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又迟到了 郑州市财贸学校 王伟利 (王伟利老师) 早上7:40,我准时走进教室,环顾一圈,果然,小奇的座位上又是空的。虽在意料之中,但一股怒火还是冲上心头。我拿起电话,怒气冲冲地质问“小奇,你又跑哪儿去了?”“哦,班主任,我在高寨买菜呢!”小奇气喘吁吁地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你又去买菜了?!”我不禁火冒三丈,大声吼道。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居然戛然而止。我放低了声音,“你如果不想上学,现在让家长来办退学手续……”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已传来“嘟嘟嘟”的声音。 站在教室门口,我半天才冷静下来,又懊恼又沮丧。懊恼的是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没搞清楚原因,就对着电话乱吼。沮丧的是开学两周,小奇几乎天天迟到,每次都有各种理由:闹钟坏了、电动车没电了、起床后拉肚子了.......每次还没等我批评教育他,他都主动提出接受处罚:罚值日、罚背诵课文……罚完之后,第二天继续迟到。 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你好,王老师!我是洁云路派出所的民警,这个电话是不是你学生的?”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是的,警察同志,小奇怎么了?”“刚才你学生送一位摔倒的老人来医院,匆忙中,把手机落下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谢谢您,我现在过去拿。”我感到满脸通红,自责、愧疚涌上心头。 走到北门口,看见远处小奇骑着车向学校飞奔过来。小奇一脸疲惫地走到我面前,低着头说道“对不起,我又迟到了,我自罚扫地一周。”我走上前拉着小奇浑身打量一番,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儿就好。走吧,回班给我们讲讲你的英雄事迹…… 大课间,我和小奇肩并肩走进教室。我走上讲台后说:“今天,我送给小奇两个礼物和一个道歉。”同学们好奇地看着我,小奇则一脸地惊讶。“一个是表扬,表扬小奇的乐于助人,及时送摔倒的老人去医院,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他学习。一个是批评,批评他今天又迟到了。一个是道歉,为我的冲动向小奇道歉……”话音未落,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经过调查了解,小奇迟到的真正原因渐渐浮出水面。迟到只是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小奇都没有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小奇姐姐是一名超级学霸,从小到大一路名校。小奇则资质平平,虽然他一直很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在姐姐的光环下,父母认为小奇成绩差,还是因为他不够努力。为了激发小奇的上进心,父母不停地在他耳边夸姐姐,渐渐地小奇越来越自卑。暑假姥姥从老家搬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父母天天忙于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姥姥的一日三餐。于是,小奇主动要求帮父母照顾姥姥。小奇每天早上6点起床为全家做早餐,洗刷完毕,就去高寨买菜,中午还要回去给姥姥做饭。他一方面想通过照顾姥姥来获得家长的认可,另一方面又想通过迟到来刷一刷自己在学校里存在感。 根据小奇的情况,首先,我注意发现他的优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负责新闻播报工作,提升他在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也及时向家长反馈小奇在校的情况。家校双方都要对小奇多肯定、多表扬。最后,帮助小奇合理安排时间。 最终,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小奇的迟到问题得以解决,工作也干得热火朝天。但我的内心却波澜起伏,久久不能释怀。我开始了痛苦的反思。 刘景忠点评:伟利老师好!对于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学生迟到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了,而你却从“小奇迟到”这件小事中挖掘出了背后的故事。什么是教师的爱?什么是教师的责任?什么是教育情怀?《小奇又迟到了》都给出了答案。你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诠释了“教育无小事”这个铁定法则。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中职学校班主任中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中职班主任深刻体会怎样做才算是走进学生心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怎样做才能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
|
来自: 新用户190851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