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宰相”:俾斯麦隆重登场

 修远兮 2021-11-19


1848年革命的退潮,促使整个德意志民族思考,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统一。

法兰克福议会曾经围绕两个问题出现了剧烈的争论:首先,是建立“大德意志”还是“小德意志”;其次,是由普鲁士还是奥地利充当统一德国的中心。

当时,德意志邦国控制了不少非德意志民族聚居区,比如奥皇统治下的波希米亚、匈牙利等地。

“大德意志”方案主张将所有德意志邦国领地纳入一个国家,即建立一个德意志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而“小德意志”主张建立德意志的单一民族国家。

拥有非德意志属地的主要就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所以这两个问题实际可以合二为一。

在法兰克福议会的讨论中,“小德意志”派最终占了上风。

而奥地利强烈的保守态度,也使得议会倾向于普鲁士,只是由于普王不愿接受革命得来的皇冠,事情才最终告吹。

普鲁士作为民族解放战争的领袖,同时在自由化改革中也走在前列,逐渐成为德意志人众望所归的势力。

它开始着手加强自身力量,为统一事业打下基础。

早在1818年,普鲁士就联合部分小邦成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囊括了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三分之二。

同盟内部实行免税贸易,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外实行统一税率,先后同英国、荷兰等国签订平等商约。

经济统一为政治统一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也使得统一的需求更加迫切。

德国的工业革命也在快速起步。

19世纪30年代,德国建起了第一条铁路。

到1872年,全国铁路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1870年,德国煤、生铁和钢的产量分别达到3400万吨、139万吨和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1倍、5.6倍和28倍,船舶吨位则增长了80%。

1861年机器制造厂达到300家,雇佣工人近十万。

普鲁士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政府直接出资修建和收购铁路,19世纪70年代以后大部分铁路转为国有。

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比如鲁尔的煤矿,几乎全部是由国家经营的。

国家干预对普鲁士工业革命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统一战争提前布局。

比如铁路网,实际上是根据战略需要修建的。

普鲁士政府另一项有远见的举措是普及教育。

早在1825年普鲁士就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5%。

通过办教育,德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大为提高,出现了一批像西门子那样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的优秀人才,为世界提供了内燃机、合成燃料、合成氨等一大堆重要发明。

由于重视科技,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

但是,普鲁士的统一之路前横亘着不少阻碍。

奥地利作为德意志邦联的领袖,领土广袤,国力强大,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此外,俄国、法国都对普鲁士很警惕,在德意志统一问题上起到阻碍作用。

关键时刻,带领普鲁士走向统一的民族领袖应运而生。

1861年,威廉一世继承普鲁士王位。

这位国王曾在1848年革命中对革命者穷追猛打,得到一个诨名“炮弹亲王”。

可当他继位时,普鲁士众议院已经取得表决政府预算的权力。

当时,众议院与政府在军事改革问题上产生分歧。

威廉一世一怒之下解散了众议院,结果在下一次选举中,反对党取得了更大的胜利。

众议院拒绝批准政府的军事改革经费,酿成“宪法危机”。

威廉一世一度准备让位给王子。

这时,陆军大臣罗恩向国王推荐了驻法大使俾斯麦。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接见了紧急回国的俾斯麦,顿时如鱼得水。

国王看到,只有像俾斯麦这样有手段的人,才能助他渡过难关。

次日,他便任命俾斯麦为临时首相兼外交大臣。

上任第一周,俾斯麦出席议会预算委员会会议。

他把预算问题和统一联系起来,教育议员们说:“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不取决于它的自由主义,而取决于它的力量……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而是不可避免地将通过一场严重斗争,一场通过铁和血才能解决问题的斗争来解决。”

俾斯麦从此开始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执政生涯,并以“铁血宰相”之名流传青史,和他的主子“炮弹亲王”成了一对绝佳组合。

俾斯麦何许人也?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在勃兰登堡一个中等容克世家,中学毕业后先后进入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

在校时他天天惹是生非,最大的爱好是决斗,以至于全身多处负伤。

大学毕业后在公署混了几年,23岁就离职回家经营自家庄园。

这份履历怎么看都像一个纨绔富二代,没什么大出息。

但在家乡经营地产期间,俾斯麦表现出自己的才华。

他采用新式农具,开了砖瓦厂、石灰厂,还做过证券投机。

他在经济上已经采取了资产阶级化的经营方式。

不过,作为一名容克,俾斯麦是坚定的君主主义者,反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外要求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

1848年革命时,他甚至准备组织庄园的农夫开往柏林“勤王”。

因此,他获得了“头号保守派容克”的名声。

革命后的年代里,他开始步入政坛,陆续担任了一些重要的驻外公职。

当他被任命为首相时,已经47岁了。

他终于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不过,刚开始俾斯麦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铁血演说”几天后,威廉一世懊丧地对俾斯麦说,他完全可以预见事情会如何收场,他和俾斯麦两人将会被砍头。

俾斯麦则坚持说:“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奋斗。我们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

俾斯麦政府在预算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支付了军事改革开支。

1862年10月,俾斯麦宣布议会休会,开始了无议会统治,也就是军事独裁。

自由派议员愤怒地谴责政府违宪。

俾斯麦狡辩说,虽然宪法规定政府预算每年要由议会通过,但没有规定发生争执时怎么办,普鲁士内阁向国王负责,因此,当发生宪法纠纷时,只有国王有权裁决。

俾斯麦看穿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在武装到牙齿的普鲁士军队面前,他们也不能做什么。

当然,赤裸裸的军事独裁是难以长久维持的。

俾斯麦还有一招杀手锏,那就是实现德意志统一。

反对派固然渴望政治自由,但统一是全体德意志人更迫切的需求。

只有军力强盛的普鲁士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统一。

而一旦实现德国统一,内部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这就是俾斯麦的王牌——“铁血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