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行先生是先师的姨父,工书画,民国(1912-1949)间享誉江南。先师幼时染上气喘病,有几年托交给常州的外婆家带,予之《洪丕谟生平》有载: 那时,《常州日报》社社长、美术家、姨父李天行家里,也是先生常去的地方。他家里左图右史般古雅的布置,也对先生充满着神奇的引力。就这样,文学、艺术的幼芽,在先生的心里开始默默生长。 李天行(1904-1983)字允中,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民国时期任《常州日报》社长,且以书画驰名。民国后寓居上海,入上海文史馆为馆员,长宁区政协委员。有《李天行画集》刊世。1985年和1986年分别在常州和武进举办“李天行书画遗作展”。 去年分几批从先师的百尺老屋拉回不少先师的藏书,最近一直在整理归类中。昨天下午从医院“逃出”回家,又复整理案头拉回的一些旧碑帖画册,其中几册李天行先生旧藏的单独存放,并又细翻一通,因有所感,故趁着返医院之前撰成此文,以志因缘。 先说上海艺苑真赏社(创立于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宣纸影印孙仲渊旧藏宋拓临江帖本《晋王献之草书帖》。此帖封面李天行先生题识“常州李天行临本”,并在签条和题跋首页上钤“李天行”朱文印。先师亦在题跋页上钤“丕谟高兴”朱文印。先师此印乃吴颐人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所刻,这是先师的第二次钤印,因为先师在这之前已在最末一页钤了方沈觉初先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刻的“洪丕模藏”朱文印(先师42岁前名字“丕模”,之后才以“丕谟”行)。 此帖李天行先生应是不断临习,因为是帖的背面有长期放在临帖木架上的痕迹。并且李先生亦临的很认真,不少页上有李先生极小的毛笔字作以释文。从此可以看出老一辈艺术家对学问认真的态度,让人敬佩。 接下来说商务印书馆民国珂罗版精印的两本字帖,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碑》和《汉礼器碑》。 《韩仁碑》出版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七月,次年又有再版。封面题签为道光二年进士、名书家翟云升隶书挥题,签条上李天行先生钤“李天行”朱文印一方。扉页题签是“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所题,李先生在签条右下方又钤了此方“李天行”朱文印。先师复在此页上钤“洪丕模藏”朱文印。 
▲ 李天行先生旧藏《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 《礼器碑》青山农黄葆戉篆书题签,签条上李天行先生钤“李天行”朱文印,签右李先生署题:“一九五〇年十二月购于无锡崇安寺,李天行置备。”扉页楷书“置于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器先志于沪上。”钤印“芮器先”白文。查芮器先,只在《徐汇公学/徐汇中学学生名录》(1901-1949年)中有芮器先的名字。李天行先生在器先楷书题右有“李天行临本”五个字,复在左边题识:“汉碑中礼器字最活泼挺秀,瘦金书、欧字均脱胎于此。天行识。”钤印“李天行”朱文。 
▲ 李天行先生旧藏《汉礼器碑》 翻开正页,第一页右上有李天行先生元珠笔一行书写:“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汉桓帝年号。”钤印“李天行”朱文。先师在是页右下角押“洪丕模印”朱文。最末一页背面李先生以隶书又题:“余临礼器先后数十遍。礼器属秀丽流美一路,后半部自由跌宕,另有风致。一九六四年八月十八日临完一过识,天行。”另还在此册中翻出一张墨笔打在土黄草纸上5.5X5.7cm的格子,上面墨迹斑斑,是在临帖时当垫纸用的。窥斑见豹,李天行临写数十遍可谓真爱矣! 《唐李北海端州石室记》,线装珂罗版印刷,亦似民国出版,但未有版权页。封面隶书题签未落款钤印,李先生钤印“李天行”朱文。首页仍有“李天行”朱文印一方,下面是一方先师的“洪丕模藏”朱文印。此册中夹着一张购书发票,是上海书画社1973年7月27日开的,品名写着“李北海”,金额“壹元正”。 
▲ 李天行先生旧藏《唐李北海端州石室记》 惟一的一册民国后出版的是散页的《任伯年画辑》,1978年5月出版,当年8月李天行先生即购得了,封面元珠笔题写:“1978年8月1日购置。”钤印“李天行”朱文。先师在封面左下角钤“丕谟藏书”元朱文印。封底李先生挥题“李天行藏”四个行草大字。

▲ 李天行先生旧藏《任伯年画辑》 上述几种碑帖画册,从最早的民国二十二年出版,到最后的《任伯年画辑》1978年出版,前后跨度四十五年。从1978年至今又四十三年过去了,这几种画册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到民国后中共执政后的反霸镇反、工地改革、三反五反、肃反、反资、反右、整风整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名目繁多的政治运动,此几种碑帖画册能保存下来,本身就是奇迹,也算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幸存之物矣!故当极珍惜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