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2021.10 音乐之旅 文/Tunghoi 编辑/有辱斯文文 音乐的欣赏和热爱不是一时半会、一点半点。有时有些事,可思不能见,可感不可言,而它却柔润巧妙地将这些混沌杂乱的客体存在,构造成灵动的符号填布了的意象世界。这种抽象动情的艺术,不仅在于审美体验、思绪带入、传情效果的体现,还有与指向过去和未来的事物所构成的条件性联结,意在表现事物长相变幻与超脱现实的内生意义。 儿时的音乐启蒙,来自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磁带和双卡录音机给予的烂漫,那一张张海报发出的声响深深镌刻在记忆的年轮里,魂牵梦萦、追怀不尽。小心翼翼拭去“童年”画册上的灰尘,我看到了那幅熟悉动人的画面……盛夏午后的聒噪,过堂风衔着紫色风铃,透过门帘撒进来的光撩动着疏影,向日葵懒懒地把头颅耷拉在窗外,母亲不辞辛苦地收拾家务,谁在酣睡中翻了个身,淘气地挣开被褥……我似乎看见黑白键上跳舞的精灵和被森林包围着的奇幻城堡。 网络.2021.10 中学时的印象,是mp3和歌词记录本给予的温情,也着实庆幸一群伙伴的至诚相伴。“非主流时代,催熟的青春,学会了淡忘笑容,暗殇留存。“勿忘我”的故事,夹杂着封尘旧梦。不居岁月里流浪,漂泊朝不同的远方,渐行渐远。应许蓦然回首,也只许继续流浪…… 舞象之年,曾许诺给蓝天白云,偕同蜿蜒河水、柔软泥土、绒绒青草……那个时期,自得逍遥趣,畅然许闲情,一派纯朴恬静的隔世气息。胡乱听着不同年代的歌,简单且纯粹,随性又适足。那落上尘埃的音响光碟满载着记忆流光,从80年代到00年代,肆意奔窜,尽情游荡。那些日子是一去不返了,在“时空抽离”中窥探虚无与现实的胶葛,返璞之情常常在念。 再后来,栖身于声乐的伊甸园,遇上了感官风暴,也愈发对Cantopop痴迷沉醉。独有的语言风格、抒情方式,及其难以替代的精神寄托(那里还藏着儿时对大量香港电影的深刻记忆),还有少许新异偏好和审美感召。旋律动人,语系特殊,填词富有文学色彩,甚为欢喜。它以联觉通感,教人情随声起、拖身入境,回味无穷。有时能丰富体验、放大情绪,有时也分不清是徒引神伤还是宣泄释放。承认多了些感性,故而经不住感官美的遐思联想。某个黄昏下的海日、长长的影子、KOMA的歌声,莫名感动。 不停地沉浸、抒怀,仿佛哪种心情都有地方可以安放,爱不停歇,情真意切,情深意浓。越往前走,途经的站点越多,情感越富足,内心越充盈。虽长河冥冥难望破,然心之昭昭当此时。 音乐之旅。在时间的变幻里,它一直都在忠实地给予你托底的力量。细品着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表意传情…端坐在这,带着耳机,闭上眼,任情思频频流转。睡眼惺忪间,耳机里依旧回荡,梦境里游走了一圈,过去未来都成梦,到灯火散尽,到渤澥桑田。你在,我在。 网络.202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