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和独处不是同一件事

 心理书单 2021-11-18

人类是群居动物,生物性的本能决定了我们厌恶孤独、偏好群居(人更愿意处在社会中而非居住荒野无人之地),热爱社交并需要从社交及社会支持中获取自身所需的能量。缺乏社会支持则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

而独处,指的是一个人与外界没有互动,或者意识上与他人分离的状态。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独处能力代表了一个人的健康和成熟。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在孩童时期,能够将依恋对象融合进自己的世界,而不是需要父母长时间陪伴。

当一个孩子可以放心地“离开”父母,他也就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途。

同样的,一个人成年人能够享受独处,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获得情绪上的平静,也有可能拥有更好的创造力。

独处并不等同于孤独,高质量的独处,能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休息与提升。

去年的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被迫获得了一段难得的独处时光:

有的人会宅得很自然,即便长时间不与人接触,也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有的人则会变得烦躁,焦虑,即便一个人生活,也静不下心来。

心理学上讲独处也分为积极和消极,积极的独处能带给人很多好处,而消极被动的独处,则会让人感觉孤独、落寞。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独处的意义,将自己对待独处的态度调整得更为积极主动,也许结果就会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