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健康管起来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11-19

 作者:徐蓓 

日期:2021-11-19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1)

86岁的陈君石院士步履轻盈,思路清晰,说起话来几乎不带停顿。

我们的采访约在晚上8点30分,是在一个论坛的间隙。这个论坛由“大专家.com”主办。“大专家.com”是一个医学平台,由钟南山、张伯礼、陈君石等75位院士联合发起成立。

论坛的议题之一是全力打造“居民健康管理支持系统”,这是“大专家.com”在中国的首创,也是陈君石院士和他的团队为之努力的目标。

“健康是需要管理的”,陈君石院士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像《“健康中国行动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那样,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陈君石

1935年出生于上海。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科技总顾问。

■本报记者 徐蓓

真正的健康管理必须是“三部曲”

解放周末:我们经常听到“健康管理”这个词,市场上搞健康管理的人也不少。您主持的这个“大专家.com”健康管理项目有什么不同?

陈君石:目前,有关健康管理的市场确实比较混乱,各自为政,没有规范化。卖保健品的公司说自己搞健康管理,体检门诊也说自己是搞健康管理的。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健康管理都名不符实。

解放周末: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健康管理呢?

陈君石:真正的健康管理,必须是“三部曲”。

第一步,收集信息。除了通过体检获得健康信息外,还需要询问个人的生活习惯、疾病家族史等问题,比如饮食习惯如何、爱不爱运动、是否抽烟与喝酒、平时工作压力大不大等等,这些信息都需要收集起来。

第二步,风险评估。将所有这些收集来的健康信息,通过一定的信息化手段,来定量评估每个人得某一种或几种慢性病的可能性。这看起来有点像算命,但它是科学的“算命”。通过评估,可以得出每个人患某一种慢性病风险的高低,从而把高风险的人从人群中筛选出来,成为我们健康管理的重点管理对象,这是健康风险评估的第一个功能。

风险评估的第二个功能是找出每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同样是高血压高风险的个体,有的人体重超标,有的人很瘦。所以,对某些人来说体重超标是危险因素,另一些人则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因此,对每个个体进行精准化的评估,就能把每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都罗列出来。

第三步是健康干预。把高风险人群找出来,把每个人的危险因素找出来,目的是针对性地进行行为矫正,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就是由健康管理师和被管理者进行沟通,共同制订方案,对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心理进行矫正。

这就是健康管理的“三部曲”。只有从头到尾完成这3个步骤,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

3个月后患高血压的比例下降了10%

解放周末:这个健康管理项目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陈君石:“大专家.com”这个平台是做互联网医疗的,我们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做健康管理。2019年,我们开始在宁夏固原市开展项目试点,主要是针对高血压这种疾病的管理。共有9000多名固原地区的居民和3000名医生参与了试点。我们采用互联网手机App操作模式,由基层医生指导高风险者和病人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这个试点严格遵循“三部曲”,就是收集信息、风险评估和健康干预3个环节。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健康管理。

举个例子。有一位男性居民,42岁,通过手机App填写了我们拟定的6份健康问卷。在收集了他的各种健康信息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尽管他目前的健康状况良好,但是未来4年内他患高血压的风险很高。他的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母亲有高血压史。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健康干预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降低血压。

除了有针对性的膳食建议外,我们主要给出了运动建议:1.保证每周至少5天的有氧运动,低到中强度,逐步进阶;2.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同一肌群间隔48小时,10—15次/组,至少1组;3.每周至少2—3次柔韧性练习,配合抗阻训练,拉伸到拉紧或轻微不适状态。每天运动累计至少30—6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这些信息会同时发送到基层医生和被管理者的手机上,由医生指导和督促被管理者完成制订的方案。

解放周末:效果怎么样呢?

陈君石:效果应该更好。最初的调查显示,在9000多名居民中,有31%的人患有高血压,此外还有一部分高血压的高风险人群。假如是高血压病人,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疾病管理;假如是高风险人群,则由医生督促其进行健康管理。3个月以后,再次调查显示,患高血压的居民的比例下降到21%。连续12周,基层医生每周都会为居民测量血压,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人的血压比之前有所降低。

总体上看,应该说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我还是不太满意。

解放周末:为什么?

陈君石:基层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被管理者缺乏依从性。所谓依从性,就是听从医生的管理。这和临床看病不一样,如果你已经患有高血压,那么你会去看病、去吃药;但如果只是血压偏高,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病人,很多人就不会听医生的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问题。

健康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管理者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以及有没有依从性。在这次试点中,被管理者的依从性还不够理想。根据我们之前做过的很多项目的经验来看,无论是高血压管理还是糖尿病管理,只要根据我们制订的干预方案认真实施,3个月内肯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世界公认的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解放周末:钟南山院士在此次大会上说:“对付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健康,就是预防为主。”是否可以说,这是健康管理最大的作用?

陈君石:是的。《“健康中国行动2030”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也就是说,要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在中国城乡居民中,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糖尿病1980年的患病率才1%,2009年已经达到9.7%。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大约占总人口的7.7%;而目前,高血压患者大约占总人口的30%。1980年,中国是全球胆固醇水平最低的国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居民胆固醇水平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果说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的话,那么我国的慢性病增长速度也同样惊人。据《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披露,在我国,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

相比来看,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提前干预等手段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在美国,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患病上升趋势在1963年达到高峰,然后出现拐点,逐年呈下降趋势。目前,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的发病比例,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低很多。而我国心脏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流行指数一直处于快速攀升的状态。

解放周末: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

陈君石:健康管理就是一种特别适合于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手段。任何一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健康管理主要是在疾病诊断前发挥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把健康管起来。

所有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的发生,都和人们的行为习惯有关。尽管每一种病都有它独特的病因,但是它们有共同的危险因素,都与吃得多、动得少、抽烟、喝酒、心理紧张等因素有关。假如把这些不良行为矫正过来的话,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甚至逆转慢性病的发展。比如,一个人的血糖指标偏高,快要“戴上”糖尿病的“帽子”了,通过健康干预,可以让血糖指标逆转回去。健康管理是世界上公认的控制慢性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吃得越来越“好”不是件好事

解放周末: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您认为哪个因素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陈君石:相比而言,吃这个环节是最应该引起我们中国人注意的。在宁夏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异常指标筛查中排前几位的分别是血压异常、腰围异常、总胆固醇异常以及空腹血糖异常,这些指标都与吃有着直接的关系。

1981年,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和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涉及中国65个县的调查,了解中国人吃什么、得哪些病以及这些病与吃什么之间的联系。对比来看,在这40年间,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吃得越来越好了。但是我觉得,所谓吃得越来越“好”,是需要加个引号的。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40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的粮食越吃越少,动物性食物也就是鸡、鸭、鱼、肉、蛋越吃越多,特别是脂肪吃得越来越多,蔬菜、水果吃少了,盐的摄入量居高不下。1981年的时候,中国人的膳食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整个能量摄入的比例只有20%出头,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水平。而现在呢?从城市居民来看,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整个能量摄入的比例已经超过30%。为什么要拿30%来说事?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结构中,建议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整个能量摄入的比例不超过30%。一旦超过30%,虽然不一定会得病,但是说明这种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曾经非常羡慕我们的饮食结构,可惜现在我们的饮食越来越趋向于西方化了。

我们今天很大的问题是脂肪吃多了。脂肪为什么会吃多?因为肉吃多了。那只吃瘦肉行不行?不行,因为瘦肉里也有看不见的脂肪。另外,烹调用油是我们中国最大的特色。调查研究证明,烹调用油也是一个重要的脂肪来源。1981年我们去全国调查的时候,没听说肥胖这个问题。而现在,我国成年居民中超重或肥胖的已经超过一半(50.7%)。饮食的变化应该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解放周末:除了饮食变化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吧?

陈君石:是的。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大多在电脑前久坐,运动太少,抽烟喝酒比较多,压力很大,加上有些年轻人经常熬夜,由此引发慢性病逐年上升。

还是要坚持中国传统膳食模式

解放周末:那么怎样才算是健康的饮食呢?

陈君石:关键是要平衡膳食。所谓的平衡膳食,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动物性食物为辅。虽然,鸡、鸭、鱼、肉、蛋、奶比粮食蔬菜好吃,这是共识,但是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中,主食很重要。其实主食这个概念在西方是没有的,但是我们中国人的主食很明确,就是粮食。从营养学上来讲,植物性食物还应该加上蔬菜和水果。近年来,在世界上普遍受到推崇的地中海饮食、日本饮食等等,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膳食模式一样,都是强调粮食、蔬菜和水果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坚持中国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同时适当地搭配动物性的食物。

解放周末:上海的张文宏医生在一次发言中称:“以精加工碳水化合物为主导的饮食方式,很难支撑我们活到90岁以上。”

陈君石: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也就是说我们粗粮吃少了。粗粮的提法不太科学,科学的称谓是全谷物。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谷物分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精制谷物是指精加工的大米、白面,全谷物则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常见的全谷物包括全小麦粉、糙米、全燕麦等,和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类。

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以精制米面为主。因为全谷物食品口感不佳、烹饪麻烦,经常吃全谷物食品的人并不多。所以,鼓励大家多食用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解放周末:现在,有很多人出于减肥的目的,少吃或几乎不吃主食,也就是低碳饮食。这种减肥方法科学吗?

陈君石:这种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仅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的饮食模式,叫作生酮饮食。这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减肥方法。但是我认为,这种减肥方法是不可取的,风险较大。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不吃主食,只吃鸡、鸭、鱼、肉、蛋、奶,那么短时间内你的体重肯定能降下来。为什么?因为不吃碳水化合物,能量摄入一下子降了下来,所以体重暂时会降下来。但是,你不吃主食,副食就会吃得多,也就是肉吃得多,长此以往,血压、血脂、血糖的指标都会直线上升。所以,生酮饮食的效果没有跟踪到一年以上的,它在短期内会使体重下降,但长期来看,很多健康问题都会显现出来,这是确切无疑的。

科学减肥,就是要控制饮食,控制动物性食物,特别是控制脂肪,同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否则是没有效果的。

解放周末:现在年轻人还流行断糖、戒糖,认为糖是健康的敌人。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陈君石:糖与健康的关系,关键在于量,过量摄入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和儿童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相当于每天食用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5%以下,也就是不超过25克。

很多人担心糖吃多了会引起体重增加,但是,简单地把肥胖归因到糖身上是不科学的。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通过身体活动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还有许多人认为糖尿病是吃糖导致的,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实际上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需要提醒的是,体重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应该注意减少糖的摄入。

对于如何减糖,“一刀切”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糖的首要来源其实是烹调用的食糖(28.2%),因此,建议每个人从自家厨房开始,逐渐减少糖的添加量,养成清淡口味。

健康管理最难的是拿自己“开刀”

解放周末:能介绍一下您的健康管理之道吗?

陈君石:我的一日三餐非常普通,和大家没什么不一样。只是我吃的总量比较少,比如,我的早餐就是一杯牛奶加一片面包,数十年不变。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个性化的,没有必要按照统一的模式。

解放周末:您平时喜欢什么运动呢?

陈君石:只要有空,我就会走走路。此外,我还坚持做康复训练。不是说有了病才做康复训练,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康复训练也是一种运动的方式。因为,青年人、中年人可以到健身房去锻炼,80多岁的老年人去健身房就不太合适了。事实上,老年人一样需要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长肌肉,促进代谢,保持身体健康。我通常一个星期去医院康复科两次,进行康复训练,加上家里进行1—2次训练。医院里有治疗师提供专业的指导,他先会评估你的身体状况,看你有多大能力,然后为你设计一套个性化的训练动作。

解放周末:您觉得健康管理有什么秘诀?

陈君石:健康管理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也没有所谓的灵丹妙药。关键是你要明白道理,你始终要有一个观念——健康是需要管理的,需要终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其他生活习惯。

懂道理之后,你还要有决心。懂道理不难,而行动比较难,最难的是要给自己压力,拿自己“开刀”。比如,你今天多吃了两块红烧肉,你回家就要多运动半小时,保持能量平衡就好。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多学习有关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如果你掌握了基本的营养知识,就不会一听说什么减肥方法,就盲目地跟从了。

解放周末:未来您还有什么计划?

陈君石: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健康管理“三部曲”中的第三步是最难的一步。怎么让人自觉地配合接受健康管理?这关系到健康管理是否能够真正落地、真正实施。因此,我们计划推出一种全新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培训健康教练,来落实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健康教练是一个新概念,其作用有点像健身教练。因为人总是有惰性的,通过健康教练的指导和督促,可以提高被管理者的依从性,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虽然健康管理的前景充满挑战,但是我们仍然信心十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