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AlphoGo来中国打麻将,结局又会怎样?

 笨手蛇 2021-11-18

从3月9日开始,很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谷歌机器狗AlphaGo与世界顶级的围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机围棋大战上了。前两局“阿尔法狗”获胜,今天是第三天,估计又是“阿尔法狗”取胜。于是,也有不少人预计“阿尔狗”将完胜李世石。如此,我们感叹这将是人工智能发展又一个里程碑。这样解读也许不为过,我们也可以发现这场人机大战也还是有商业运作的痕迹的。

由此带来的是是非非,对人类前途的担忧,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假如AlphaGo来中国打麻将,不需要所谓的麻将高手,随便挑三个会打麻将的人,打武汉的红中赖子杠或者打成都的血战到底,或者随便挑一种地方特色规则的麻将,结局又会怎样呢?

我个人预计AlphaGo不会想围棋这样赢得轻松!这是由于麻将和围棋两种游戏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所有围棋千古无同局,根据数学的算法,围棋总共有10的17次方之多,这个数量据说比整个宇宙的原子的数量还多。围棋高手的高,在个人看来主要是对棋局量的掌握。而面对这么庞大数量,世上估计还没有谁的脑子可以超过计算机的计算(算计)能力。因此,人类棋手输掉一场围棋比赛,其实毫不奇怪。那只能反映出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人的水平高低,以及硬件的计算能力的发展水平。

至于麻将呢,自然也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撑,但是决定一场麻将比赛胜负的关键,除了计算能力之外,还有更多的意外情况的干扰,比如吃、碰、杠这些意外情况的干扰都能够不断打乱牌局的走势。

而且,我们打过麻将的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起手就摸到一把上好的牌,但是往往就是胡不了。而一把烂牌乱吃乱碰一通后反而容易胡。这就叫着火旺!这样的游戏规则有了更多的计算之外的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特别好奇,如果AlphaGo的下一场比赛是麻将,那看点、亮点和槽点是不是比围棋要更丰富的多?于是,个人特别期待在本次人机围棋大赛结束之后,能够很快的来一场人机麻将大赛。有财力的商家,建议考虑这样的商业运作!

我个人乐见,比赛结果不会像围棋这样惨绝! 

顺着此次围棋大赛前两天的结果,再谈谈个人对人工智能与人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关系问题的理解。

面对“阿尔法狗”的胜利的时候,我们除了感叹人工智能的进步,更多的还是担忧人工智能对作为工具性的人的替代问题。从生产效率上来看,人工智能的进步必然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对于人而言,未必是好事情。对于大多数人与新技术产生同时代的人而言,他们的工具性价值都是被替代的,从而是受害的。而新技术对效率的提升主要是少数人得到好处的。因此,从工具性的人的角度来看,是比较悲观的结论。“阿尔法狗”的胜利,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更多可能仅仅是一个”噩梦“的开始!要么加入人工智能团队,要么就被人工智能替代!

由此,我们又需要转换到作为目的性的人的角度来看看人工智能的影响。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在非常可控的情况下,为人所用,那么,人工智能对于目的性的人的价值意义还是很显著的。比如文章开头所说的打麻将休闲,因为机器人再强大,也不能确保这样的一些活动能够百分之百赢,存在不确定性就有趣味了。

但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经常是对立而不是统一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就面临是对立的情况多还是统一的情况多的问题。从人性本恶的角度看,利用人工智能的人都有作恶的可能,因此,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体现工具性而抹杀了目的性,或者目的性只是针对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少数人而言。

再回到打麻将这个话题上,有可能以后机器人会打麻将后,打的不爽了,就把陪打的人给干掉了!由此,结论就是,人工智能还处于较低级的水平的时候,是能够为人类的目的性很好的服务的。一旦进入更加高级的水平的时候,可控程度就如同科幻大片里面的情节类似,成为恶魔!

所以,还是活在当下,多把麻将打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