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道人骑龙

 数字人生6688 2021-11-18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乐钧笔记小说集《耳食录》,翻译时稍有改动。

乐安,有一位文书生,一次偶然的原因,他睡在土地庙里。

睡着以后,书生做了一个梦,梦中,土地神对下属说:明天有一位大仙经过此地,你们打扫干净,准备迎接仙人。说完后,土地神又对土地婆说:我们应该清洗沐浴,否则会怠慢仙人,并因此获罪的。

书生听到后,连忙上去说:来的仙人是谁呢?土地神说:是田真人。书生又说:我也想去迎接仙人。土地神则说:跟你有什么关系?而且你是个凡夫俗子,怎么能够见真人!书生赶紧说:我也很敬重道人,仰慕很多年了,不比你心意差啊!

土地神很生气,书生大吵,土地神就让下属把书生赶走。书生被赶出土地庙后,顿时醒了。他觉得很奇怪,连夜回去,把这个梦告诉了朋友们。

第二天早上,书生和朋友们一起去土地庙里看情况。只见一位戴着竹冠的道人,从西面来了,他目光有神,一缕长髯,风度翩翩,腰间有一个葫芦和长剑。他来到土地庙门前,拱手施礼。

书生和和朋友认为,这是田真人,于是上前拉着他的衣服,求他教自己仙术,渡自己成仙。

竹冠道人笑着说:我姓宫,名叫去绵,只是一个游方的道士,哪里知道什么仙术,更没有办法帮你们成仙啊,你们搞错了吧?

书生和朋友们都不信,于是拉着竹冠道人继续求情,道人只好说: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那就先招待我吧,我就不拒绝你们了,帮你们成仙。众人很高兴,于是拉着竹冠道人回去了,然后准备了丰厚的碗筷、斋饭,请竹冠道人享用。

就这样,过去了十几天,竹冠道人每天好吃好喝,但却没有帮众人成仙。起初,大家还以为他要考验自己,但这么久了还没动静,有人焦急了,开始催促竹冠道人,问他怎么学法术,怎么成仙等。但竹冠道人要么敷衍过去,要么不说话,要么呵呵一笑。

这一天,竹冠道人忽然患了重病,奄奄一息,大家起初还端汤奉药,恭敬地孝敬他,但竹冠道人病情越来越重,有气出没气进,眼瞅着活不成了。这时候,大家开始后悔了,埋怨书生说谎,这道人根本不是大仙,害得大家花了很多钱,还啥也没捞到。

书生也有点后悔,打算把竹冠道人拉到别处,让他死在外面。

竹冠道人似乎看透了书生,拉着书生的手,有气无力地说:看来,我活不成了,注定要客死他乡了。我希望,这几天你们给我吃喝,让我不要做饿死鬼,等我死后就埋在这斋房里,那我就知足了。

其他人听到之后,大怒,说:我们误把你当成大仙了,花了很多银子,什么好处也没有。这里是我们的地方,怎么能做你的葬地呢?这事儿没门!

此时,忽然有人敲门,众人开门发现,是个童子。童子问道:我的师父在这里吗?众人问他师父是谁,童子说是个戴竹冠的道人。众人大喜,连忙告诉童子竹冠道人生病了,还骗童子说:你师父生病后,早就盼望你来带他回去了,你怎么今天才来?童子听到后,没回答,进屋里看竹冠道人。

只见竹冠道人已经不能说话,指了指自己的嘴,又看了看童子,泪水流了下来。童子一看,跪下来就大哭,他伤心过度,忽然吐了很多血,又大叫一声,顿时死了。道人一看,忽然长叹一声,脑袋一垂,也死在了床上。

书生和朋友都慌了,本来想着童子能把竹冠道人这个累赘带走,没成想两人都死了,这可怎么办?万一被官府发现,那就说不清了!众人七嘴八舌,商量怎么处理,最后大家 达成一致:等到半夜无人时,用个薄棺材,把道人和童子都埋在粪坑下面。

此时,有一人好奇,解下了道人腰间的葫芦和剑看。剑没什么,葫芦打开后直冒金光,倒了一下后,里面居然有很多金豆子。众人大喜,把葫芦里的金豆子倒光,然后瓜分了,一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此时,道人忽然大笑一声跳起来,对着身边的童子说:好了好了,咱们该走了!这道人居然复活了,童子也复活了。道人把剑抛在空中,化为一条白龙;把葫芦抛在空中,葫芦变为白鹤,道人骑着龙,童子骑着鹤,飞到天上去,慢慢不见了。

众人看到这里,一个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看到竹冠道人和童子飞走后,这才明白:原来竹冠道人根本没有生病,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他是用这个办法来检测大家的真心。可惜啊可惜,大家还是不够诚心。

说来很奇怪,竹冠道人离开后,他的房间里开始出现香味,一月之后也没散去。

而且,竹冠道人离开之后,房间的墙壁上,当时就出现了很多书法墨宝,都是竹冠道人的笔迹,还有五言律诗一首,七言绝句两首,以及其他的偈语等。

这些墨宝,以前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现在却看到了,真是奇怪。众人都忙着抄写,但这些墨宝却慢慢消失了。

到最后,书生和朋友们没有抄到完整的诗,只有那几个金豆子没变。也许,竹冠道人是觉得他们毕竟照顾了自己,所以才留下一点金豆子给他们,算是一点心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