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3种陋习再被官方点名,提倡2种行为,早了解

 蜂部落 2021-11-18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3种陋习再被官方点名,提倡2种行为,早了解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古老历史的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很多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变得越来越好,有的却完全的变了味,甚至成为农村人们生活负担,更是影响到下一代的思想。

据农业农村部11月18日消息,11月16日,《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暨农村移风易俗视频会》在京召开,其中就主要的提到了关于农村治理的诸多问题,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方面,官方再次点名了3种农村陋习,除了点名之外,这次还提到了两种值得鼓励的农村现象。

3大陋习被点名

实际上,说到农村陋习,还是比较多的,一些陋习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被遗忘,但是有的却变得“越来越陋”,对于今天来说,农村人都知道,很多陋习真的害人不浅,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本次提到的3大陋习。

第一:高价彩礼

关于彩礼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千古陋习了,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都是非常清楚的,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小编认为如今的农村陋习要比古时候更加恶劣,在过去人们的生活圈子并不大,虽然古代就有彩礼说法, 而且也不乏天价的,但是古代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讲究门当户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想要完全的门当户对已经不可能,在最近几十年里,其实彩礼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间往后50年,可能婚姻就是找一个身强力壮能干农活的男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要找的就是一个读过点书的,然后是找一个有手艺的。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只要是把目标放在对方身上的,大多对彩礼是没有要求的,就像30年前,可能还有很多的婚姻就是买了一套衣服,吃饭都是一家人吃,连亲朋好友都没有,就这么走到了一起,但是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如今很多婚姻是不管对方是人是鬼,彩礼是不能少的,这给很多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也给后代形成了不好的导向,官方也是不时在提到对高价彩礼的治理。

第二:人情攀比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从我们村子来说,人情攀比年轻一代还不怎么严重了,因为现在工作都很忙,也很难聚集在一起,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完全消失,有的家庭还是非常容易攀比,比房子大小、比自己亲戚有权有势、比后代多有出息等等。

其实吧,说起来如今在农村生活的,要说有又能有多少,如果真的有的,已经在城市生活了,而在城市生活,就会融入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根本就没有时间攀比,而在农村生活的,很多都是大家都没有的,但是又是比得最厉害,要说几位大爷大妈比一下就算了吧,主要是很多时候还当着小孩比,甚至把小孩子也带着参与进去,这确实是危害下一代。

第三:厚葬薄养

在很多农村,总是相信死了的人比活着的人更有“本事”,所以宁愿活着的时候活得还不如动物,死了就要风光大葬,一些贫困家庭,可能去世的老人,一辈子用的钱还没有死去的时候花掉的钱多。

活着的时候,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夏热冬冷的房子里子女看不到,到了死了的时候才开始受到重视,从丧事到上山,全部都是高标准,修个坟比房子的花费还高,这确实是没有必要,倘若这有那么多闲钱,何不在活着的时候用掉,老人过得更好,也能让下一代知道厚葬薄养是不对的。

提倡两种行为

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职业,比如网红、明星等等,都是拥有高回报,过得非常风光的职业,由于缺少引导,很多年轻人也把这些职业当成了将来奋斗的目标,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最后也变成了歪风邪气,反而真正对下一代具有正向引导作用的行为被埋没,在这次的推进农村治理的会议中,着重提到了两种行为:

第一:选树农村道德模范

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加上农村年轻人大量进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与留守孩子都越来越多,加上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如今农村的“凶婆婆”倒是越来越少了,反而是媳妇越来越不好伺候了,而在娶媳妇困难的情况下,农村男人在家庭中左右为难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其实不管是子女还是媳妇,既然成了一家人,当然应该共同的去为这个家奋斗,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赡养与扶养之间,总是出现很多不协调的画面,当然,也涌现出无数感人的画面,作为一个发展的社会,我们未来的世界自然是和睦的、文明的,树立道德模范,不但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正向指导作用,更是给我们的后代做了一个标杆,不得不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二:树立身边好人

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有时候做点好事还成了笑话,这种事情其实过去也是偶有发生的,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让人们生活在每一个人都做好人,做好事,那么出现一个异类的时候,就会受到唾弃,这是时代的趋势,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必然的结果,通过不断的宣传、不断的鼓励,自然就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