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个千千结 一一情系柯岩 10月16日去绍兴是个雨天。但如丝如缕的秋雨并没有冲淡我半分游兴。我对绍兴有着特殊的情结。生平当中,绍兴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我是鲁迅先生的老乡。因为我的母系家属来自绍兴,杭州土话“杭州萝卜绍兴种”,精准地说明杭州绍兴这两座城市的血脉联系。这种特别的地域亲缘,同宁波与上海相似。 我与绍兴的不解之缘,更在于以前因为工作需要,我在杭州绍兴之间穿梭了无数次!而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稽山镜水,钟灵毓秀,文化源远流长的柯岩。这是一颗水乡明珠。它位于绍兴城西,南濒鉴湖,北倚柯山,毗邻萧山国际机场,往来杭州公路铁路都十分便捷。 那些年,起步不久的柯岩风景区管委会正在谋划依托千年越文化,以及富含绍兴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将风景区做强做大做精的大思路;我们则想凭借这个极富绍兴特色且底蕴深厚后劲十足的旅游胜地作为平台,不断扩大报纸影响。在双赢共识下,我们和景区管委会相关干部联动,那些年经常聚在一起为柯岩风景区宣传造势动脑筋花心思。比如当年柯岩的“鲁镇”建设规划一出台,我们的宣传就全面跟进,开镇前夕,还非常成功地策划出“在全国范围之内重酬选聘鲁镇镇长”的大型活动方案,这个活动在报纸着力渲染下,一时间四方贤士,八方能人纷纷前来应聘,宣传效果奇佳。 当初鲁镇景区的设计理念应该说是可圈可点的,至今仍有其独到之处。它融水、桥、酒、石、建筑、民俗、戏曲等元素于一体,再现了绍兴水乡特有的民俗风情;而青石板路面的街巷,黛瓦粉墙、枕河临街的店铺,古朴高大的台门宅院,千姿百态的石桥石坊,纵横交错的水巷小弄,飞檐翘角的戏台;“祥林嫂寻阿毛”、“阿Q造反”、“孔乙己逗小孩”、“杨二嫂卖豆腐”等鲁迅笔下人物的情景表演,还有那拉洋车、抬花轿、登台唱戏、茶馆点曲、竹庐品酒、坐盘称人、押宝讨彩等等的游乐节目,则让游客寓乐于游,兴趣盎然。 可能是国庆长假已过,前天故地重游,我没有看到祥林嫂,阿Q(贵)和假洋鬼子在鲁镇街上流动,这让我稍稍有点遗憾,不然有几个饰演者,我是认识的。特别是“祥林嫂”,我还曾与她一起到上海滩街头为鲁镇招徕游客。 如今,柯岩风景区已形成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成为绍兴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旅游景区。除鲁镇外,到柯岩非看不可的还有成型于隋唐年间,祖孙三代石匠历经一百多年相继开凿而成的高耸入云的“云骨”奇石和高达20多米的弥勒石佛这两大奇观(图二图三);而拥有秀美湖光山色的鉴湖,则凸现了绍兴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那天,我兴致勃勃地坐上乌篷船雨中观湖,上岸后撑伞漫步在古纤道上放飞思绪,随后登上“葫芦醉岛”听戏,听着,听着,不用酒,人也醉了。 我和柯岩还有约会。 柯岩与柯岩 绍兴柯岩风景区我去过许多次,但经常还会联想到一个人名,这是位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名字也叫柯岩;而她的诗人,剧作家丈夫更是赫赫有名,大名叫贺敬之。贺敬之曾任中宣部副部长。 前两天在朋友圈上发了有关柯岩风景区的图文,有几位圈友动了出游之念,今天专门补充介绍一下概。 柯岩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大道558号。景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它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柯岩,鉴湖,鲁镇三个景区。附近还有个大香林景点,里面桂花树连片成林,平时山青林深,环境宜人,一进入花季,从这里散发的桂香便会随风飘香好几里地。 “香臭”鲁镇 鲁镇街上店铺很多,卖的大多数是绍兴土特产。 绍兴土特产中,臭豆腐和香糕,茴香豆是三大名品。“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绍兴人并不认为臭豆腐带“臭”字而有伤大雅,四方游客也不因此而影响食欲。 绍兴香糕也很是勾人馋虫。糕点师傅将香糕压制得或扁或方坚实无比,上品香糕中还掺入桂花,吃起来“刮拉粉脆,甜香可口”。早先去买这香糕,南货店的伙计会用稻草做的草纸包成梯字型四方包,上压一张红纸,再用细麻绳扎紧,拎在手中,很有感觉,是老辈绍兴人探亲访友常备之物。 其实绍兴土特产除了香臭外还有一味:霉。霉干菜,霉豆腐是其中代表。霉系列还有很多,比如霉菜梗,霉千张,霉毛豆等等,都是佐饭佳肴,不过这霉货现在养生观念影响下,受到不少人抵制,这里不多说。 前几年去日本旅游,据一位在日定居的朋友介绍,日本人早餐桌上大多会备一种菜品叫“纳豆”(日文也这么写)。因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纳豆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食品之一。我有心尝之。次日果然在所住饭店的早餐上发现此物,都用小瓶装着,拿过来打开瓶盖,我不由傻眼,老天,这不就是伢绍兴的霉毛豆吗?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绍兴越城柯桥上虞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