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以前的我对阅读文学名著有着极大的热忱,或许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或是个性分明的人物让人动容。而今,我却对文学作品看得愈发少了,或是因为看多了太多故事吧,反而觉得现实才是真切的,可以触摸的。以下言语,是我将文中的“我”当作一个现实生活中患病的青少年来写的心理活动,以此作为《岛》的“再创造”。 也许是因为看了太多故事的缘故,或是在文学作品中,或是在生活周围所发生的,我竟对这发生在岛上的故事无动于衷。在我看来,不论是遇见了新生与老去,还是遭遇了疾病与死亡,这都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所要面对的一切。 既然某些疾病会不凑巧发生在某些人身上,而恰巧的是你而不是别人碰见了它;那你除了接受与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好好活着,你还奢求什么呢? 好好活着,开心一天是一天,哪怕身上的病痛老是在折磨你,可那又怎么样?看看,你还不是像以前一样,开心时就笑,难过时就偷偷哭。不管天气如何,境遇如何,你的心情不会老是阴沉着啊!父母既然选择了让你出生,你为什么不好好走路,告诉世界:我没白走这一遭!即使世界上并没有人会回应你,你还不是一样能满心愉悦地看看大自然,聆听鸟儿的欢唱,还有每天看不完的书,窗外明媚的阳光…… 你曾对父母说,我不该来到这世上:生活夺走了我的一双翅膀,为什么又要让我这么渴望飞翔?还记得母亲说,孩子,你要知道,你是上天派给我们的天使;因为你,我们的生命变得充盈。眼前的疼痛是一时的,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将由你自己去开辟…… 母亲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感动有七分,还留三分给坚强。我很感谢父母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份亲情,它让现在的我得以重生,让我重新看待这世界。 生活中缺了谁,地球照样旋转;就像这世间的我,在或不在,我仍然期望父母能好好活着。反之,对他们而言,我能好好活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呢?做人的道理谁都懂,可在苦难的现实面前是抵不过心里的苦的——这句话尤其可以在像我一样患重病的人的身上体现出来。可现在的我还有生的希望,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活着? 是的,化疗让我痛苦,原本曾让我引以为豪的黑亮的长发变得稀疏可见。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安静看着父母每天轮流来医院照顾我,尽量不让他们在心理上再有压力。慢慢地,我发觉,以前那种无法报答父母的不安渐渐消失了。 …… |
|
来自: 听风8uzu6ykfn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