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章运动的世界 快与慢,科学探究速度的测量
2021-11-19 | 阅:  转:  |  分享 
  
第2章运动的世界2.3快与慢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比较快慢的方法1.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3.时间和路程都
不相同比较单位时间的路程【重点提示】在比较运动的快慢时,只不过是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时间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所
用的时间。二、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2.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
=s/t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重点提示】这种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3.单位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
号是m/s;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三、匀速直线运动与
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不断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
运动。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甲:v-t乙:s-t4.平均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每个时段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
用运动的一段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所用的时间代入速度公式v=s/t中,计算出的速度为平均速度。【重点提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也不是各段的平均速度,而是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1.与速度有关的计算【例1】(2020·河北省初二期末)
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车次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D3011北
京始发站21:350分0D3012常州06:2906:318h54min1298D3013上海07:39终点站10h4min146
3(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
,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重点提示】(1)计算题应该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2)选择正确的公式(3)带入数值进行计算时
一定要带单位计算并保证单位统一(4)运用正确的下角标来表示统一题目里面的不同的物理量。2.与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有关的问题【例2】(2
020·四川省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A>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重点提示】做题时一定要看仔细纵轴
和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S-t图像倾斜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表示静止。V-t图像倾斜表示加速运动,直线表示静止。【常考1】比较物体
运动的快慢【例1】(2020·周口月考)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认
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_______(填“
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考2】速度【例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A.v与s
成正比B.v与t成反比C.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例2】(2020·华东师大二附中前滩学校初三)一般成人的步行速度是()
A.1千米/时B.5千米/时C.10千米/时D.20千米/时【重点提示】1m/s=3.6km/h【例3】(2020·江苏省初三二模
)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00m长的高铁
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6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__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___的。【热点题型1】有
关速度的计算【例1】(2020·安徽省初三其他)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
行。如图所示,人民军队的15个徒步方队在天安门城楼前接受检阅,时长约13min。东、西华表间短短的96m,受阅官兵要以每分钟116
步的速度、75cm的步幅、1.2m的间距正步行进128步。由以上信息可知,徒步方队的行进速度是__________m/s。【热点题
型2】速度的图像【例2】(2020·广东省广州四十七中初三其他)龟和兔在一段路程为s0的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s-
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是兔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兔比龟快B.在t2~t3时间内,龟比兔快C.整
个比赛过程,兔与龟相遇2次D.为赶上龟,兔在t4~t5时间内做加速直线运动【比较运动的快慢】1.(2020·周口月考)在某校的秋季
田径运动会上,位同学进入了米短跑决赛,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后,初二(3)班的王小翔同学获得了冠军.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王小翔夺冠的方法分
别为(????)A.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B.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
程C.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2020·沧州
月考)在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对于运动员奔跑快慢的比较,看台上的观众是采取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员是采取_______
_的方法.3.(2020·上饶月考)甲、乙两人同时从跑线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_______
(选填“甲”或“乙”)运动的快,你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速度】4.(2020·江苏省初三其他)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
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某家用轿车在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
最接近于()A.6km/hB.54km/hC.72km/hD.90km/h5.(2020·黑龙江省初二期末)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
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
/sB.6.25m/sC.6.75m/sD.7.5m/s6.(2020·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二期末)下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最
大的是()A.某学生骑车速度18km/hB.手扶施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58sD.城区汽车10
min行驶6km7.(2020·江苏省初三其他)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8.(2020·四川省初二期末)甲、乙两
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B.两物体
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C.两物体在15s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相遇,且0~20s内通过
的路程相等9.(2020·北京初三一模)成都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
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
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
间隔是0.7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34m
C.该汽车已超速D.该汽车没有超速10.(2020·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三月考)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以速度10m/s行驶。从
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则刹车后10s末汽车的速度和行驶距离分别是()A.0m/s,25mB.
0m/s,50mC.10m/s,100mD.30m/s,200m11.(2020·北京初三零模)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
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s,t的大小无关12.(2020·全国初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
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km/h)快得多,则复兴号列
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A.50m/sB.100m/sC.300m/sD.600m/s13.(2020·全国初三专题练习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
.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D.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7dm14.(2020·吉林省初三专题练习)甲的运动速度为15m/s,乙的运动速度
为54km/h,而丙跑完150m路程需要10s,比较可知()A.甲、乙、丙跑得一样快B.甲跑得快C.乙跑的快D.丙
跑得快15.(2020·四川省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
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A>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16.(2020·
山东省初二期末)下列图像中反映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7.(2020·江苏省初二期末)如图所示,图甲是
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都以2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分别是50m、10m18.(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二期中)如图
所示,图甲是甲物体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乙物体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
s作匀速直线运动C.甲速度越来越大,乙速度不变D.甲、乙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不同19.(2020·安徽省初二期末)甲、乙两同学沿平
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0-8s内,甲、乙两
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20.(2019·山东省初三三模)甲、
乙两车在粗糙程度不变的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乙车受的牵引力比甲车大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甲乙两车的v—t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与v
轴的两条直线21.(2019·辽宁省初三二模)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甲车的图像和乙车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行驶的C.当时,甲乙两车相距15mD.乙车的功率
大于甲车22.(2020·陕西省初二期末)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B.内,小车做
匀速直线运动C.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D.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3.(2019·辽宁省阜新实验中学初二月考)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
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
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24.(202
0·四川省成都七中初三一模)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在车中测试汽车的速度,用手表测出汽车从路程牌62km到63km的时
间是33s,此时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33km/hB.120km/hC.33m/sD
.30m/s25.(2020·江苏省初三二模)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进行跑步训练,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可判定小
明在做_________,前4s内_________跑得快(选填“小明”或“小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小华的平均速度。26.(2020·黑龙江省初二期末)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或者数据∶(1)6m/s=_____
_km/h;(2)5×109nm=________m;(3)汽车速度计上指针指着90______。27.(2020·河北省初二期末
)2018年4月1日,“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开通了交路1和交路2两条线路。交路2全长约20km,若电车某次跑完全
程需要50min,则电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28.(2020·江苏省初三一模)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
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1)他本次跑步时间为多少分钟?(2)通过的路程为多少千米?(3)小明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多少米?1.
(2020·黑龙江省初二期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为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A.9∶88∶9B.2∶11∶1C
.9∶81∶1D.2∶18∶92.(2020·四川省初三其他)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图
像如图所示,经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
,s=8cmC.v甲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5秒甲、乙两小车正好相遇,则()A.P、Q两点距离一定是15米B.P、Q两点距离可能
是20米C.继续行驶20秒,两车还能相遇D.继续行驶2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0米4.(2020·上海初三二模)甲、乙两小车同时沿
直线从P点向相距4.8米的Q点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2.4秒时,两车相距1米B.运动3秒时,两车相距
1.2米C.甲到Q点时,乙距Q点2.4米D.乙到Q点时,甲距Q点2米5.(2020·北京初三一模)如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
示意图,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小球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ls。由图可知,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过程中
,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该小球的运动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此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合力
_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6.用“频闪摄影”可以记录一个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
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看出,做变速运动的是_______球;你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方法来判定的。7.(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三其他)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
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
=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取g=1
0N/kg:(1)求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8.(2020·四川省初二期末)汽车从甲站出发到乙站。先
以5m/s的速度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最后又用3min前进了60m,到达乙站。求:(1)汽车通
过前100m所用的时间;(2)汽车在中间2min内通过的路程;(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1.实验原
理:v=s/t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
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
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的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5.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
运动,在不同的路段,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所以测得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
时间内或者哪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教材剖析】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滑下,它做什么运动?猜想与假设:小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实验方
案:(1)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
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的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
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段,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所以测得平均速度或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者哪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重点提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一直都在变化,
所以我们只能用平均速度来表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1.实验探究【例1】(2020·江西省初二期末)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
,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选填“大”或“小”)。(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5)由实验看出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运动。【常考1】速度的变化【例1】(2020·江苏省初三其他)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
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A为起点,B是终点。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
____m/s,且做_______(匀速/加速/减速)运动。【热点题型1】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例1】(2020·南昌市第二十六中
学初三其他)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
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得小车在AC段的运动时间t=____
__s,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科学探究:速度的快慢】1.(2020·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初三月
考)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和______测平均速度.(2)该实
验原理是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
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
______.(选填“>”、“<”、“=”)2.(2020·江西省初二期末)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
___(选填“大”或“小”)。(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
做_____运动。3.(20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三其他)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
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
=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
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
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0·北京初二期末)小汽车从斜面的A点
出发沿直线向下运动,出发同时开始计时,小汽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每隔10s记录一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如图所示。(1)小汽车
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所用时间是10s,行驶的距离是____m,则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m/s;(2)小汽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速
度大小是_____的。(选填“改变”或“不变”)5.(2020·北京初三零模)带有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
相等时间t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墨水滴在纸带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出小车做____
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若测出图中第1滴墨水至第7滴墨水的距离为s,小车在此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v=____
_。6.(2020·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初三零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若秒表每格为1s(实验中指针没有转过1圈
),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1.(2020·黑龙江省初二期末)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
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
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处静止释放;(选填:A、B)(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
、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像如图3所示,横
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m/s。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红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纸锥从甲位置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在做_____(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9.6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m/s;(2)在图2中,能正确反映出该纸锥从甲位置下落到丙位置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3.(2020·江苏省初二期末)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从空中落入水中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6cm,闪光灯每隔0.1s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以小球为参照物,瓷砖是______的(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为_______m/s。4.(2020·江苏省初三二模)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2)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_m/s,若减小纸锥的锥角,从相同的高度下落,其平均速度_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献花(0)
+1
(本文系奇齐乖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