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摘录于《人间失格》
之前在书城时看过这本书的封面,当时我确实是被其标题所吸引——“人间失格”?即是丧失为人的资格?后来一看是日本作家写的,于是我就懒得看了(为自己找的借口,倒不是不爽于日本作家,像东野奎吾等等还是不错的),哈哈(ಡωಡ) 后来在网上买书时,我又看到了这本书,想想这么有缘索性就买了罢,于是乎在这几天我看完了《人间失格》。《人间失格》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不足一百页的叙述,却让我格外揪心——我无法想象出像大庭叶藏这种类型的人的痛苦:活着,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他不知道幸福从何处而来,即使遇到了幸福,他也无法面对与接受。

从小到大,生活优越的他都是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他对人类感到恐惧,而拒绝别人会让他感到崩溃。这该是一颗多么忧郁敏感的心! 说实话,很是心疼他——于他而言,生活该是多么的无望!尽管有时候我也在迷茫存在的意义,但我还能时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有趣来。
有个词语叫做“湮没于世”,似乎是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可怜虫、失败者或者无良人士的。而叶藏则觉得,打出生起他就已湮没于世,每每遇到被众人指责的同类之人,他必温柔相待。
是的,从始至终,我都能看到他的善良与懦弱相伴随。在酒肉朋友堀木正雄面前,他从不拒绝,也不计较得失;在混乱的酒馆里,他懂得尊重侍女,这无疑给了侍女多么大的鼓舞;在静子与其女儿茂子的关爱下,他却逃离了幸福。是啊,他一个不幸的人,他怎么敢奢求这样的幸福呢?在幸福面前,只有恐惧与不安陪着他……
最让我感慨的是,他明明渴望幸福渴望爱,却一次又一次让自己迷失在“堕落”里。我想,若是他父母能及早地觉察出孩子的脆弱与不安,看出孩子的假装与压抑,后来的大庭叶藏是不是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
说起“压抑”这个词语,我比较有感触。一个生活环境,一个自身性格,在一个反常的状态里容易将“无知”的孩子引入到一条“难过”的道路上去。或许这“难过”的负面影响会延续很久很久,甚至是一辈子。
是啊,大庭叶藏太压抑自我了,而在“恶人”的有意诱导下,他无法不走向——死亡。
说来说去,我又想起“活出自我”这四个字来。“终其一生,我们不过是要摆脱他人眼里的我而成为真正的自我”——我想说的是:成为自己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却是令我满怀希望与信心的;是的,成为自己,活出自己,这本是生命存在的应有姿态……
扫一扫,关注听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