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三毛2

 听风8uzu6ykfns 2021-11-18
       我这几天都是在惆怅与感动中度过的,因为程悦的《三毛传》。本以为在去年我会告别三毛,告别三毛的书,未曾想到只因这一本《三毛传》,我立马改了七月底的火车票,将留住三毛的敦煌鸣沙山作为我旅行的必去地点。或许,这就是缘分——你在那里,而我刚好去看你。
        读完了《三毛传》 ,心中想要说的话有很多,却在写的这一刻不知从何处落笔。三毛好似一个被贬下凡的仙女,不食人间烟火却饱经风霜雨雪;存于人世四十八载,却仿佛活过了三生三世。看她这豁达而坦荡的一生,我似乎找到了同伴,同样孤独却不甘生命就此消亡——我要燃烧自己,痛快在人世走一遭。那么,在世界的其它角落会不会有另外一个我,在走着不同的路,体验着不一样的人生呢?生命真是很神奇,只因我们在无意间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体验一切的机会。

    
      之前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为四类。以此来对应,我看三毛是属于第三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与特蕾莎与托马斯一样。
       如果没有爱,三毛是活不下去的。从她这几十年的经历来看,因为父慈母爱,因为遇到一个个给她希望的艺术家,她终于从自闭的七年里走了出来,开始拥抱全新的人生;而后遇到一个个爱慕的人与她所爱的人,于冥冥之中,她似乎是注定要与等待她六年又与她共同生活六年的荷西在一起而后失去他。在爱情面前,三毛像一个唐.吉诃德式的勇士冲锋陷阵;又像是扑火的飞蛾,哪怕遍体鳞伤也要一往无前。而荷西,是那个让她放弃执念的人,使她找到了心的归属;于是,他们的爱情在撒哈拉沙漠生了根。这一遇,不过六年,却成为了三毛一生亲切的怀念与相思之苦。
        在荷西死的那一刻,三毛想到了死。若不是琼瑶以七小时的对峙让三毛许下“好好活着”的承诺,恐怕我们早已看不到三毛后来的文字——是那么的痛彻心扉。读到三毛描述荷西去世前后的文章,篇幅不长,我却不忍卒读,眼眶多次被泪水打湿。这种悲伤的感觉居然比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老病死来得更加强烈,或许是因为我对人世的情越来越淡薄,人世也越来越难感动我的缘故。
        说不清的惆怅——三毛与荷西间的爱情犹如昙花一现,只可远观而无法靠近;在如今,我已看不到这样令我高兴又伤心的爱情了。无论三毛在哪里,他俩在哪里,哪里都能开出一朵朵善意的花;他们的博爱与温柔,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看到了无限的真诚,让我有勇气坚定自己与他人对教育不同的理念,让我更有力量在人间坦荡行走。

    
        失去荷西的三毛,带着爱继续活了下来,回到台湾疗伤,回到故土与亲人朋友相聚。哪怕中间遇到再多心动的人,她始终无法割舍下荷西。直到听说西部歌王的故事,三毛立马想到去见他——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王洛宾。当三毛鼓足勇气,抛开世俗的偏见与眼光,义无反顾地走向西部歌王的时候,之前相处的宁静却被媒体的嘈杂打碎了满地。她原以为自己可以守在这个凄凉的老人身边,却没想到自己理想中的两人世界瞬间坍塌,一颗滚烫的心在多日的不理解中渐渐冰冷。倘若他俩能够安安静静坐下来,再做一次灵魂的交流,会不会有余生的长相厮守?
       可惜没有如果,直到三毛以她的方式离开世界后,王洛宾才在痛苦中明白三毛的一片对爱的信仰与不顾一切的赤诚。他日日痛饮买醉,直至酒精中毒被送进医院。之后,一个阔别吉他的老人,再次拿起吉他,写下了《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伊人已逝,往事不可追。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权利,我想,三毛能再次找到心灵的栖息地——死亡也是幸福的。她以一根单薄的丝袜,告别了所有的爱与痛,了却滚滚红尘,能和她亲爱的荷西共赴另一个世界——那里有青山绿水,有天高云淡,还有繁星满天的撒哈拉夜空……


      生命不在于长与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三毛,就是这样一个率性而博爱的奇女子,将每一天都活出自我,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就像不死的太阳花一般,对生命有着无比的热爱;又好似天空里的火烧云,只散发片刻的绚丽,却足以让人铭记一生。

      永远的三毛

不问你从哪儿来
又将如何归去
我只记得你来过
那曾经的烟火
是昨夜的光芒
而你,是人间的天使
降落在撒哈拉的沙漠
使荒芜开出繁花
我不会忘记
你曾来过
还留下一片赤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