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八下历史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2021-11-19 | 阅:  转:  |  分享 
  
第3课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知道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史料、数据,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培养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从而体会到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明决策,体会党的伟大。

重点难点

【重点】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做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活动一展示图表,思考: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 占有土地 70%~80% 20%~30%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哪类人的手中?

答案提示: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2)结合教材P13第1段,总结土地改革的背景。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生活困苦;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教师点拨: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是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

2.阅读教材P13第2段,思考:

(1)为了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了什么法令呢?

答案提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教师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3)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答案提示: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4)土地改革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阅读教材P14“材料研读”,结合所学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提示: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民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耕地总数的14%。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二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答案提示: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活动三展示表格,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地土阶级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答案提示: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地土阶级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 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教师点拨:土地改革主要是将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注意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土地虽然由地主阶级手中转移到了农民阶级手中,但仍然属于土地私有制。

课堂小结

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梦想。2005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殷殷的关怀。在党中央新的农村工作方向指导下,农民的梦想一定会飞扬得更高、更远。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城市化、农业机械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的“三农”艳阳天,离我们不再遥远。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