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宋代方回这句所写,正是今天到来的大暑。 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就是大暑节气了。《通纬 · 孝经援神契》(汉代文献,作者无考。见于丛书《黄氏逸书考》,清朝黄奭考订)讲:“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这告诉我们,这个时候,若在傍晚(太阳刚落山时)的黄河流域去观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会看到它指向南方偏西的“未”,即顺时针的1点钟方向。 大暑作为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从这个节气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辛丑年的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湿热侵袭分外严重。四之气的健康建议可点击复习:《2021辛丑年五运六气全攻略(下)》。 1 中伏暑正浓 今年的中伏,恰是大暑节气期间。杜甫有一首名为《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的诗: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从其中的一些词句,比如“闭关人事休”,比如“执热露白头”,我们也能看出来这“毒热”之甚。 如此看来,想必那些和杜甫一样受尽酷热的诗人们,都是要羡慕后来者卞育(北宋文人,宋哲宗元祐年间曾任济南从事,见于清道光《长清县志》)的。他的诗《留题灵岩寺》这样写: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炎炎夏日能寻得这样一个“爽气常如秋”的好去处,属实不易。显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有如此好“运气”,不过也没有关系,消暑的办法多种多样,个人有个人的选择。 南朝的徐勉(466年-535年,字修仁,南朝文人。孤贫好学,六岁作祈霁文,见称耆宿。仕途起于南齐,盛于南梁,卒谥简肃。著有《流别起居注》、《选品》等,惜皆佚)就选赏荷: 夏诗 夏景厌房栊, 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 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 清樽独未空。 清朝的江堤(1818年-1866年,字持正,一字弢叔,清朝诗人。咸丰时屡试不第,咸丰七年[1857年]花钱捐官,任浙江候补县丞开始仕途,官至乐清长林盐大使,但终不得志,病卒杭州,碑刻:“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著有《伏敔堂诗集》及《续录》)则选观柳: 消暑诗 柳枝西出叶向东, 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 巧借柳枝相形容。 2 各言闲与愁 而谈及在面对大暑这个节气的态度时,诗人们也是同样的“各自为政”。 这边有白居易,悠悠闲闲地写下《夏日闲放》: ![]()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 ![]() 大暑难耐,诗人不愿出门,也无人造访。整个画面一片静谧。安静的房间挂着纱帘,干净的小院是刚刚清扫过后的。竹席清凉,适合歇觉。午餐清淡,夏衣也不多,就几件蕉纱。诗人已经能自给自足,所以无需再去劳心多余的财物,又感叹自己比起颜回要过得富贵许多。 大宋的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据《宋史》《辞海》等载,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其他著作亦多,如《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可就没有他那份悠然自得了: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 3 暑日小虫拾记 提及萤火虫,我们都知道,古人将大暑节气的十五天期间,分为“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这三候。 有趣的是,古时候,大家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的。其实,是大暑时节的高温天气再加上强降雨,便极易滋生细菌、令那些已经枯死了的植物潮湿腐化;萤火虫呢,只是习惯栖息于此,在这些腐草中寻找食物。 不过萤火虫之于夏日,可算是独有的美丽与浪漫。诗人徐夤(字昭梦,唐朝诗人。唐昭宗乾宁年间进士,后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诗集《探龙》、《钓矶》)这样写《萤》: ![]() ![]() 月坠西楼夜影空, 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 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 一照通黄卷字, 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 六月初迎大暑风。 ![]() 虫子们活跃,可不代表咱们人也得“躁”起来。还在三伏天期间,咱们依旧需要以静为主。 咱们在这个时候的起居时间,还是推荐“夜卧早起”(《黄帝内经 ·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篇》)。我理解,夜里入睡时间稍晚,是因为晚上较为清凉,容易入睡;早起则是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特别声明,这里说的“晚睡”,是指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建议最晚也要在11点前入睡了——可不是支持熬夜哦!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大暑竹下独酌》,郑刚中,南宋)哪怕大暑“虎视眈眈”,只要我们想,就总能过出惬意的日子。 兜兜转转、匆匆忙忙,2021的大半年就这么过去了,风雨暑湿轮番进攻的时节来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平平安安 ![]() ![]() ![]() ![]() ![]() ![]() ![]() ![]() ![]() 点在看,让更多小可爱看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