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发出已经十天,是时候更新了! 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如果再不写,就真的要凉凉了! 况且距离观影《老师・好》过去也有一个月了吧,情节还能记住多少?无论什么作品,能在人的大脑印记中清晰存留一个月的,大概可以评定为优级以上吧?顺便写着看看这部影片是不是优级以上? 德云皇后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德云社多条腿走路,尤其是对电影投入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一部要上映,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在票房成绩、观众口碑、业内评价等方面都难以令人满意。 对此,郭德纲多次说,观众习惯了听他说相声、看他逗哏,无论他演什么角色,怎么到位,观众首先都会出戏,他也没有办法。 这种说法乍听之下颇有几分道理,但细细品味,德云社电影不叫好并不完全是观众出戏,他们的选材、表演、制作等方方面面也都做得并不够好,直到德云皇后——于谦华丽一转身,拍出了这部《老师・好》,才让德云社终于有了一部能够叫座又叫好的影片。 德云社马上就25周年,从最开始一个观众到现在大红大紫,更多人记住的是郭德纲、岳云鹏这些逗哏,但真正懂相声的人会知道,这其中于谦功不可没。他多少次不经意却又自然的捧,成就了郭德纲无数次叫响叫好的包袱。也是因为他站得住、立得稳、留得住、陪得久,才有德云社的辉煌成就。 影片出场,苗宛秋(于谦)推着崭新的自行车走在学校路上,骄傲地炫耀着他的荣誉品,自然带出影片的一梗。在后面的情节演进中,无辜的自行车数次惨遭学生蹂躏,一度又成为学生找回对老师的信任和情感的寄托物,最后因为借给安静,既帮着苗老师解除了学校的处罚,却又夺去了安静的健康和参加高考的机会...... 这应该是于谦领衔主演的首部影视作品吧?从桌子后到荧幕前,于谦全程没有给观众违和感,也没有片刻出戏,这或许是逗哏与捧哏的区别?但我宁愿认为是于谦在舞台上数十年的积累,以及他一度参与影视拍摄所获得的技能——用心拿捏把握角色分寸。 个人以为,真正的、最好的演技就是自然,你看于谦开班对学生们的训导、对安静的偏爱、对洛小乙的态度变化,自行车被拆解之后在操场上的表演,让观众看着,尤其是70、80后观众,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的班主任老师来,那言行,就是我们曾经听过、看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如果换成郭德纲来,摒除观众出戏的可能因素,我以为他演不出这个感觉来!(虽然我很喜欢他的相声) ![]() 教育也该讲点儿无为而治 影片没有煽情,没有喋喋不休的讲述苗宛秋这个老师怎么怎么辛苦、敬业,它就是丝丝入扣讲学校里、课堂上正常发生的故事。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老师,整天苦口婆心,各种为学生好,但却就是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正应了那句:心向明月、明月照渠!还有的老师,管学生管的特别严,而且口口声声严师出高徒、日后会感激,结果呢?往往也是落一身埋怨! 可也有一种老师,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管,还经常和学生们说说笑笑甚至打打闹闹,全然没有老师的架子、样子、面子,却总是能在学生中间一呼百应、深受拥戴! 这是为什么?我想,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了:无为而治! 我想,这不仅适用于治国,搞教育也是一样!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你这纯粹是瞎掰胡扯了,教孩子要是无为了,那不跟放羊一样? 这个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心心念念多少年都脱不掉的应试教育“分数紧箍咒”,无论嗝嗝老师还是苗宛秋老师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你得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并且主动起来,而不是天天念经催逼鼓压,嗝嗝老师里面那些孩子觉醒了之后无时无处不在学习,苗宛秋老师也是让学生们最终自己去努力备考! 因为,无论父母还是老师,你都替代不了孩子去过他的日子! 有个词叫作一劳永逸,你多花心思多用点儿感情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动能上面,最终孩子自觉了,学起来了,可能你拉都拉不住吧? 最后我想逗比一句:为什么每个调皮的男生都是因为喜欢一个漂亮且学习成绩好的女生而认真起来呢?实在值得我们家长和搞教育的深思啊! 另:预告一下,下期的品评为俞飞鸿电影《爱有来生》,敬请期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