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二 外篇 天道

 修远兮 2021-11-19



本篇从天道论及人道,阐述虚静无为的思想。

作者认为,虚静无为是“万物之本”,人世间的帝王应效法天道,无为而治。

但同时,作者又认为天道和人道都有尊卑先后,人的伦理秩序有存在的合理性。

其思想有些前后矛盾。
分节导读:此节讲天地以无为为德,自然界中万物自行变化发展,圣人也要以自然之法为依据,以明静之心关照万物。作者在此节大谈虚静无为的好处,虚静可以让人心灵充实,无为则能予人安逸。明白虚静、无为、恬淡、寂漠是万物本性的人于上可成为圣德之君,于下可成为受敬仰的德者,进可安天下,退可闲游天地。)

天道运行而不停滞,所以万物得以生成。

帝王之道运行而不停滞,所以天下百姓都归顺。

圣人之道运行而不停滞,所以四海之内都顺服。

明白自然天道,通晓圣贤之道,又对帝王之德无所不通的人,任天下人随性自为,不知不觉而处心虚静。

圣人心静,不是说静好才静,而是因为万物没有能乱其心神的,所以才静。

水静便能照清人的胡须眉毛,水面平得符合水平测定的标准,就为高明的木匠所效法。

水静下来尚且明澈,何况是精神。

圣人内心清静,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镜子。

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是天地的准则和道德的极致。

所以,帝王与圣人都安心于此。

安心于此就虚无,虚无就充实,充实就是完备。

虚无就静止,静止然后才能运动,运动就是得其所宜。

静止就无为,无为则百官各负其责。

无为就能从容自得,从容自得就会无忧无虑,就能长命百岁。

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是万物之本。

明白这个道理而南面为君的,就能成为尧一样的明君。

明白这个道理而北面为臣的,就能成为舜一样的贤臣。

以此道处上位的,就是帝王天子之德。

以此道处下位的,便是布衣君子之道。

以此道隐居闲游,山林的隐士就无不佩服。

以此道入仕为官,就能功成名就天下一统。

静的是圣人,随天而动的是帝王,无为的受人尊崇。

保持淳朴的天性之美,天下就没有可以与他媲美的。

明白天地之德的,就是大根本大本原,便是与天合一。

用此来平衡协调天下之事,就是与人合一。

与人合一,称为人乐;与天合一,称为天乐。

庄子说:“我的宗师啊!我的宗师啊!调和万物不认为是义,泽及万代不认为是仁,比上古久远不认为长寿,覆盖上天,承载大地,雕刻万物也不称为智巧,这就是天乐。所以说:'知晓天乐的人,活着的时候顺应自然而运行,死了以后转化为其他物质。静与阴同德,动与阳合流。所以知晓天乐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外物牵累,不怕鬼神责罚。所以说:'动时如天运转,静时似地安然,其心安定而为天下之王。鬼神不为害,精神不疲劳。其心安定而万物归附。说的是以虚静推及天地,通达于万物,这就是天乐。所谓天乐,就是以圣人之心来养育善待天下。




分节导读:此节通过尧和舜的对话说明天道优于人道。尧不废穷民、苦死者等举措虽为世俗称道,却并不是依天道而行的治世之法,所以只能应付人事而无法实现天下大治。作者借舜之口指出治天下要顺应天地法则。)

当初,舜问尧说:“天子的用心如何?”

尧说:“我不怠慢孤苦无告的人,不抛弃穷人,悲悯死者,善待孩子,哀怜妇人。这就是我的用心所在。”

舜说:“好虽然好,但不完善。”

尧问:“那么应该怎样呢?”

舜说:“天德运行,自然呈现安宁,日月照耀,四季变换,就像昼夜交替一样有规律,云聚来就降雨一样。”

尧说:“我的做法真是庸人自扰,徒增困扰呀!你是与天道合一,我只是符合人事罢了。”

天与地,自古以来博大无际,为黄帝、尧舜之君共同赞美。

所以古代的君主,还要干什么呢?

不过像天地一样无为罢了。

修远之思评:作为一个统治者,尧可以做到不怠慢有苦无处说的人、不抛弃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哀怜死者、喜爱儿童、怜悯妇人,已经很好了,说明他心怀仁爱,体恤民情。但他仍称不上至圣之君。如果他的治下没有有苦无处说的人,没有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他又哪里需要去施仁德呢?如果死去的臣民皆是尽享天年安然离世的,如果妇人的生活幸福安宁,又何须他哀怜、怜悯呢?至于喜爱儿童,喜爱和偏私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圣人是不偏私的。从这个角度说,百姓的悲苦成了尧彰显仁爱的前提条件。所以尧最后会承认,自己所做的无非是应付人事。民生疾苦未必由社会的管理者直接造成,但管理者却有不得推卸的责任。管理者最忌讳的就是为自己表现出的美德沾沾自喜。人皆有同理之心,会对不幸者抱以同情,要警惕的是,人应将这同情转化为帮助不幸者摆脱不幸的动力,而不是将它作为炫耀自己仁爱的道具。)




分节导读:此节以老子之口对孔子推行仁义之举进行了批评。天地万物本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人只需效仿天德,不用对万物做什么干预。孔子把内心平和兼爱无私视为“仁义之情”,而以道家的观点看,有“爱”则必然有“无爱”,孔子的兼爱无私仍是偏私。由于认为孔子把仁义当成人之本性只会起到扰乱人心的作用,老子拒绝将孔子以仁义为主旨的书保存在周王室。)

孔子想把书保藏到西边的周王室去。

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王室管理文典的史官老聃,已经引退回到家乡隐居,先生想要藏书,不妨试试找他帮帮忙。”

孔子说:“好。”

孔子前往拜见老聃,老聃对孔子的要求不予承诺,孔子于是翻检众多经书反复加以解释。

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话,说:“你说得太冗繁,希望能够听到要点。”

孔子说:“要旨就在于仁义。”

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长,如果不义就不能立身社会。仁义的确是人的本性,离开了仁义又能干些什么呢?”

老聃说:“再请问,什么叫做仁义?”

孔子说:“中正不偏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质。”

老聃说:“噫,危险啊,你后面所说的这许多话几乎都是浮华虚伪的言辞!兼爱天下,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对人无私,其实正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先生你是想让天下的人都不失去养育自身的条件吗?那么,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兽原本就有各自的群体,树木原本就直立于地面。先生你还是仿依自然的状态行事,顺着规律去进取,这就是极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岂不就像是打着鼓去寻找迷失的孩子,鼓声越大跑得越远吗?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分节导读:此节与《应帝王》呼应。《应帝王》中,作者提到得道之人不为名所累,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称呼自己:“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老子面对士成绮的指责“漠然不应”,正是因为得道的缘故。无论士成绮说什么,老子的心灵都不会受到惊扰。士成绮意识到这点,所以才“雁行避影”,恭敬地向老子请教修身之法。而老子则从他前倨后恭的态度中看出他内心的浮躁,本性的迷失。)

士成绮拜见老子,问:“我听说先生是圣人,所以我才不辞远道而来求见您,旅途百日,脚上磨出了厚茧也不敢停歇。可据我现在观察,您并不是圣人。鼠洞边有剩余的粮食,却弃之不顾,这是不仁!生熟食物堆积于前,却还聚敛不止。”

老子听了十分冷淡,没有回答。

士成绮第二天又来见老子,说:“昨天,我冒犯了您,现在我心里有所醒悟,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子说:“我自以为已经从智巧神圣的这类人中超脱出来了。先前,你说我是牛就是牛,你说我是马就是马。如果确有其事,别人加上罪名而我不承认,反而会再遭祸殃,我接受别人的称号就长久接受,并非是为了接受而故意接受。”

士成绮在斜后方跟从,避开老子的影子,穿着鞋进了老子的屋里,问道:“如何修身?”

老子说:“你的表情岸然,你的目光专注,你的额头高大宽阔,你的言论专横凶暴,你的举止自命不凡,好像马被拴住而不得不停下,想动又受到约束,发动迅疾如同放箭,明察而精审,自恃智巧而外露骄矜之态,不能相信这就是人的真实本地。边境上也有这种人,名为取巧。”




分节导读:此节强调了道的博大,它存于万物,无所不包。得道的至人即使坐拥天下,也不会为天下牵累,不为权动,不为利诱,始终持守本根。)

先生说:“道,从大的方面说它没有穷尽,从小的方面说它没有遗缺,所以说具备于万物之中。广大啊,道没有什么不包容,渊深啊,道不可以探测。推行刑罚德化与仁义,这是精神的枝节末流,不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谁能判定它!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一旦居于统治天下的位置,责任不是很大吗!可是这却不足以成为他的拖累。天下人争相夺取权柄,但至人却不会随之趋赴,他审慎地不凭借外物而又不为私利所动,深究事物的本原,持守事物的根本,所以忘乎天地,忘怀万物,而精神世界不曾有过困扰。通晓于道,融合于德,辞却仁义,摈弃礼乐,至人的内心也就静定了。”




分节导读:此节重点写“大道不言”。道的博大为语言不能形容,作者用齐桓公与轮扁的故事阐述了这一道理。轮扁只能将制轮的技术传授给儿子,却不能教授儿子制轮的奥妙;齐桓公可以从古人的文字中了解古人想要传达的道理,但古人思想中不可言传的部分却早已随古人一起死了。既然无法通过语言文字等具体事物把握道的精髓,追求大道的人也就不应让思想拘泥于具体的形物,而是要靠悟领略道的真义。)

世人所看重的道载于书,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

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的出处。

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看重书,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珍贵的。

所以,用眼睛看而可以看见的,是形和色。

用耳朵听而可以听到的,是名和声。

可悲啊,世人以为从形、色、名、声上就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

假如形、色、名、声实在是不足以获得事物的实质,那么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并不知道,世人又怎么能懂得这个道理呢!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制车轮,他放下椎和凿走到堂上,问桓公道:“请问,您所读的书讲的是什么呢?”

桓公回答:“是圣人之言。”

轮扁问:“圣人还活着吗?”

桓公回答:“已经死了。”

于是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寡人读书,做轮子的人怎么能随便议论!你能说出道理来就算了,说不出来就要处死你。”

轮扁说:“我从我干的活儿中观察到了这个道理。砍制轮子,榫眼砍得宽了就会松滑而安不牢固,砍得紧了就会涩滞而装不进去,不松不紧,手上顺利而能应合于心,这种奥妙虽然嘴里说不出来,却有技巧在里面。可惜我却不能使我儿子明白这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掌握这个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老了还在自己砍轮子。古人与他心中难以言传的妙理一起死了,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修远之思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说的是,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做,人们常用其来形容技艺的纯熟。庄子在此节以轮扁制轮得心应手的故事来讲悟道的方法。技艺、智理、境界……都是可意会而难言传的。齐桓公试图通过书本领悟圣人的精神,轮扁则对此表示怀疑。他问齐桓公,圣人是否还在。齐桓公答,圣人已死。轮扁听后便断定齐桓公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圣人既已不在,人又要从哪里获得圣人之言的真谛呢?即使圣人还在,面对面地将毕生心得告诉桓公,桓公也未必能完全领会。与其说通过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学习圣人之言有局限,不如说对外有所依赖的学习方式是有局限的。要想学有所得,人除了要积极地向外求——如读书、拜师,尽己可能地吸收知识,还要积极地向内求——多思考、多动脑,用心去体悟所见所闻。只有将“内”“外”两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俗话说:“拳打千变,其意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揣摩、思考、实践才能够掌握各种学问的精髓,从量变到质变,从主观直觉经验发展到客观规律的领悟和总结。实际上,面对学问而空想不如脚踏实地地广学博览、不断加强基础的基本功的练习,自然有朝一日能豁然开朗,之前的所有学习和经验终会融会贯通,从而最终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