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说一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何不在二十四史之列!

 江山携手 2021-11-18
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四史是甚物。
1,史记,西汉司马迁作
2,汉书,东汉班固作
3,后汉书,南朝范晔作
4,三国志,西晋刘向作
5,晋书,唐房玄龄等作
6,宋书,梁沈约作
7,南齐书,梁萧子显作
8,梁书,后唐姚思廉作
9,陈书,后唐姚思廉作
10,魏书,北齐魏收作
11,北齐书,后唐李百药作
12,周书,后唐令狐德棻等作
13,隋书,唐魏徵等作
14,南史,唐李延寿作
15,北史,唐李延寿作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作
17,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作
18,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作
19,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作
20,宋史,元脱脱等作
21,辽史,元脱脱等作
22,金史,元脱脱等作
23,元史,明宋濂、王袆等作
24,明史,清张廷玉等作
显而易见,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外,其余都是御制钦定的国史编修馆官员奉旨修纂前朝历史,这二十四史除了《史记》是领衔之作外,其余都是断代史。每一代的历史事件和著名的人物都作了记载,后人查找,极为方便。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才完成。书中,编者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和管理,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也就是现代的年鉴,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逐一记录下来。它的缺点就是看不到事件的全过程,而且,通鉴是个人主编的史书,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当然,《资治通鉴》是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的,北宋之后的各朝帝王,到当代的毛主席,都反复阅读过这部史书,汲取历史教训,增强治国方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