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烛烬

 听风8uzu6ykfns 2021-11-18

 

      有的书,你才翻来几页,便知道它是一本值得花时间去细读的好书。毋庸置疑,《烛烬》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丢掉多余的复述,我们只管来看看里面的几个人物——最让我动容的是善解人意的妮妮,她总是带着希望而来;最让我欣赏的是康拉德与亨利克的君子之交,他们接受了彼此的一切;最让我好奇的是克丽丝蒂娜的品性,她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

      一个人就代表着一种生活,而生活里又分别着多种类型的人。诸如亨利克与其父是一类人,他们享有贵族的地位与军人的荣誉,他们有着绅士风度,有着自己的骄傲与自得;康拉德与亨利克之母是一类人,他们有着自己孤独的世界,他们享受着自己的世界,是的,他们的精神充足而丰富;克丽丝蒂娜呢,我姑且把她分为第三类人吧——野性而不张扬,狂放不羁且绝对独立,怀着新生儿一样不偏不倚的快乐对待生活能够给予或展示的所有一切——这恰是我格外欣赏她的地方;还有一种人则是像妮妮那样,走到哪儿哪里就怀有希望:多么神奇的人类啊!生活中的人,越是不相同,越是显示出世界的有趣,难道不是吗?

      我抱着极大的热情于三天时间的罅隙里阅读完了这本书,开大会时看,监考时看,早自习时读——哎,瞬间发现自己好不专。不过没关系,言归正传,我想谈的是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匈牙利的马洛伊.山多尔,一位终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立、高尚人格的优秀人物。他的人生犹如《烛烬》里的那四十一年时光一样,时而沉默,时而爆发,时而隐忍,最终——不需要答案,任时光匆匆流去在浩渺的人烟中了。

      是啊,生活中遇到的好多问题是不需要答案的,不言自明,难道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吗?我还是难以接受,真相难道真的是像亨利克说得那样:克丽丝蒂娜与康拉德有私情?若有,为何她还要嫁与亨利克?康拉德与克丽丝蒂娜是早就认识了的,而在亨利克的描述里,克丽丝蒂娜是一位不为物质所缚的有着高度独立意识的女子。那么这样一位女子,难道是在结婚后才喜欢的康拉德?或许,康拉德与克丽丝蒂娜更像是同一类人吧,所以会有后来的婚外情?嗯,或许感情是有保质期的,我们谁也不知道保质期是一年、两年还是一辈子。

       对此,我还是不愿意相信亨利克的推测,我以为恰恰是康拉德不想背叛这段金兰之交,所以他才选择了离开。只是他没有想到,他离开后,亨利克再也未和克丽丝蒂娜说过一句话,接着过了八年,克丽丝蒂娜因贫血去世……不禁让我唏嘘,亨利克的沉默真是太强大了,而克丽丝蒂娜亦是一位高度独立的女子。让我在佩服他们沉默的同时,我又在想,难道非得如此吗?必须这样?!

      或许这就是沉默的力量,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强大。来日还方长,也许哪一天,我会恍然大悟……

      也许,答案不是重要的……

扫一扫,关注听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