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中道了义」之法?

 一人一心一念 2021-11-18

「开示众生,中道了义」,「开示」二字至关重要。说明我们本身就是中道了义。如果我们本身不是中道了义,那开了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开了还是个迷惑颠倒。既然我们本身就有,一开是不是就示了?所谓「中道了义」,藏教菩萨执有,通教执空,别教执亦有亦空,带有次第性。唯有圆教菩萨知道,即有即空即中,万法当下就是一。我们当下就是释迦牟尼,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当下就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但在我们没有明理、没有破除烦恼习气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妙用、山河大地的妙用、天人鬼畜的妙用不能现前

实际上这个「中道了义」,「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名相概念不同,所讲法理是一。阿弥陀佛是不是中道了义?这个茶杯是不是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就是讲真实,讲来龙去脉。只有「中道了义」是「无戏论法」。

什么叫“了”?中道为了。比如三观,空观、假观偏在两边,那都不叫“了”,一定是空有不二为了,双遮两边,双照两边。而且,把它打成几截,叫隔历非了,一定要圆融才了。

讲一心三观就叫了——即空、即假、即中。那谈教行理,这三个层面都可以同称了义。所以《楞严经》阿难尊者向佛来请法,“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那这个中道,就是了义的理无戏论,就是了义的行;开示,就是了义之教。所以我们建立正知正见,是要建立大乘圆教的中道了义。

图片

诸法实相之「中道了义」

        在佛法里,千法万法,我们撇开一心三藏而言,要么就是讲,要么就是讲,所以是相对待法。    

    藏教菩萨执着有,像我们现在念佛,拜佛,拜忏是不是讲有啊,这种法能够帮助我们,修人天福报,不能明心见性,不能成佛,不能往生,不能了生脱死。   

    通教菩萨执着空破一切相见性,连佛的三十二相都要破除掉,何况天人种种善相都不在话下,见到空性一定能了生脱死,但是来讲,用这种法门来修行,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人成就,百分之九十九要落空,所以他的风险大,成就高。    

   别教菩萨从空出有,他已经意识到,有也是我,空也是我,所以他坚持[亦空亦有],他不懂得空当下就是有,有当下就是空,乃至还不懂得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尊佛,一个念,他带有次第性,他也是中道但,他这个中道是不了义中道。

       圆教菩萨知道,即有即空即中,万法当下就是一。不明白这个道理,万法即使是一,也不能起到一定的妙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就是释迦牟尼,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当下就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但如果没有明理,没有破除烦恼习气的时候,阿弥陀的妙用,山河大地的妙用,天人鬼畜的妙用你不能现前。知道万法都是一个念,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尊佛,这叫中道了义。

        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讲[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就是开示众生中道了义,佛知佛见,实际上这个“中道了义”,就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是虚妄,[本非因缘,本非自然,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中道了义”。名相概念不同,所讲法理是一,[如是我闻]是不是[中道了义]啊,[如]就是[空],[是]就是[有]。[如]当下就是[是],[是]当下就是[如],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我。[阿弥陀佛]是不是[中道了义]啊,就是中道了义,这个茶杯是不是中道了义啊,把它分解为地水火风这四大,是不是,就知道地水火风,是由心现的,心当下是茶杯,茶杯当下是心,它也是中道了义。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逗教。

  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佛没有说一个字,法是无言的。但又为什么自然说了这么多法?这些法都是黄叶止啼,都是船筏、工具。

  就是因为众生根机有顿渐、偏圆、大小的不同,所以才会有各种教法的施设。这里就涉及判教,天台祖师判的“藏、通、别、圆”,华严祖师判的“小、始、终、顿、圆”,就是最著名的两种。

  从《法华经》来看,就特别强调——佛出现世间唯一要说的、特别要说的是“一乘法”(《法华经》楞严经》)!只是众生的根机陋劣,特别是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心量狭劣,智慧不够,一乘的圆顿之法他不相信,而且会生诽谤,那怎么办呢?

  循循善诱 从一乘法开出三乘法

  就得要循循善诱,从一乘法开出三乘法。一乘法是实法,三乘法是权法这里谈的“了义经”,就是一乘圆顿的经典,要依这个。

  “不了义经”就是藏教、通教、别教,是由一乘的实教开显出的三乘权教。权教就是“不了义经”,是应机而说。

  比如,我们众生有四种颠倒,执著于这个世间的“有”,无常计常,无我计我,无乐计乐。为了对治这个颠倒,要讲小乘——声闻教的“苦、空无常、无我”。

  但是你也不要执著这个偏空的一面,要知道小乘的“苦、空、无常、无我”,仍然是“不了义”。所以在大乘圆顿的涅槃境界又要讲“常、乐、我、净”的“了义”之说。

  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

  “了义经”是讲非空非有非中,即有即空即中。“空”“有”都要谈的,叫做“真空妙有”。谈“空”是对“有”说“空”,谈“有”是对“空”说“有”。

  “真空妙有”就是“中道了义”,就叫“了义经”。如果你只是谈“偏空”,或者“偏有”,都叫“不了义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