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MC2:影响世界的德国科学家

 修远兮 2021-11-19


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处心积虑争夺世界霸主的宝座。

然而,在科学领域,德意志早已占据了领导地位。

在宗教改革时期,德国就涌现出不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

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年)与哥白尼齐名,他于1571年出生在斯图加特一个破落贵族之家。

他的父亲经常酗酒赌博。

这点和贝多芬的父亲倒是很像。

开普勒从出生起就病痛缠身,他能活下来已经让人感慨生命的顽强。

谁能想到,在开普勒羸弱的身体中,装载了一颗探索宇宙的心。

开普勒第一个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的,行星在近日点时运行较快,而远日点时较慢。

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开普勒自己视力不好,所以对眼睛格外关心,他研究出了视网膜的作用和近视、远视的原因。

戴眼镜的朋友们,要记得开普勒为你们出过不少力。

到十九世纪后期,德意志在物理学界和化学界发生了伟大成就的井喷。

从前人们以为生命是特别的力量,只有生命体才能制造有机物,结果维勒(1800—1882年)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理论上说,这意味着生命可以无中生有在自然界中形成,而不必靠神灵播撒种子。

赫兹(1857—1894年)发现了电磁波,从前人类“通讯基本靠吼”,现在可以用上无线电了。

伦琴(1845—1923年)发现了X射线,引发了物理学改天换地的大变革。

李比希(1803—1873年)提出了重要发现:庄稼一枝花,全靠氮磷钾。

以前人们对于施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懂得如何使用不同的化肥了。

李比希号称“有机化学之父”,他的学生凯库勒名气也很大,发现了苯环的结构,为原子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传说他有天晚上梦见苯分子像一条蛇一样咬着尾巴转圈,终于领悟到苯的碳原子结构是环状的。

凯库勒的故事虽然传奇却并非不可理喻,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德国科学家创造的最辉煌成就还是在物理学方面。

十九世纪末,人们普遍认为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已经趋近完美,有人宣言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只能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几个数字而已。

190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性的工作。

然而,他也承认,物理学的晴朗天空中存在两朵乌云,其一是光的波动理论,其二是黑体辐射问题的“紫外灾难”。

结果,正是这两朵乌云,引发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风暴。

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之一普朗克(1858—1947年)是位“大学霸”,年仅21岁就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后来他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基尔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

普朗克主要关注当时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清楚的黑体辐射问题,在研究中,他发现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

据此他开创了量子理论。

1900年年底,普朗克发表了标志量子论诞生的著名论文《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依照量子理论,能量并非以“连续”的形式存在,而是不连续、大小不一的能量子(量子)。

量子大小和放射频率的不同有关,其比例可以用一个常数来代表。

为纪念普朗克的杰出贡献,德国最重要的科研机构“威廉皇帝研究院”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量子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道路。

1905年,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位年轻审查员,通过刻苦钻研,发表了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一举拿下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不久他提出了二十世纪最知名的物理学理论之一——“狭义相对论”。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年)出身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并非相互独立的,而应该用统一的四维时空来描述。

不同惯性系对时间的描述是不一样的,越接近光速,时间越缓慢。

最著名的例子是“双生子”,即一对双胞胎中的一个乘上高速运行的宇宙飞船,若干年后归来时,他将比他留在地球的兄弟年轻。

美国科幻作家波尔·安德森有篇著名的科幻小说《宇宙过河卒》,小说主角乘坐的飞船减速装置损毁,为了避免死亡,主角让飞船不断加速,接近光速后飞船内时间几乎静止,最后他们竟见证了宇宙的终结。

提出狭义相对论后,经过十余年的苦心钻研,1916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还提出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为质量转化为能量提供理论依据,点亮了一连串科技树——核反应堆、核电站,以及原子弹,最后一个发明令爱因斯坦痛心疾首。

打造核武器理论基础的爱因斯坦,本人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一战时,德国科学文化界集体发表为侵略战争辩护的宣言,连伦琴、普朗克等人都签了字,爱因斯坦却拒绝了。

二战前后,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可是他在美国的生活也不那么如意。

二战后,爱因斯坦致力于反核、裁军和世界政府运动,1955年他去世前两个月,还和英国哲学家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问题。

因为反对争霸政策与白色恐怖,他被以控告迫害红色知识分子著称的参议员麦卡锡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爱因斯坦的姓氏德文可以拆解为“一块石头”,他本人真如一块千锤百炼、坚贞不屈的石头,终身为科学和正义奋斗不止。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立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它们解决了二十世纪初物理学面临的重大问题,驱散了笼罩在物理学天空的两朵乌云,然后带来了更大的一团黑雾——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变得越来越多了。

不过,科学正是在矛盾与探索中取得进步的,不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