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时光折叠 ,作者杨进云 时光折叠. 自由自在地写字,此为初衷。 日前,扶风青年作家杨进云的散文《野枣情思》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入选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阅读(现代文拓展训练)》七年级教辅,这是此文继入选四川达州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周练教辅后又一次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散文力作。 杨进云,陕西省扶风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百余篇(首) 散文、诗歌发表于各类纸刊,获省、市、县各类文学奖项二十余次,著有散文集《时光折叠》,杂文集《临窗说话》,诗集《左手指月》。此次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野枣情思》,在2017年1月3日的《阳光报》好文共赏副刊发表后,因“视角独特、思想深刻、笔法凝练”而并被海内外多家媒体转载。 据了解,新概念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课外阅读拓展”重在培养青少年的人文情怀和读书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什么是文化的厚重和理想的伟岸。 通讯员:唐志强 编辑:刘轶群 野枣情思 ◎杨进云 在故乡的所有物事里,我所能清晰记着的,有一种野枣,家乡人或叫酸枣。和这种野枣一同记着的,还有我的爷爷,一位在我的记忆里一出现,就须发皆白的老人。 我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所以遍野是少不了的漫漫黄土,还有那一条条刀劈斧削,默然屹立于我眼里的坡坡坎坎,都是一抹的黄色。而野枣,就生长在这些坡坎之上,尽管生长的地方贫瘠,却总是弥长弥高,弥高弥长,长成一棵小树,或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灌木荆棘。只要不是隆冬,那叶子就永远是绿的,不脆绿,但永远是绿的,那种不事张扬,出于本心本性的绿,如我故乡的乡亲们。 爷爷个头不高,头发胡子都雪一样的白,两只眼睛小,却笑眯眯的,满是慈祥。那一脸沟壑纵横的皱纹,让人对岁月的深远,很容易生出深不可测的感觉来,总觉得那不可触模的过往,有太多未知的东西。 爷爷的爱好是种树。大约一九七六年左右,他用了几年时间,除了在贤山寺的沟里,种了一沟各种各样的树外,还在研究怎样把那漫沟长着的野枣树嫁结成可以结出又大又红的家枣树。于是,我也就认识了这种野枣树。小小的绿叶片,下面满是刺棘,每年春天,在长出叶子的同时,开出一树树小米一样金黄的小花来,淡淡的香气,引来一只只忙碌的蜜蜂。过不了多久,黄色的花儿谢落,就剩下一树疙疙瘩瘩繁密的枣子来。起初只有米粒大小,然后就是一点点的长,长到小手指蛋儿那么大时,差不多就不会再长了。等到秋天,就有了一些暗红的颜色从枣子的皮上泛出来,这时,我就差不多天天跟着爷爷去沟里,爷爷干活,我摘枣子。摘回来,用一个大盒子盛着,放在床头,想吃时,就拿几粒出来,放进嘴巴吸吮。那酸酸甜甜的滋味,直到我成年,虽说离家千里万里,还在我的舌尖上打转。 爷爷一般是忙着嫁接枣树。他选好了坡上那些长的比较茁壮的野枣树,用小刀把野枣树从离地十厘米左右的地方切断成一个斜面,再把从家里的家枣树上剪来的接穗接上去,细细贴好,然后用塑料薄膜一层层的包起来。看着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灵活的动着,认认真真的神态,好象在等待着将行落地的婴儿。 爷爷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去世的。那时我读书的学校离家有七八里路要走,所以每天都忙着在那条小路上奔波。那一天回家,就忽然发现家里平空的多出了好多平时并不常见的生人,而且因为一些白色的布和香烛,就有一些悲悲的气氛出来了。平生第一次,我放声大哭,谁也哄不了…… 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但我却在每年的秋天,都要去那条沟里采摘野枣,摘回来后,放在一个铁盒子里。有时会碰到爷爷嫁结的枣树来,那上面结满了清白的大枣,在黄昏的夕阳下,一树如玉一样的圣洁。 现在,离家十多年了,秋天,自然没办法再去采摘那一树树长着的野枣。但一到秋天,南方的天空虽然依然一片炎热,但我的舌尖,却会自然而然的有了那种野枣的酸酸甜甜。于是,我便停下手头做着的事,索着这滋味,想起故乡的野枣来,然后,再想起我那须发皆白的爷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