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视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 美的教育应该在各学科中渗透,这是我们当代教育一个高层次的追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的一个过程。古人诵读经书,看似摇头晃脑,其实极富有感情,反而到了今天,我们对朗读时的感情投入变少,甚至是没有了。这是教育中一个很悲哀的现象。美的教育应该从有感情地朗读开始。对语言学科来说,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有感情地朗读到引导学生获取对学科学习美的情感与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这对学习来说,是最纯厚持久的动力。 现在,英语教学与美的教育几乎是分离的。我从教初中英语九年,小学英语四年,在这个领域一直从事英语的教学工作——没有认真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每次叫到学生朗读英语的时候,学生都是面无表情,没有声调起伏的朗读英语。现在回想这些,我都感到一种很厚重的教学愧疚压在心头。到其他学校去听课、学习,所了解到的也是这样的状况。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因为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学习情感上就处于一个很低的起点。对英语学习来说,没有一个良好情感的支撑,要想在质上有所突破是很难的,除非有非常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意志。现在,在我们英语教学现状中,我们的英语教师,普遍来说,都没有去重视学生英语朗读中情感的培养,几乎都是纯粹都语言识记与语法解读,使英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美的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扯断了英语学与用之间的纽带,使英语在实际生活中失去了生命的张力。 形成这样的状况,这跟我们英语教师的意识与教学行动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在意识上,我们教师还缺乏这样的认识,没有意识到有情感地朗读英语对英语学习很好的促进作用,认为足够的语言识记与学习方法已经达到学好英语的要求。这与我们的应试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重在分数上的体现必定在语言识记与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占着主导性的作用,从而忽略了情感在其中的投入。其次,我们教师的教学行动没有在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英语上做出明确的要求与指导,使学生没有做出相应的学习行动。其结果必定在学生英语学习中没有情感地投入与表露。这两点,足以阻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向审美情趣方向的发展。 培养学生有感情学习英语从有感情的朗读英语开始,在整个英语学习体系中,它是一个起点。而从学生年龄上考虑,越早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越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逐渐积累整个英语学习体系中的情感力量,它一定会成为英语学习中强劲的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英语,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缺乏我们民族所拥有的血气,本身所凝聚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微弱的。教师倘若想把它们培养起来不易——所以我们当下的英语教育普遍缺乏学生的情感投入。但作为一个有教学良知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尤其是英语朗读的情感(它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的起点,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以德培德、以智促智、以情传情的关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那必须自己先带头有感情地朗读英语,让学生从老师的英语朗读中体会美的情感,让他们有一种“心向往之”的感觉。这是对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英语最好的引导!在我们的教育现状中,我们的英语教师很少有这样的教学习惯。我们的学生无法从英语学习获取美感,渐渐的,英语学习成为一种单调无聊的学习行为。 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他们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培养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英语,那先必须了解清楚所朗读的英语内容,里面蕴含哪些情愫。或者说,根据那些朗读的内容,我们教师可以注入哪些情愫。大多情况,我们都是使用后者方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朗读的对象都必须去了解透彻。一些英语对话或英语短文中,其中的很多词汇都富含情感色彩,比如说sad,happy,have a good time呀,这给我们朗读英语提供了情感方面的指导。我们教师也可以根据英语对话或英语短文中的情节注入适当的情愫。英语教师做足了这方面的准备,才可以开启有情感地朗读英语的大门。 英语跟语文相比,在发音方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对而言,英语学习的要求会更严格一些,它除了抑扬顿挫,还有连读的现象。对于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来说,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指导我们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连读现象,可以促使英语朗读的流畅性,在《英语语音学基础实用教程》一书中有说道:“To pronounce English flu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link words together within a word group, as 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normally does”。具有流畅性的英语朗读更可以增强英语情感之美。语音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想掌握它们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也极不现实。教师可以多带领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英语,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学生的内心是可以积淀着很浓厚的情感记忆。只要了解朗读的内容,适合的情感会自然而然在英语朗读中流露出来。这东西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有耐心,要有一种守望的精神渗透其中。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选取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英语对话或英语短文。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基础还是非常浅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长句与枯燥的专业术语,否则会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有情感地朗读英语更是无从谈起了。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选取哪些阅读材料进行有情感地朗读英语。让这个过程在学生方面从被动变成自觉、主动。学生一旦有了自觉、主动的精神,做什么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养成有感情地朗读英语,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其中必须有自觉、主动的精神作为支撑。 在培养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英语过程中,要利用好集体的力量。中小学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不可否认,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欲望,但在现实中,他们还要靠融入集体中获得必要的存在感。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小组形式与集体形式可以散发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对于英语朗读,集体的,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克服一些胆怯的心理。从集体到个人,这应该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先通过集体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再转为个人的情感记忆随时随地在英语朗读中唤醒情感的流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有自信心与兴趣外,还要让这一切有一个成功的展示,让学生切切实实感觉摘取到了成功的果实。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应该有计划地举办各种英语朗读比赛,对各参赛选手给予一定的指导,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从内到外一起推动感情在英语朗读中的酝酿与发挥。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是美的教育在英语学科中有效的渗透的方式,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重视起来,行动起来,让学生的心灵在学英语的过程慢慢上升到审美的境界。这也是学生真正学好英语的根本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