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还是李白。 直接上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意太好懂了,就是天空中所有的鸟都飞走,只留下一朵孤独的云彩,而且闲的难受。 谁跟谁能够久处不厌呢? 大概只有这座敬亭山吧? 诗人也是没谁了吧?思来想去,看着天空,望着孤云,再低头环顾自己周围,除了山,在也没有别的了。而且山居日久,它也从来没有嫌弃过自己,没有觉得自己厌烦。 山,被诗人赋予了眼睛和感情。 那么诗人自己呢?显然他也非常喜欢待在这里的感觉,因为我们注意到他第三句说的是两不厌而不是不厌我。 此时诗人刚从长安离开,赐金还山,对于他内心而言,其实是莫大的失落。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是理想的失去呢?也能轻易找回来吗? 寄情山水,成了诗人的一种解脱,末句用只有二字,也是决绝的告诉那个不识自己的帝王,你不知己,就不如这座山。 其实,李白这首诗还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人这一生中,很多时候能够与你相看两不厌的,或许还就是山山水水或者花花草草之类的事物,而想要遇见这样一个久处不厌的人,真的是太难了。 不说绝对没有,但的确难找! 所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