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十二
起昭阳大渊献(前118) 尽重光协洽(前110) 共9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元狩五年(癸亥,前118) 1.春,三月,甲午日(十一日),丞相李蔡犯了盗占孝景陵园隙地以设墓地的罪,应当交给廷吏处理,但他先自杀。
2.废止三铢钱,从新铸造五铢钱。 于是百姓有很多人偷铸钱币,楚地尤其厉害。 皇上认为淮阳是楚地的冲要之地,就召见汲黯,要任命他为淮阳太守。 汲黯跪着道谢不愿接受印信,皇上的诏令数次勉强他,他才接受诏令。 汲黯在皇上面前哭泣说:“臣自认为将老死而无用,不能再见陛下了,想不到陛下又收留任用臣。臣常有犬马(人臣自卑之辞)之疾,能力不够挡任郡守的职务。臣希望做个中郎。出入宫禁当中,以补救陛下的漏误之处,这是臣的愿望。” 皇上说:“你看不起淮阳吗?我现在召你去,是想到淮阳官吏百姓彼此相处不好,我只要借重你的威重就可以,你可以轻松地治理政事。” 汲黯辞别皇上上任之后,拜访大行令李息说:“我汲黯被离弃要到郡里上任,不能够参与朝廷的计议了。御史大夫张汤智能足以拒绝别人的劝谏,狡诈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专务那些谄佞的言语和巧辩的文辞,不肯严正的为天下人说话,专门迎合天子的心意。天子心里不喜欢,就跟着毁谤,天子心里喜欢,就跟着赞誉。喜好惹是生非,舞文弄墨,在朝廷内,怀抱欺诈来驭御天子心性,朝廷外又挟持奸滑的官吏,来增加自己的威重。您列在九卿里,如果不早点向皇上进言,您会和张汤一起受戮。” 李息害怕张汤,始终不敢向皇上进言。 后来张汤垮败了,皇上也判了李息的罪。 天子派汲黯用诸侯宰相的俸禄(诸侯王相在郡守之上)做淮阳郡守,十年后汲黯去世。 3.皇上下诏书,徙奸猾的官吏人民到边疆。 4.夏,四月,乙卯日(初二)任命太子少傅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5.天子在鼎湖病得很严重,所有巫医都招来了,病还是不好。 游水发根说上郡有个巫人,生过病而神君就附在他身上。 皇上把上郡巫人招来,在甘泉祭祀,等到病一发作时,派人问神君(附在巫人身上之神),神君就说:“天子不必担心疾病。病稍好时,请勉强和我在甘泉相会。” 于是天子病稍微好了,就起身前往甘泉,而病也就痊愈了。 天子在寿宫设置酒肴等祭物来奉侍神君。 神君肉眼看不见,听他的声音和凡人相同,时来时去,来的时候风声静肃,住在房间的帷幕里。 神君所说的话,皇上都接受,派人把神君的话记下来,称为“画法”(策画之法)。 但神君说的那些话,都是一般世俗所知道的,没什么特殊,但天子内心偏偏很喜欢。 这些事都很神秘,一般人都无法了解。 那时候皇上突然起身要行幸甘泉,经过右内史界域,一路上治安不好,皇上生气说:“义纵认为我不再走这一条路了吗!” 为此怀恨在心。 六年(甲子,前117) 1.冬,十月,下雨水,没有冰雪。 2.皇上颁下向工商抽税的缗钱令而尊崇卜式之后,百姓始终没有人愿分财产,以帮助县官增加经费,于是杨可(其时奉令受理漏税的案件)上告皇上说缗钱令太过放滥没有节制。 义纵认为杨可是乱法的百姓,叫部下拘捕杨可的手下人物。 天子认为义纵废阻诏书,破坏调查漏税的事,把义纵斩杀弃市。 3.郎中令李敢,埋怨大将军卫青使他父亲李广含恨而死,就攻击伤害了大将军,大将军把事情隐藏不告。 没有多久,李敢陪从皇上到雍,到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把李敢射死。 去病那时候正是尊贵宠幸的时候,皇上为他掩盖这件事情,说是被鹿触击而死。 4.夏,四月,乙巳日(二十九日),在太庙中皇帝立儿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首次制作敕封诸王的文书。 5.自从铸造白金、五铢钱以后,官吏百姓犯了偷铸白金、五铢钱因而被处死的人,有几十万人,那些不被发觉的人多到数不清,可以想知天下人几乎都在偷铸金钱了。
犯法的人多,官吏杀也杀不完。 6.六月,下令派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六个人,分头巡查郡国,举发那些兼并人财产的豪暴之徒,和郡守、国相、官吏等犯罪的人。 7.秋,九月,勇冠三军的景桓侯霍去病去世,天子非常哀伤,为他制造坟冢,形状就像祁连山。 起初,霍仲孺在平阳侯家服役期限到了,回到家乡,娶了媳妇,生了儿子光。 去病已经年壮长大,才知道生父是霍仲孺。 正好被封为骠骑将军,攻击匈奴,路上经过河东,就派遣属吏迎接霍仲孺见了面,为仲孺买了很多田宅、奴婢才离开。 后来从匈奴回还时,顺便带光向西走,到了长安,任命他为郎,把光的官位稍微升到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8.这一年,大农令颜异被诛杀。 起初,颜异因为廉洁正直,稍微升迁到九卿。 皇上和张汤铸造白鹿皮币之后,问颜异的意见,颜异说:“现在王侯都是用苍璧朝贺天子,价值只有数千钱,而以白鹿皮币加上璧玉,价值反而四十万,等于是本末颠倒。” 天子听了心里不高兴。 张汤又和颜异有嫌隙,后来有人因其他事件控告颜异,天子就交给张汤治理颜异的罪。 事情是颜异和客人谈话时,谈到天子初颁的诏令中有不便利的地方,颜异没有作声,只是微微反唇,表示讥诽。 张汤向皇上奏报判决的内容:“颜异身为九卿,看到诏令有不便利的地方,不入宫进言,而在内心讥诽,论罪当死。” 从此以后,汉朝有腹诽的犯法例子,而公卿大夫大多谄媚阿谀,以求容身免招杀戮了。

元鼎元年(乙丑,前116) 1.夏,五月,赦免天下。 2.济东王彭离骄傲强悍,在日暮黄昏时,和他的奴仆及亡命的少年几十个人一起抢劫杀人,夺取别人财物作为自己的玩好之物,所杀的人被发觉者,竟有一百多人,因罪而王位被废,迁徙到上庸。 二年(丙寅,前115) 1.冬,十一月,张汤有罪自杀。 起初,御史中丞李文和张汤有嫌隙,张汤所厚待的属吏鲁谒居知道张汤的心意,就暗中派人上书皇上急告李文所做奸事,事情交给张汤办,张汤把李文判成死罪。
张汤心知是鲁谒居干的,当皇上问说:“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张汤还假装惊讶地说:“那大概是李文的故友埋怨他而告他的。” 谒居生病时,张汤亲自为按摩脚。 赵王一向怨恨张汤,就上书告皇上说:“张汤是个大臣,居然为属吏按摩脚,可能要一起做大奸事。” 事情交给廷尉办。 谒居病死了,事情牵连到谒居的弟弟。 弟弟被暂时拘留在导官的官署里,张汤也在导官处办理其他案件,看到了谒居的弟弟,要暗中帮助他,但假装不认识。 谒居弟弟不晓得张汤心意,就埋怨张汤,派人上书给皇上,告张汤和鲁谒居一起计划共同诬告李文。 事情交给减宣办理,减宣曾经和张汤有嫌隙,主办这件事时,就穷究这件事的经过,还没有上奏皇上。 正好有人盗挖孝文帝陵园埋藏的金钱,丞相庄青翟上朝时,和张汤先约好一起向皇上谢罪,到皇上面前时,张汤却不谢罪。 皇上派御史调查丞相,张汤想以“丞相知道事实故意放纵”的律文使丞相得罪,丞相很担心。 丞相的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都是以前的九卿,官禄二千石,他们的卿位在张汤之前就断绝了。 张汤好几次代理丞相事务,知道三长史一向很有才能,故意欺凌折辱他们,三长史都很怨恨张汤,想以死谏告发张汤的奸事。 就和丞相计划,派属吏去拘捕调查商人田信等人,说:“张汤要向皇上奏请施行什么法令时,田信常常先知道,所以他囤积物质待价而沽,以至成为大富,把所得和张汤平分。” 这些话,皇上听得很清楚,皇上就问张汤说:“我所做行为,商人常常先知道,更加囤积财物,好像有人把我的计划泄漏给商人。” 张汤不谢罪,又假装惊讶地说:“本来就会有人泄漏的。” 减宣也上奏谒居等人害李文的事件。 天子认为张汤内怀诈心,当面欺诬,就派赵禹深切地责问张汤,张汤才上书谢罪,说:“陷害大臣的人,是丞相三个长史。” 就自杀身死。 张汤死后,家产价值不过五百金。 兄弟和儿子们要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说:“张汤是天子大臣,遭受恶言污辱而死,怎么还厚葬呢!” 就用牛车载着,只有内棺没有外椁。 天子听到死后情况,就按罪把三个长史全部诛杀。 十二月,壬辰日(二十五日),丞相庄青翟被捕下狱,自杀而死。 2.春,盖柏梁台。
制造承接露水的盘子,有二十丈高,七人合围那么大,用铜铸成,上有仙人掌,用来承接露水,掺和玉屑一起喝,据说可以长生。 宫室的修建,从此一天天兴盛。 3.二月,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4.三月,辛亥日(十五日),任命太子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 5.下大雪。 6.夏,发生大水灾,关东饿死的人有数千。 7.这年,任命孔仅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中丞,逐渐设置均输法(各地就产量较多的物质输给官府,官府按时价购买,再到他处卖掉,防止商贾牟利,如此百姓方便,而官府有利),来流通货物。 8.白金稍稍变成低贱,百姓不珍视使用,最后废弃不用了。
于是禁止全部的郡国铸钱,只命令上林苑的三官(锺官、办铜、均输)铸钱,命令天下不是三官所铸的钱不可使用。 如此百姓铸钱的情形更加减少了,因为计算费用实得不偿失,只有真正的工匠和大奸恶的人才偷铸钱了。 9.浑邪王投降汉朝之后,汉兵追击驱逐匈奴到达沙漠北方,盐泽以东的地区,空荡荡地没有匈奴人出现,往西域的道路已可通行。 于是张骞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来是匈奴的臣下,后来兵力稍微强大,就不肯再朝拜侍候匈奴,匈奴攻打不过,只好远离。现在单于刚被汉所困,而以前浑邪的土地空无一人,蛮夷的习俗是眷恋旧有土地,又贪爱汉的财物,如果能利用这时机,以优厚的钱币贿赂乌孙,招他们更向东方来,住到以前浑邪的土地,和汉朝结为兄弟,就情势看他们应该是会听从于汉的,他们一听从汉,等于是折断了匈奴的右臂。连结乌孙之后,乌孙西边的国家像大夏之类,都可以招来他们作为边境外的大臣。” 天子认为很好,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各带二匹马,所带的牛羊用万计算,又带价值几千万万的金钱币帛,加上很多持节的副使,张骞在路上,只要方便,就可派遣副使通使其他各国。 张骞到了乌孙,乌孙王昆莫见张骞时,礼节非常倨傲。 张骞以天子的旨意晓谕他们说:“乌孙如果能够住到东面旧有的土地上,那么汉朝就派遣公主做昆莫夫人,结成兄弟,一起对抗匈奴,匈奴就不堪一击了。”
但乌孙认为远离汉廷,不知道汉的大小,而且长久以来一向臣服归属于匈奴,又靠近匈奴,大臣都很畏惧匈奴,不愿迁徙到东方。 张骞留了很久,得不到要领。 就分头派遣副使出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和所有附近小国。 乌孙派出翻译和向导把张骞送还,使者有几十人,马有几十匹,随着张骞回报汉廷以为道谢,顺便窥察汉朝的大小。 这年,张骞回到汉廷,天子任命他为大行。 一年多后,张骞所派遣的,出使到大夏之类国家的使者,大都和他们的国人一起来到京城,于是西域才开始和汉朝相通。 西域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有大山,中间有河,东西有六千多里,南北有一千多里,东面和汉玉门、阳关相接,西面则和葱岭交界。 黄河有两个源头,一条从葱岭流出,一条从于寘流出,然后会合在一起,往东流到盐泽。 盐泽离开玉门、阳关有三百多里。 从玉门、阳关经过西域有两条路:从鄯善靠着南山北面,沿着河向西走到莎车,这是南面的一条;从南面的道路向西越过葱岭,可以经过大月氏、安息,从车师前王廷顺着北山,沿着河向西走到疏勒,这是北面的一条。 从北面的道路向西越过葱岭,可以经过大宛、康居、奄蔡等国。 这些国家以前都归属于匈奴,匈奴封西边的日逐王为僮仆都尉,让他统辖西域,常常住在焉耆、危须、尉黎之间,向诸国抽取赋税,非常富足。 乌孙王既然不愿回返东方,汉就浑邪王旧有土地上设置酒泉郡,逐渐征召、迁徙百姓前往居住,以充实人口,后来又另外设置武威郡,来断绝匈奴和羌通往的道路。 天子得到大宛的汗血马之后,非常喜爱,称之为“天马”。 络绎不绝地派出使者,以求取天马。 出使外国的使者,多的一批有数百人,少的一批有一百多人。 每个人所携带的东西大抵和博望侯出使时相同,后来次数一多,习惯了之后,人数就减少了。 汉一年中多的时候大致有十几批,少的时候有五、六批,久一点的有八、九年,短一点的几年就回来。 三年(丁卯,前114) 1.冬,把函谷关住民迁徙到新安。 2.春,正月,戊子日(二十八日),阳陵园发生火灾。 3.夏,四月,下雹。 4.关东十几郡、国饥荒,发生人吃人的现象。 5.常山宪王舜去世,儿子勃继位,因为宪王疾病时不侍候和守丧时不合礼节而被废,迁徙到房陵。 一个多月后,天子改封宪王子平为真定王,把常山设置为郡,于是五岳都在天子的领域之内。 6.迁改代王义为清河王。 7.这一年,匈奴伊稚斜单于死亡,儿子乌维单于继立。 四年(戊辰,前113) 1.冬,十月,皇上到雍巡行,祭祀五帝,下诏令说:“现在上帝由朕本人亲自郊祭,但后土却没有祭祀,就礼节说是不相称的。” 就命令有司讨论怎么办。 有司讨论结果决定在沼泽中的圆丘设立后土祠。 皇上就从夏阳到东方的汾阴。 那时候,天子第一次巡察郡、国,河东郡守没想到天子会来巡行,来不及办好一切供应之物,就自杀。 十一月,甲子日(初八),在汾阴的黄河边高地上设立后土祠。 皇上亲自祭拜,就像礼拜上帝一样。 行礼完毕,就行幸到荥阳,回头到了洛阳,封周的后代姬嘉为周子南君。 2.春,二月,中山靖王胜去世。 3.乐成侯丁义推荐方士栾大给皇上,说栾大和文成将军同一个老师。 皇上正在懊悔杀了文成,得到栾大,心里很高兴。 栾大原先事奉胶东康王,他的为人是善于讲好听的话,懂很多方术策略,而且敢讲大话,毫不犹疑。 栾大告诉皇上说:“臣常常在海中来往,见过安期、羡门等仙人。不要因为臣微贱,就不相信臣,也不要认为臣是康王手下的侯者之一罢了,不知道方术。臣的老师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的决堤可以塞好,长生不死的药可以得到,仙人也可招来。’可是臣担心和文成一样的下场,那时候所有方士都会掩住嘴巴,不敢再谈方术了!” 皇上说:“文成是吃马肝死掉的,如果你能使方术灵验,我不会爱惜爵禄的!” 栾大说:“臣的老师没有求人,而是人求他。陛下如果一定要招致仙人,必须尊贵求仙使者,让他成为皇上亲属,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才可以让他和神人通言。” 于是皇上要栾大做个小方术作为证明,栾大作法让旗子相斗,结果旗子真的相互触斗起来。 这时候,皇上正担心黄河决堤而黄金炼不成,就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又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 夏,四月,乙巳日(二十二日),封栾大为乐通侯,有二千户食邑,赐给他一等的宅第,僮仆一千人,乘坐的车马、帷帐、器物等充斥他的家里,皇上又把卫长公主(卫太子之姐)嫁给他,送给他黄金十万斤,天子亲自到他的宅第,派出慰问他、供给他财物的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 从太主(帝的姑姑窦太主)、将、相以下,都在他家里设置酒宴,馈送财物给他。 天子又刻了“天道将军”的玉印,派使者穿着羽衣,夜晚站在白茅上。 五利将军也穿着羽衣,站在白茅上,以表示不用臣礼见天子。 栾大和皇上见面不过数月,就佩了六个印信。 尊贵震动天下人。 于是海上燕、齐之间,没有不受到鼓励,自说自道有神秘的方术,可以招致神仙。 4.六月,汾阴名叫锦的巫人,在魏脽后土营附近得到大鼎,河东太守向皇上报告。 天子派人去查验探问,证明巫人所得的鼎是真实的,没有欺诈,就以礼节祭祀,迎接鼎到甘泉,随着皇上走,把鼎进献给宗庙和上帝,收藏在甘泉宫。 所有大臣都向皇上拜寿恭贺。 5.秋,立常山宪王儿子商为泗水王。 6.起初,条侯周亚夫是宰相时,赵禹是丞相史,相府中人都称赞赵禹廉洁公平,但周亚夫不任用他,说:“我非常知道禹做事公平不伤害人,但持法太深刻,不可以做大府的官。” 后来禹做少府的官,持法却比其他九卿严酷峻急。 到了后来,一般官吏执法都很严酷深峻,而赵禹反得宽和公平之名。 中尉尹齐一向就以敢于斩杀人而出名,后来做了中尉,一般官吏百姓的习气更加败坏。 就在这一年,尹齐因为不能胜任职责而犯了罪。 皇上于是又任命王温舒为中尉,赵禹为廷尉。 四年后,赵禹因为年纪老了,被贬为燕国宰相。 这时候的官吏办理政事,都是以惨酷苛刻作为时尚,只有左内史兒宽,劝勉农业,减缓刑罚,整饰罪案诉讼,务在收揽人心。 选择任用仁慈厚道的士人为吏,推广恩情给下属,不寻求名声,因此官吏百姓非常信任敬爱他。 他在收租税时,缓急都很适中,借贷给需钱的百姓,所以税租收入不多。 后来因为战争需要而征发租税,左内史因为欠负租税,考核时列最后,应当免官。 百姓听说兒宽要被免官,都害怕失去兒宽,所以比较大的家庭用牛车载着,较小的家庭用人工担负着,都把要缴付的租税献出来,连续不绝好像绳索不断,考核结果变成第一。 皇上因此对兒宽更加另眼相看。 7.起初,南越文王派遣儿子婴齐到汉朝廷做宿卫,在长安娶了邯郸樛氏女子,生了儿子兴。 文王去世,婴齐继位,就收藏他祖先武帝(赵佗自号为南越武帝)的印玺,上书给皇上请求立樛氏为王后,兴为后嗣。 汉好几次派遣使者晓示劝勉婴齐入朝晋见天子。 婴齐喜欢杀人放纵自己,怕入见汉朝廷之后,比照境内诸侯而被汉的律令所拘束,所以一再借口生病,不愿入朝见天子。 婴齐去世,谥号是明王。 太子兴继立,母亲被封为太后。 太后在还没成为婴齐的爱姬时,曾经和霸陵人安国少季私通。 这一年,皇上派安国少季前往晓谕南越王、王太后入朝见天子,可以比照境内诸侯看待,皇上又命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前往宣明天子的言辞,勇士魏臣等人帮助他们做决定,卫尉路博德率领军队屯驻在桂阳以等待使者消息。 南越王年纪小,太后又是中国人。 安国少季前往南越,又和太后私通,这件事国人大都知道,所以很多人不归附太后。 太后担心发生内乱,也想倚靠汉朝声威来巩固自己地位,就数次劝导南越王和群臣向汉朝要求归属。 立即就派使者上书给皇上,请求比照境内诸侯,三年朝拜一次,废除边境关隘。 于是天子答应了,赐给南越王丞相吕嘉银印,和内史、中尉、太傅等印信,其他的官吏南越王可以自己设置。 除掉南越旧有的黥、劓等刑罚,而采用汉的法令,一切比照境内诸侯。 汉的使者都留下来,以安抚南越。 8.皇上到雍巡行,而且举行郊祭,有人说:“五帝,是泰一神的辅佐。应该立泰一神,而由皇上亲自郊祭。” 皇上疑惑不能决定。 齐人公孙卿说:“今年得到宝鼎,冬月辛己初一破晓时分是冬至,和黄帝时一样。” 公孙卿有书札,里面记载说:“黄帝得宝鼎,那一年冬月己酉初一的破晓时是冬至,共三百八十年后,黄帝成仙登天而去。” 利用皇上宠人呈奏给皇上。 皇上非常高兴,召公孙卿讯问,公孙卿说:“臣是从申公那儿接受这本书,申公说:'汉的兴盛应当和黄帝一样,汉的圣世是在高祖之孙和曾孙的时代。这时候宝鼎一出土就能和神相通,黄帝在明庭迎接众神,明庭就是现在的甘泉。黄帝在首山采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以后,有龙从天上垂下颔毛迎接黄帝,黄帝爬上骑在龙背,和群臣后宫七十多人一起升天。'” 于是天子说:“唉!我如果真能和黄帝一样登天成仙而去,我会抛弃妻子就好像抛弃坏鞋一样!” 就任命公孙卿为郎,让他在东方的太室候迎神灵。 五年(己巳,前112) 1.冬,十月,皇上在雍祭祀五畤,于是越过陇县,登上西方的崆峒山。 陇西郡守因为天子前往太突然,来不及准备,使得天子随从的官吏没有东西吃,心里恐惧不安,就自杀。 于是皇上向北从萧关出发,跟随几万名骑兵在新秦中打猎,训练边境的军队后才回返。 新秦中有些地方有千里之遥没有亭徼等防御设备,于是皇上把北地太守以下的官吏都杀掉。 皇上又到甘泉,建立祭祀泰一神的祭坛,所用的祭祀用具和在雍时祭祀五畤中的一畤相同,但又加些其他祭品。 五帝坛围绕在泰一祠坛底下,四面再用祭品祭祠追随泰一神的群神和北斗神。 十一月,辛巳朔日(初一),冬至,天将亮未亮时,天子开始祭拜泰一,白天拜日,夜晚拜月,祭祀时,祭坛点起很多火光,祭坛旁边又设置烹煮的器具。 有司说:“祠坛上面有光彩。” 又说:“白天时有黄气升到天空。” 太史令谈、祠官宽舒等人请求天子三年举行一次郊祭,天子下令答允照办。 2.南越王、王太后治理行装,携带贵重的财物,作为入贡汉朝的用具。 南越王的宰相吕嘉,年纪已经很大,做过三代南越王的宰相,他的宗族官做到长吏的有七十几人,男的全部娶了王族的女子,女的全部嫁给王族的子弟、宗室,和苍梧秦王也有亲属关系,在南越国中很受尊重,得到民心的支持超过了南越王。 南越王上书天子表示归附,吕嘉几次劝止南越王,但南越王都不听。 吕嘉有背叛的心,好几次借口生病,不接见汉使者。 使者都注意吕嘉的行动,却碍于情势,伤不了他。 南越王、王太后也担心吕嘉等人先发动叛变,想要借助汉使者的势力,来杀死吕嘉等人,所以就设置酒席宴请汉使者,大臣等都侍候陪坐喝酒。 吕嘉的弟弟是将军,率领士卒在宫廷外。 吃酒时太后对吕嘉说:“南越归属于汉,是国家的利益,而宰相你却苦苦地以为不便,为什么呢?” 想用这些话激怒使者。 但使者犹豫不决,双方僵持一起,使者还是不敢发动。 吕嘉感到情形不对,就起身出去。 太后很生气,想要用矛撞击他,南越王阻止了太后。 吕嘉就出去了,在他的弟弟保护下回去了。 吕嘉借口生病,不愿跟南越王和汉使者见面,却暗中和大臣计划叛乱。 但因南越王一向就不想杀吕嘉,吕嘉也知道,因找不到借口所以经过几个月仍然没有发动叛乱。 天子听说吕嘉不听从命令,南越王、王太后因为孤单弱小不能压制,汉使者又胆怯不敢下决心。 但天子又认为南越王、王太后已归附汉朝,只有吕嘉作乱罢了,不值得发动军队讨伐,要派庄参带领二千人出使南越。 庄参说:“如果用和好的态度前往,几个人就够了。如果要用武力前往,二千人不足以有什么作为的。” 推辞不愿接受,天子就把庄参官位废了。 郏地有个壮士是原先济北的宰相名叫韩千秋,他自告奋勇地说:“以小小的南越国,又有南越王、王太后做内应,只有宰相吕嘉在作乱,臣希望带三百个勇士前往,一定把吕嘉斩杀回报皇上。” 于是天子派遣韩千秋和王太后的弟弟樛乐带二千士卒前往。 进入南越境内。 吕嘉等人就反叛了,下令给南越国中百姓说:“王年纪小,太后是中国人,又和使者淫乱,只想取得一时的利益,拿尽先王的宝器入汉廷献给天子来自求谄媚。所派的从人,许多到了长安,便缚绑卖给人当僮仆。取得自己一时的私利,不管赵氏的社稷,也不为万代的子孙筹划考虑。” 就和他的弟弟率领士兵攻击,杀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汉的使者,派人告诉苍梧秦王和所有郡县,把明王的大儿子,也就是明王越籍妻子所生的孩子术阳侯建德立为南越王。 韩千秋的士兵进入越境,攻破几个小地方。 后来越人放开大道让他深入,又供给他粮食,还没到达番禺四十里的地方,越人用士兵攻击韩千秋等人,把韩千秋等人消灭掉。 派人把汉朝使者的符节密封起来,放在边塞上,并且说些欺诳好听的话向天子谢罪,又发动军队守住南越的要害之处。 春,三月,壬午日(初四),天子听说南越反叛了,就说:“韩千秋虽然没有功劳,也算是众军之冠,就封他的儿子延年为成安侯。樛乐姐为南越王太后,是第一个愿意归属汉朝的人,封他的儿子广德为龙亢侯。” 3.夏,四月,赦免天下。 4.丁丑晦日(三十日),发生日蚀。 5.秋,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从桂阳出发,直下湟水。 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出发,直下浈水。 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从零陵出发,直下离水。 甲为下濑将军,直下苍梧。 这些将军都率领着犯人,和江、淮以南的楼船共十万人一起进发。 越驰义侯遗另外率领巴、蜀的犯人,征召夜郎的军队,直下牂柯江。 一起在番禺会军。 齐国宰相卜式上书给皇上,请求让他们父子和齐国熟习船战的人,一起前往南越为朝廷牺牲。 天子下诏令褒奖卜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和黄金六十斤,田地十顷,布告给天下吏民知道。 但天下吏民并没有人响应。 那时候列侯数以百计,都没有人要求从军攻击南越。 正好九月尝新酿的酒,祭祀宗庙,列侯为了天子诏令,而贡献黄金帮助祭祀。 少府负责省察黄金的斤两和成色,贡献的黄金中有重量不够和颜色不好的,皇上都下令以不敬之罪加以弹劾,被剥夺爵位的人有一百零六人。 辛巳日(初六),丞相赵周因为事先知道列侯所献助祭的黄金斤两不足,而被判有罪,关在监狱里,自杀身死。 6.丙申日(二十一日),任命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为牧丘侯,那时候国家正是多事的时候,桑弘羊等人致力求利,王温舒之类的人又执法深峻严苛,而兒宽等人推崇文学,都做到九卿,更进而执掌朝廷大事。 政事并不取决于丞相,丞相石庆不过是淳厚谨慎罢了。 7.五利将军准备好行装,向东方出发,入海寻求他所说的老师。 但到了海边他又不敢入海,就去太山祠。 皇上派人随在身边查验,并没有看到什么。 五利乱讲他看到他的老师,他的那些方术都不能应验,犯了欺诬蒙骗的罪,被判腰斩,介绍人乐成侯也被判弃市的死罪。 8.西羌士众十万人反叛,和匈奴互通使者,攻击故安,包围枹罕。匈奴人进入五原,杀死太守。

六年(庚午,前111) 1.冬,征召士卒十万人,派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讨西羌,把西羌之乱平定。 2.楼船将军杨仆进入南越境内,先攻陷寻陿,击破石门,挫败南越的锋锐,带着数万士卒等待伏波将军路博德一起前进,楼船在前面,到了番禺。 南越王建德、宰相吕嘉固守住番禺城。楼船在东南面,伏波在西北面。 黄昏时刻一到,楼船打败越人,放火烧城。 伏波设置营垒,派遣使者去招越人投降,凡是投降的人就赐与侯印,再放回去招降其他人。 楼船竭力攻烧敌人,把敌人驱赶到伏波设置的营垒中。 一直到平旦黎明时刻,城中的越人都投降了。 南越王建德、宰相吕嘉已经乘着夜晚逃入海中,伏波将军派人加以追捕。 校尉司马苏弘捉到了建德,南越自置的郎官都稽捉到了吕嘉。 戈船、下濑将军的士兵和驰义侯所征召的夜郎士兵还没到达,南越就已经平定了。 就把南越土地设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个郡。 军队回返长安,皇上加封伏波将军,封楼船将军杨仆为将梁侯、校尉司马苏弘为海常侯、越郎都稽为临蔡侯、和越的降将苍梧王赵光等四人都为侯。 3.公孙卿在河南等候神仙,说在缑氏城上看到仙人的足迹。 春,天子亲自到达缑氏城视察足迹,问公孙卿说:“不会再像文成、五利一样骗人吧?” 公孙卿说:“神仙对人主并没有所求,而是人主要求神仙。求仙之道如不宽假时日,神仙是不来的。谈到神仙之事好像很荒谬怪诞,只要积些时日,仍然可以招来神仙的。” 皇上相信了。 于是命令各郡、国扫除街道,整治宫观、名山、神祠,来求神仙到来。 4.为平定南越举行祭祀酬神,祭祀泰一神和后土,首次使用鼓乐舞蹈祭祀。 5.驰义侯征召南夷的军队要攻击南越。 且兰君担心到南越路途遥远,其他国家会俘虏他们的老幼弱小的人,因此就和他的部队一起反叛,杀死汉使者和犍为太守。 汉朝就征召巴、蜀等地的罪犯,和本当攻击南越的八个校尉,在中郎将郭昌、卫广的领导下攻击且兰君,把且兰君和邛君、莋侯杀了,于是平定南夷,设置牂柯郡。 夜郎侯起先倚靠南越,南越被消灭之后,夜郎就入汉廷朝拜,皇上封为夜郎王。 冉駹都震动害怕起来,请求臣属汉朝,并要求设置官吏,就把邛都设为越嶲郡,莋设高为沈黎郡,冉駹设为汶山郡,广汉西边的白马设置为武都郡。 6.起初,东越王馀善上书给皇上,请求率领八千士卒追随楼船将军杨仆去攻击吕嘉。 军队到了揭阳,以海上风浪太大为借口,军队不再出发,抱着向两边观望的态度,暗中派人出使南越。 后来汉兵攻破番禺,东越兵并没有到达。 杨仆上书给皇上愿意顺便带兵攻击东越。 皇上因为士卒困劳疲倦,不答允请求,只命令校尉们屯驻在豫章、梅岭来等待命令。 馀善听说楼船将军请求皇上要杀他,汉兵已到达边境,就反叛了,他发动军队在汉兵经过的道路上抵抗,把将军驺力称为吞汉将军,率军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死汉朝三个校尉。 那时候汉派大农张成,和原来的山州侯齿率兵屯驻在那里,他们不敢出兵攻击,反而撤退到方便有利的地方,后来两个都因畏惧、胆怯的罪名被杀。 馀善自己称为武帝。 皇上要再派杨仆率军伐东越,但因为杨仆夸耀上次伐南越的功劳,就用书信责备他说:“将军的功劳只有抢先攻破石门、寻陿罢了,并没有杀将夺旗的功勋,如何值得向人夸耀呢!上次攻破番禺,捕捉投降的人作为俘虏,挖掘死人也当成虏获敌人的人数,是第一种过错。让南越王建德、吕嘉从容得到东越作为援助,是第二种过错。士卒连续几年暴露在野外,将军不体谅他们的勤勉劳苦,而请求他们以传车在边塞通行,让将军可以快速回家,怀抱着银印、金印,挂着三种印绶(杨仆做过主爵都尉,又是楼船将军,封为将梁侯,所以有三种印绶),向乡里夸耀,是第三种过错。丧失战争有利时机,没有乘胜追击敌人,顾恋妻妾,却用道路险阻为借口,是第四种过错。问你蜀地刀价多少,却假装不晓得,抱持虚伪态度而冒犯国君,是第五种过错。接受诏令,却不到兰池宫,隔天又不回来解释原因。如果你问属吏问题他却不回对,命令他又不听从,应该判什么罪呢?把你这种心理表现在外,在江海的战场上能取得士卒的信任吗?现在你率军深入东越,能够掩饰自己上述的过错吗?” 杨仆惶恐地回答说:“臣愿尽自己生命以求赎罪!” 皇上就派遣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出发,渡河从东方前往。 楼船将军杨仆从武林出发,中尉王温舒从梅岭出发,任命越降将为戈船、下濑将军,从若邪、白沙出发,来攻击东越。 7.博望侯既因为通使西域而获得尊贵,和他一起出使过的属吏争相上书皇上,告诉外国奇风异俗和珍奇宝物等,以求能获得通使。 天子因为西域太遥远,不是一般人所乐于前往,就接受他们的要求,给予他们符节,招募属吏百姓,不管他们的出身高低,让他们准备好人众就派他们前往,以扩大出使的道路。 使者们来回之间,免不了有侵夺钱币财物和违背天子旨意的事,天子为让他们能熟练出使的事,常常再三调查而判重罪,以激励他们,让他们为求赎罪而再度出使,结果出使的事连续不穷,而使者也轻易地就会违犯了法令。 出使的官吏士卒,也常常称扬在外国所见闻的事,说得多的给与正使的符节,说得少的给他做副使,所以那些乱讲话没有品行的人争相仿效。 所以出使的人都是穷人子弟,把所携带出使的官物据为己有,售卖货物以多报少,据为私有。 外国也厌倦汉朝使者每个人所说的话轻重不实,心想汉兵距离遥远不能攻到,就禁止给汉使食物,以为难汉使者。 汉使食物匮乏断绝,因此积怨到相互攻击。 而楼兰、车师等小国家当交通孔道,攻击劫夺汉朝使者王恢等人尤其严重,而匈奴的奇兵也时常偷袭汉使者。 使者因此争相向皇上报告西域虽然都有城邑,但兵力衰弱,容易攻击。 于是天子派遣浮沮将军公孙贺,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从九原出发二千余里,到浮沮井而回头。 匈河将军赵破奴率领一万多骑兵从令居出发几千里,到达匈河水而回还。 目的是为了赶走匈奴人,不让他们偷袭汉的使者,但却看不到一个匈奴人。 就分割武威、酒泉的地方设置为张掖、敦煌郡,迁徙百姓,来充实当地人口。 8.这一年,齐国宰相卜式做御史大夫。 卜式在位的时候,曾说:“郡、国百姓大多不喜欢县官所铸造的盐铁器具,因为质地很不好,价钱又贵,有时候强迫百姓购卖。而船只又有税金,所以经商的人少了,而货物不能流通也就涨贵起来。” 皇上从此不再喜欢卜式。 9.起初,司马相如生病将死的时候,有书信遗留下来,信里称颂天子的功德,谈到符兆瑞征,劝皇上到泰山封禅。 皇上很感动,正好那时得到宝鼎,皇上正和公卿儒生们讨论封禅的大事。 但因为封禅的礼节已经断绝不用,没有人知道仪式,而方士们又说:“封禅的意思就是综合所有不死的道理。黄帝以上,封禅时都会招来怪异之物,也可以和神灵相通,而秦皇帝就不能够上泰山封禅。陛下如果一定要上泰山,慢慢上去如果没有风雨,表示上帝答允陛下可以上山封禅了。” 皇上于是命令儒生们采取《尚书》、《周官》、《王制》的文辞内容,草具封禅的礼仪,经过好几年仍然没有草拟好。 皇上问左内史兒宽,兒宽说:“在泰山、梁父封禅,昭明天子姓氏以求祥瑞,这是帝王盛美的行为。可是享祭荐的内容,并没有记载在经书里。臣认为封禅告成后,就可以和天地神祇开合交通,只要根据圣主的意思,制定妥当的仪式就可以,群臣是无法列述出礼仪的。现在马上要办理封禅的大事,让大臣们优游宽暇了好几年,使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竭尽力量去研究,但最后还是没研究成功。天子树立了中和的道德目标,兼赅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加以条理贯通,就好像金玉的声音相互振荡飞扬,以完成上天的吉庆,垂留给万代子孙不朽的根基。” 皇上就自己制定封禅的礼仪,很多地方采用儒术作为文饰。 皇上把封禅的祭器给儒生们看,儒生们有的人说“和古代的不一样”,于是皇上将所有儒生罢弃不用。 皇上又用古人之道,先夸示军威停止战争之后,再举行封禅。 元封元年(辛未,前110) 1.冬,十月,下诏令说:“南越、东瓯都已经伏罪投降。西蛮、北夷却仍有很多地方不能安宁和睦。朕要去巡查边境地带,亲自执掌军令,设置十二部将军,率领军队。” 就启程出发,从云阳开始,经过北方的上郡、西河、五原等地,从长城继续前进,向北越过单于台,到了朔方,临近北河。 派遣使者郭吉告诉单于说:“南越王的头颅已悬挂在汉廷北面宫阙。现在单于自信还能作战的话,我们汉朝天子自己带兵在边境等待。如果不敢作战的话,就以臣子礼节臣服于汉吧,为什么只会远离汉朝,而逃藏在沙漠北方呢?沙漠北方天气苦寒,又没有水草,何必这么样自苦呢!” 郭吉话说完,单于非常生气,马上斩杀负责引见郭吉的人,而留下郭吉,把他迁逐到北海边。 但是匈奴也很胆怯丧气,始终不敢出现。 皇上回还京师,在桥山祭祀黄帝坟,在须如解除军备。 皇上说:“我听说黄帝成仙不死,现在却有坟墓,为什么呢?” 公孙卿说:“黄帝已经成仙登天而去,群臣思念他,所以把他的衣冠做成坟墓埋了。” 皇上感叹地说:“我以后成仙升天而去,群臣也应当在东陵埋葬我的衣冠吧?” 就回到甘泉,祭祀太一神。 2.皇上因为卜式不熟悉文章之道,把他的官秩贬为太子太傅,任命兒宽代理御史大夫。 3.汉兵进入东越边境,东越一向派遣军队在险阻的地方防守,这一次派遣的是徇北将军,驻守在武林。 楼船将军部下钱塘人辕终古杀了徇北将军。 以前的越衍侯吴阳以他的城邑七百人,在汉阳反攻越军。 越建成侯敖和繇王居股杀死了馀善,率领他的部众投降汉朝。 皇上封终古为御兒侯,吴阳为卯石侯,居股为东成侯,敖为开陵侯,又封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横海校尉福为缭荧侯,东越投降的将军多军为无锡侯。 皇上因为闽地地形险要困阻,好几次反叛,终究给后人带来灾患,就下令将军们把百姓全部迁徙到江、淮之间,使得闽地空无一人。 4.春,正月,皇上到缑氏巡行,以礼节祭祀中岳太室,随祭的官吏在山下再三地听到好像有呼叫“万岁”的声音,天子下诏令要祭官加祭太室祠,禁止百姓砍伐中岳太室的草木,并且封山下的三百户给太室祠,来奉祀太室的神。 皇上到东方海上巡行,举行典礼以祭祀八神。 齐国人上书谈神奇怪异事迹和奇妙方术的人,以万计算,皇上就征召更多船只,让那些说海上有神仙的人共数千人,乘船去寻找蓬莱的神仙。 公孙卿拿着使者符节经常先走,探察名山。 到了东莱,对皇上说:“臣在夜晚看到一个巨人,身长有几丈,接近时就看不见,足迹很大,和禽兽的脚印一样。” 群臣也有人说:“看见一个老人牵着狗,说'我要见当今皇上的面’,不久就消失不见。” 皇上看见巨大脚印还不大相信,后来群臣又谈到老人的事,皇上就非常相信是仙人,因而留宿在海边。 给与方士们传车,又派几千个使者到海上寻找神仙。 夏,四月,皇上回还京师,到达奉高,在梁父用礼节祭祀八神之一的地主。 乙卯日(十九日),命令侍中和儒者戴礼帽、把笏插在绅带,衣冠齐整,举行射牛仪式,准备举行封禅,在泰山下东方封土为坛,以为祭祀。 坛的宽度有一丈二尺,高度有九尺,坛下备有玉牒书,书的内容非常神秘(玉牒书的内容是天子所求于神的事情,所以隐秘不外泄)。 典礼完毕之后,天子单独和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登上泰山,再举行封祭,这些事都秘而不宣。 隔天从山北下山。 丙辰日(三十日),在泰山下的基址,靠东北的肃然山举行禅祭,就像祭祀后土的礼节一样,天子都亲自祭拜,穿着黄衣,都用乐舞。 用江、淮间出产的三梭脊的茅草荐神,用五色的泥土作坛。 夜晚在祭祠附近,好像有光彩显现,白昼时白云由封土中升起。 天子封禅完后回京师,坐在明堂(古时天子颁布政令的殿堂)上,群臣轮番祝贺歌颂功德。 天子乃下诏令说:“朕以微小的一身,继承最崇高的天子宝位,小心谨慎惟恐道德修养太浅,不明白礼义之道,所以才从事祭祀八神。祭祀时天地神灵赐给瑞应,有非常的景象出现,隐隐地好像有喊万岁的声音,被怪物所震惊,想要停止不祭却又不敢,所以就登泰山举行封祭,又到梁父,然后在肃然山举行禅祭。朕先要自我革新,再好好地和士大夫们从新开始,就以十月为元封元年。凡是朕巡行所经过的地方如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等地,百姓的田租赋税,都可以宽贷免除,商人也不必缴纳今年的税金。凡是输财买官的百姓爵位升高一级。” 又订下五年巡狩一次,在泰山举行封禅祭事,并且命令诸侯们都在泰山下建筑邸舍备用。 天子在泰山封禅之后,没有风雨的灾害,方士们更向皇上说蓬莱的神仙似乎可以见到,于是皇上高兴地希望真能见到神仙,就又向东到海上探望。 皇上想要亲自浮海寻求蓬莱诸神仙,群臣谏告他,但没有人能劝止。 东方朔说:“神仙是自然得到的,不必急着寻求。如果那些传说中的神仙真有仙道,不必担心求不到。但如果没有仙道,就是到蓬莱见了仙人,也没有什么好处。臣希望陛下只要回返宫廷,静静地等待,仙人会自己降临。” 皇上才打消浮海求仙的计划。 正好奉车都尉霍子侯突然生病,一天之间就死亡。 霍子侯是霍去病的儿子,皇上感到很悲伤,就离开海上,沿着海边,到北方的碣石,从辽西巡行,经过北方边境,到了九原,五月,才到达甘泉。 绕行一周总共一万八千里。 起先桑弘羊是治粟都尉,主持大农的事物,掌管全部盐铁的事。 弘羊创设平准法,让远方的百姓以当地的土产,根据最贵时商人所转卖的价钱,折算为贡赋,而由大农的均输官转运到价高的地方出售。 在京师设置平准令,主持天下郡国委输到朝廷的财物。 大农所属各官吏,完全掌握了天下货物,物价高时就出卖,物价低时买进,要让富商大贾无法获得利益,而各种物价也不会飞腾涨贵起来。 当时天子巡狩各郡县,所经各地的赏赐,用掉帛五百匹,钱币、金银用万万计算,这些费用都由大农支付。 弘羊又请求允许备用的官吏可以捐粮以补授实官,和罪人也可以捐粮抵赎所犯的罪。 这样一来,山东漕运的粮食每年增加六百万石,一年之中,太仓、甘泉的谷仓都装满了,边境地带也有余粮,各种货物都经由均输,京师的存帛有五百万匹,百姓不增加赋税而天下却能够富饶。 于是皇上赐桑弘羊的爵位为左庶长,再赐他黄金百斤。 这时候发生小旱灾,皇上命令官吏求雨。 卜式进言说:“县官应当以租税为衣食的财源,现在桑弘羊命令官吏坐在市场上,贩卖货物以求财利,把弘羊杀了,天就会下雨。” 5.秋,有慧星出现在东井,十几天后,又有慧星出现三台。 望气官王朔说:“观察结果只看到土星出现好像瓜子那么大,一会儿又消失。” 有司都说:“陛下建立汉家的封禅体制,上天以德星(即土星)报答陛下。” 齐怀王闳去世,没有儿子,封国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