高僧的一段话:在闹市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孤独中,依然能求得安然,皆为圣者。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人生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正如安徒生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

每到一家博物馆,我总喜欢在那些无语的器物前静立。尤其是那次在台北故宫游览,为此还差点闹了笑话,这自然是后话了。

我总觉得中国中古时期的器物,有一种独特的气场,令我痴迷,但又说不好,仿佛一面在竭力表达,一面又尽量克制。

正如一个人刚刚学会了自信,但还不至于狂妄。所以我认为,那是一个人类黄金的时代,不盲目的去加,更不草率的去减,一半一半刚刚好。

看着器物,大脑里就会天马行空。想象着那时的人半山半水半田园,半耕半读半悠闲,半醒半醉度岁月,半雅半俗享清欢。

一生只需半点禅,参透乾坤只半,识得人生难全 ,天道好缺恶满,何为碌碌求圆。

半心半意半虚空,半真半假半珍重,半暖半寒半饱中,一春一夏一秋冬。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陈忠实说过一段话:世事就是俩字——祸福。
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罗面的锣柜,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是祸。所以你们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别乱套,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就跟着来了。

你知道周易中的上上卦是那一卦吗?记住:是谦卦。

谦受益,满招损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可是,我们却依旧在各种纠结。

每天都在重复着生活 ,心情好就能看到夕阳美景,心情差只能看到拥挤人群。

人生,花开花落,都是一种美。人,没有坏事发生,就是好事,就不要期望更多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