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你以为我是要读什么呢? 我今天读的是两首诗,来自贺知章,我们都知道,不少人还可以背诵出来的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回乡偶书》,其实是两首,还有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所以,我才用了人事消磨这个标题。 咱们两首放在一起说,第一首写刚回家,第二首写回家后。 刚回家是什么情况?须眉尽白的诗人,虽然说的还是当地口音,但是看到他的小孩们一个也不认识他,都笑着问他从哪儿来的,看来离家的确是太久了。 这里,侧重于表现两点,一是离家太久,二是低调返乡。古人有“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的说法,但为人风范高洁的诗人显然不是这样世俗,他就像是邻村老爷爷。 至于回家后,诗人情绪怎样呢?还是跟儿童以乡音嬉笑对话吗? 显然不是了,第二首第二句点明一切,近来人事半消磨,回家后诗人还心系天下,关心朝廷,张九龄死后,李林甫一手遮天,安禄山野心勃勃,盛唐危机四伏,就算是门前的镜湖水不因春风而改变旧时波纹,大概也改变不了大唐由盛走衰的国运了吧? 何况,此时诗人已八十六高龄,是行将就木之人,就算再有心匡扶社稷,也是无力回天了! 人事消磨,四个字,道尽了多少人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