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许久没有的事了,能够一直期待着一部剧。 和很多的革命剧不同的是,看到了以往没有的人的个性写实,而不是党性的夸张或枯燥神话描画。 陈独秀的奔放,才华四溢,思想探求寻路历程,让人热血沸腾。 让自己有重振青春,为民族为国家去奋斗的愿望。 他的生活很真实,虽然历史最终没让他走上胜利的荣耀之台。 但不可否认他的启蒙教育思想觉醒的奠基人过程和丰碑地位。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与家庭关系,也没有掩饰却很巧妙的呈现了那个时代社会名流的现象。 于和伟塑造的真实,不造做。 一个演员演的不是自己,是在影印人物,应该忘却自己。 每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个性,都没有妥协,为了所谓革命而妥协,是这部剧最脱俗的地方。 但同时他们却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方向。哪怕是反面人物。包括吴稚辉等。这才是真实的会让人身同感受的这部剧的魅力。 有些悲剧结果让人垂泪扼腕叹息。比如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延年和送年。他们的牺牲和自身追求理想的过程,都让人非常惋惜,不忍。 还有众多配角,却演绎出了主角的丰满,每个人都特立独行风格迥异。让人难忘他们每个人的特征和特点。 没有他们,这部剧就不够丰满,缺乏真实感和艺术化。 辜鸿铭蔡元培钱玄和刘半农甚至出镜不多的刘师培还有外交委员和出使法国人员等。 他们的出镜都不多且时间很少,但都能让人看到他们旗帜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政治立场爱国血性。 所以说,这部剧是非常成功的。 我们需要的是从心培育民族和国民的爱国意识,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神话教育或神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