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红岩》的数字密码

 三尺五亩 2021-11-19

读书,向英雄致敬!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重庆解放在即,地下党人领导工人、学生、农民积极进行最后的斗争,包括最后防止特务对城市的破坏。

三件大事:西安事变、皖南事变、新中国成立

小说的书名寓意是:第一层是红色的岩石,第二层是红岩村,毛主席去重庆的时候住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党在重庆的驻地,第三层意思,也就是书取名的真正用意在于以红色寓意忠贞、以岩石寓意坚韧,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仁人志士忠贞不屈、不畏生死、顽强斗争精神的敬仰。

小说的“三个”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刘德彬,其中刘德彬被剥夺了署名权,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成书作者署名都是罗广斌、杨益言。

简要了解一下作者,罗广斌是重庆人,1948年经江竹筠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国民政府逮捕,关押于渣滓洞,后越狱脱险,文革期间跳楼自杀。杨益言是四川广安人,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2017年5月19日10点25分,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小说的“三条”线索是:重庆地下党领导的地下斗争,监狱党组织领导的狱中斗争,党领导的华蓥山根据地斗争。

小说的“三类”人物是:以许云峰、江姐、成岗、余新江、华子良、齐晓轩、李敬原、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为代表的英雄群像!

甫志高这个可恶的叛徒!

徐鹏飞、严醉、沈养斋、魏吉伯、黎纪纲、郑克昌、监狱看守等穷凶极恶的敌特分子。

小说的“三个运动”是: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包括高校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农村根据地。这里面又有城市和农村两处革命斗争的区分,小说大部分篇幅是集中描写城市运动斗争。

小说的“一份报纸”是:挺进报,重要的线索报纸,一条主要的连接线。

小说的“两处场所”是:渣滓洞、白公馆

当然还有华蓥山、兵工厂、重庆大学、沙坪书店、徐鹏飞家等场所,但不是主要发生地。

小说的“一个孩子”是:小萝卜头,起到了传递情报的重要作用,但不幸在重庆解放前夜遇害。

小说的“几个素材”是:《囚歌》《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在烈火中永生》

小说的“人物原型”是:许建业、韩子栋、宣灏、江竹筠,包括两个作者也是人物原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相关的纪录影片来看。

小说的“成书经过”是:新中国成立后,作者根据真人真事进行加工提炼,前后费时10年之久,写了300多万字手稿,返工3次、大改5、6次。

致敬

向《红岩》以及所有为我们美好现在和未来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人物

勤思善悟练笔佳苑

关注我的都变美了

不信你试试

它,

不仅仅是一个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