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一味妙方:复元通气散,疏肝行气,化痰散结,能治乳腺结节

 陈XUEBIN 2021-11-19

前几天,我看到有朋友给我留言,说希望我能谈谈,关于乳腺结节的事儿

其实,围绕这个病,我还真就有一条经验。

这条经验,说老实话,也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在业界广为流传的。至少说早在30年前吧,在我国河南省汝南县那边,就有老中医在应用了。

这就是两个配伍,一个内服,一个外用,相互配合,调治常见的乳腺增生。

内服方,我写一下,你记住——

青皮、猪蹄甲、陈皮,金银花,连翘,全瓜蒌,甘草。

这是基本配伍,可以随症化裁。怎么加减,我一会儿用医案给你讲。

还有一个外用方,很特别,你也记一下——

准备新鲜的鲫鱼一条。内脏不要去除。同时,准备生山药,去掉外皮。这两个,放在青石板上捣烂成糊,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手指随便往上一摸,感觉不到刺儿。

到这程度后,把它摊在白布上,加入麝香少许,外敷患处皮肤上,每天换药一次。

这两个配伍,都有名字,前一个叫做复元通气散,后一个叫做鲫鱼膏。它们都出自《医宗金鉴》。这是清代的一部医书。

我可以说,这两个,是古代治疗乳腺结节的专方。放在今天,也有实用价值。

围绕这个办法,还有一张医案。我说一说,咱们一起感受一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28岁,姓王。大概是从2年前开始吧,她就感觉自己的右侧乳房很胀,但是痛感不强。当月事过去以后,症状就消失了。

但是,最近这半年,逐渐感觉症状加重。不只是行经,即便是劳累以后,右侧乳房胀痛垂坠之感就出现。

后来,她到医院做检查,诊断为乳腺结节。右侧乳外上侧有1.5cm×2.5cm和1cm×1.5cm的包块。这包块,质地似乎很坚韧,椭圆形,边界清楚,可以移动。

当时,患者吓坏了,因为按照医生的建议,这时候得手术治疗。

患者不肯,于是改投中医。

刻诊,见舌淡红,脉弦涩,形体瘦小。自述多年来婚后生活不快。

怎么办啊?医师给开了配伍,方见——

柴胡、郁金、青皮、陈皮、王不留行、猪蹄甲、橘核,金银花、浙贝母,全瓜蒌、丹参,连翘,橘叶,甘草。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外用鲫鱼膏。

结果,药用7剂,膏贴4张,结块明显减小。到最后,前后用药22剂,膏贴10张,肿块消失,触摸不到,诸证悉平。

现在,你可以对照一下,医案里用的配伍,其实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复元通气散地加减,无非是加上了柴胡、郁金、橘核、浙贝母、丹参、橘叶

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学问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

中医讲啊,这个乳腺结节,它的形成,基本考虑就是肝郁气滞,痰瘀互结

就是说,患者往往有肝郁的问题。肝郁,则气滞。气滞则津血不行,于是生痰生瘀。痰瘀互结,就形成了肿块。你看上头这个女子,脉弦,说明肝郁气滞。

脉涩,说明气滞血瘀。结合婚史,可以断定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无疑

这时候该怎么应对呢?无非就是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复元通气散,就是这个意图。

结合医案里的用法来分析,就是柴胡、青皮、陈皮、橘核、橘叶疏肝解郁行气,郁金、丹参活血化瘀,王不留行、猪蹄甲通经活络,连翘、金银花、浙贝母清热散结。

全瓜蒌一味,涤痰散结,为治疗乳腺结节的常用药。这就是基本意图。

至于说鲫鱼膏,则比较简单了。鲫鱼这个东西, 中医食疗学认为它可以活血、消肿、利水。外用它,是中医治疗包块肿胀的常规操作。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有需要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也供中医同仁们来做个参照。

其实,乳腺结节的证型还有很多。不见得每一个患者,用这个思路都好用。

但是,它代表着一种临床经验,而且有充分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所以我觉得它是好的东西,该拿出来分享。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