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是一个全州人民喜庆的日子! 也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65年前的今天 经国务院批准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 开启了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那么,作为临夏人 你知道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怎样成立的? 今天,小编就带你循着历史的记忆 一起了解临夏的由来与演变 一、秦代枹罕县——临夏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县级区域 二、西汉:临夏境内相继设置河关县和大夏县 三、东汉:临夏出现首个封建割据王朝 四、西晋:河州之名始于公元345年
五、东晋十六国:鲜卑族乞伏氏在河州建都立国 六、隋朝:隋炀帝西出临津关征战吐谷浑 七、唐朝时期:政区地名多有变化 八、宋代:河州管辖县、城、寨、堡、关各种行政区域 九、元代:在河州设立了管理西藏的地方行政机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十、明代:河州卫管辖政区面积很大,成为茶马互市的中心地区
十一、清代:改里甲制为为会社制,河州共设109会486社 十二、中华民国:改河州为导河县,15年内两易其名 十三、新中国成立:区域划分多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得彰显 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1949年设临夏专区,专署驻临夏县。辖临夏(驻韩家集)、和政、夏河、宁定、永靖(驻莲花城)、康乐、洮沙、临洮等8县。 1950年,由临夏县城区设临夏市,专署驻临夏市。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将临洮县划归定西专区。1950年9月25日,由临夏、和政、宁定、永靖4县部分地区设立东乡自治区(驻锁南坝)。 1953年临夏市改为省辖市。宁定县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区,将临潭县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东乡自治区改为东乡族自治区。临夏专区辖5县、2自治区。 1955年广通回族自治区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区改设东乡族自治县。临夏专区辖4县、2自治县。 1956年撤销临夏专区,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临夏市。将临夏市和临夏、和政、永靖、康乐4县及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县划归临夏回族自治州;广通回族自治县改设为广通县。辖1市、5县、1自治县。 1957年广通县改名为广河县。 1958年撤销永靖、临夏2县,并入临夏市;撤销广河、康乐2县,并入和政县。临夏回族自治州辖1市、1县、1自治县。 1961年恢复临夏(驻韩家集)、康乐、永靖、广河4县。辖1市、5县、1自治县。 1973年撤销临夏市,并入临夏县。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驻临夏县。临夏县驻地由韩家集迁入城关。临夏回族自治州辖临夏、永靖、和政、康乐、广河5县及东乡族自治县。 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1年9月30日,该县举行了成立大会。 1983年,恢复临夏市(县级),以临夏县的城关镇和城关、南龙、折桥、枹罕4个公社为临夏市行政区域。临夏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韩家集。至此,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7县1市的区划再未改变,临夏县、永靖县、康乐、和政、广河、东乡、积石山县以及临夏市。 参考资料:《河州志校刊》(清)《河州志》《续修导河县志》《中国历史地图集》《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市志、《临夏史话丛书》等 来源:民族日报 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