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微凉挡不住高涨的兴致,于是乎我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收获的是满满动力。仍记得少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保尔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更谈不上去理解他们那一代对布尔什维克有着崇高的信仰了!如今重温这本充满着无限激情的书,我却不止一次地被那些拥有钢铁般意志的人所感动!像保尔那样的人,确实是真的勇士——敢于面对冻土的坚硬、衣食的极其匮乏、环境的极其恶劣,敢于直面土匪的枪弹、残疾的暴击与生死的考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为国家解放事业献身的无比崇高的精神与信念!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想起眼前的自己,不免相形见绌。 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我们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迪呢?钢铁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中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如此坚硬,什么也不怕。像保尔.柯察金这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斗争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他们在生活面前从不屈服。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拥有它一次。而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我的生命中断。” 这就是保尔.柯察金的自白。在受到多次重创乃至失明后,他必须时时刻刻抓紧时间生活——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他,除了与时间赛跑,就是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如正确领导政治小组,埋头苦干修铁路;除了辛勤的劳动,他还时时在与命运作斗争——不到因病倒下的那一刻,绝不放弃。 从这个动人略带悲壮的故事里可以看出,保尔没有虚度一时一刻,一有空闲就看书与学习,更没有背弃生命里最崇高的事业;可他并不是生来就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和那种无与伦比的毅力。如果像这样的人都不能打动你的话,你还能为什么样的人所折服呢? (1) 想当年,才十二岁的他,屡次被教他们学习的神甫所体罚,所凌辱;那时的他,就对神甫这样 势利野蛮的人不满。后来由于受同伴谢廖沙唆使而丢了一撮烟灰到神甫家准备过圣诞节的发面里,他被退学了。 他并不后悔不与像神甫那样的人共同生活,只是,他对母亲十分愧疚。他的母亲,在税务官家里当厨娘,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一个月才四戈比。后来在母亲的引领下,他开始在车站食堂的洗刷间工作,一个月八卢布。 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 保尔的劳动生涯就这样开始了。辛苦地忙活一天后,他感到自己已经是一个能用诚实劳动挣得休息的人。现在的他正努力工作着,谁也不能再说他只会吃闲饭了。 尽管他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而已。可这又有什么关系?这并不是阻止一个人享受应有的劳动权利的理由。 在食堂辛辛苦苦地干了两年。在这两年里,他看到的只有厨房和洗刷间。他的工钱从八个卢布涨到了十卢布。 两年来他长高了,身体也结实了。即使人小,他却向生活的深处,向生活的底层看去;他追求一切新事物,渴望打开一个新天地,可是朝他扑面而来的,却是霉烂的臭味和泥沼的潮气。他讨厌那些大赌特赌的随意糟蹋女工的堂倌、那些恣意凌辱人的老板……像他这样的员工,像骆驼一样干活,却总会受欺凌;只要谁的力气大,谁就有权揍你。对姑娘们,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如若不从,她们便会被赶出去。为了不挨饿,她们只能任人家摆布。 由此,他那颗小小的心灵,充斥着对那些人模狗样者的不满与愤恨!总有一天,他会打倒那些不像人的人! 现在,他只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摆脱这个地方,而他哥哥阿尔焦姆所呆的那所机车库熏黑的大石头房子正吸引着他。 哥疼他。等到终于可以从车站出来的年龄时,他便随哥去了发电厂工作。 一段新的生活又开始启程了。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而又短暂的旅途上,而在此之前总是默默蛰伏的时期。 (2) 不久,战争的风暴来袭。隆隆炮声震撼着破旧的小屋。而小市民过惯了的那种安宁平静的日子,已经成为遥远的事…… 还记得在战争未爆发之前,保尔认识了生命中第一个让他爱慕的女孩——冬妮亚,林税官的女儿。那时的他们,不受阶级思想束缚,感情热烈而真挚;那时候的爱情,总能那样简单无瑕。 一个本是不安分的小女孩,有时还爱异想天开,一心要在生活中寻找某种不同寻常的夺目光彩。冬妮亚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女孩成长起来,从一大堆读过的小说中成长起来。这些小说常常触发她对生活的奇想,促使她去追求一种更为绚丽、更为充实的生活,而不满足于那种叫人厌恶和腻烦的、千篇一律的灰暗生活,这后一种生活却正是跟她类似的绝大多数女孩所习惯了的。在对不同寻常的夺目光彩的追求中,她对保尔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她所熟悉的那些年轻人中,没有一个有他那样坚强的意志,那样明确无误而又别具一格的生活见解,没有一个。而她和他的友谊本身也是非同一般。 一段年少时的爱恋,一段美好的情感,由一个热爱劳动的穷小子和一个热爱读书的资产阶级小姐所描绘着;只是她与他的故事,会不会未完待续呢? 有的人说,门当户对才是答案,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相当,更是精神思想上的势均力敌。那么,你的爱情答案是什么呢? 文章告诉我们,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保尔是不会融入到她的圈子里去的,冬妮亚亦是如此。 (3) 现在,这座小城突然传来“沙皇统治被推翻了”的消息,大家都不敢相信。直到新的军队驻扎在了此城,新的旗帜飘扬在天空,人们才敢相信真的发生了革命,沙皇被推翻了。可是,除了换旗帜的军队,那些伯爵和公爵仍然戴着金色的肩章,马裤上镶着银色的绦子,一切都跟沙皇时代一模一样,好像没有发生过革命似的。 一九一七年就这样匆匆离去。对保尔、克利姆卡和谢廖沙来说,什么都没有改变。主人还是原来的那些家伙。只是到了多雨的十一月,情况才有点不同寻常。车站上出现了许多生人,他们大多是从前线回来的士兵,而且都有一个奇怪的称号:“布尔什维克”。 看到此时,我才想到,俄国十月革命是否真的有历史上说的那么伟大而神圣呢?表面上是换了一面新旗帜,余下的几乎什么都没改变,但有一点能确信的是——人们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么平静;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人们不会过的平静是注定了的。由此我又想到辛亥革命,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谁能肯定,一场战争就可以彻底解放人民的思想,改变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但改革又是必要的,它至少显示着新的开始,一个不愿被奴役的反抗的开始! 这座小城里的人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新的旗帜就表明发生了一场战争,一场貌似可以解放的战争。 战争无论正义与否,总是要有人牺牲。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思想动荡。之后受到阿尔焦姆和忠实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朱赫来的影响,再加上对土匪强盗任意杀人抢劫的憎恨与不满,还有对资产阶级一代做作与自私的厌恶,保尔开始走上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道路。即使他还不知自己能走向何方,但他的精神是饱满的,他知道自己是为解放事业在与敌人做斗争,他知道自己是在为解放人类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只要有了目标,就可以无所畏惧地向前迈进;有了方向,我们才可以不像蝼蚁一般到处乱窜。亲爱的你是否有一个目标,能让你能坚定前行,矢志不渝呢? (4) 读到后来,看到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生活,随后又开始大炼钢铁走人民公社化时,我便想到了我们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那时的中国是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几乎全部都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由此我又想到了《活着》里面大炼钢铁的情景。人民的力量果然强大,可是当盲目的热情冲昏了理智的头脑时,造成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摸索中试探着前进的道路,或成功,或失败,还好发展的结果是好的——中国正走在富强的道路上。而能助推中国梦实现的人,恰是那些一直在前进的老一辈与我们年轻一辈。 在文中,我还看到忠诚的信念能让生命迸发出巨大的威力来。正是怀着对党的无限热情与信仰,保尔才能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遭遇一次次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下,依然坚强有力地拥护党,拥护生命,只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是啊, 生命的旅程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短暂的,却又是一次有意义的生活体验。至少我在保尔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看到了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是如何成长的!那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让十几岁时的我来回答,那我肯定会说不知道,与此同时却明白,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各种美好的事物与不同生命所张扬出的活力。那就没有痛苦难过的时候吗?我可以选择过滤呀! 如果让已过二十七岁的我来回答,我会说:活着就是活着,若要给它加个意义,我只能说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可能拥有什么样的意义。我能想到自己活着的意义,那便是追随自己的心在守着一座城的同时能踏遍万水千山,自在活着。 只是,我会回答这样的问题,却不会再问为什么活着——因为活着就是活着本身啊,能不缺胳膊不缺腿,家人安康,能好好活着就是一种幸运啊! 想到现状,想到遇到难题时自己的表现,我都不能对自己说满意——对迷途的亲人真的尽力了吗?对工作真的很努力吗?对某些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吗?不论如何,办法总比困难多;哪怕双目失明,保尔都在努力奋斗着!他就是我的好榜样呀!忽而想到双腿残疾的史铁生,想起盲聋哑的海伦.凯勒,想到残奥会上无数渴望荣光的坚强者,又叫我如何不能坚强呢?是的,我还要坚持一份希望,一份对生命矢志不渝的热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正年轻,定要积极探索,乐观前行! |
|
来自: 听风8uzu6ykfn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