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书《拙赋》

 栎阳钓晚 2021-11-18

《拙赋》

(周敦颐)

或谓予曰 :“人谓子拙。”予曰 :“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 喜而赋之曰:巧者言,拙者默 ;巧者劳,拙者逸 ;巧者贼,拙者德 ;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周敦颐一生著述不多,总计不到3000字。除《太极图说》和《通书》外,还有20多首诗和两三篇散文。凭着这些文字,周敦颐开一门学说,被誉为“自孔孟之后第一人”。

《拙赋》只有40字,加上序也只有60多个字,但这篇短文,却是体现周敦颐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拙赋》可以称得上一篇超级短文。但这篇短文,却是体现周敦颐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辩证思维特点。巧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巧代表聪明能干,如巧手、巧匠、巧妇、巧干等。另一方面,巧代表虚伪,不诚实,如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巧舌如簧等。拙,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拙代表真诚谦虚,实事求是,如拙诚相见、拙见、拙作、拙笔等。另一方面,拙也代表愚蠢,如拙劣、拙讷等。在这篇短文里,周敦颐所指的巧,是其虚伪、不诚实的一面;所指的拙,则是真诚谦虚、实事求是的一面。他从四个方面,将“巧者”与“拙者”进行了对比。在思维上,巧者花言巧语,千方百计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拙者忠厚老实,无需多言,信守“沉默是金”。在行为上,巧者煞费苦心,投机钻营,活得很累;而拙者没有私心杂念,处世泰然,用不着阿谀奉迎,活得自在、坦然。在道德上,巧者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是地地道道的“贼者”;而拙者正大光明,严于律已,是社会所推崇的“德者”。在最终结果上,巧者因多行不义必自毙,必然呈现凶险之像;而拙者无欲则刚,问心无愧,自然呈现吉祥之像。

周敦颐所奉行和向往的是“上下安顺,风清弊绝”的和谐景象。风清主要是指官场风气清正。官场风气清正了,各种弊端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抑制,不断减少乃至绝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端正官场风气,提倡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反对一切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行为。他写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要崇拙而去巧,颂拙而耻巧,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局面。由于这篇短文意义重大,后人为纪念周敦颐,在永州通判厅的后面建立“拙堂”,将《拙赋》刻于堂中石碑之上。

在现实生活中,周敦颐所提到的巧与拙的现象普遍存在。时至今日,周敦颐的《拙赋》,对我们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多一些周敦颐式的“拙”,少一些各种形式的“巧”,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风清气正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文章图片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