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肺栓塞,切记这5个目标

 天地爱尔 2021-11-19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能否迅速减轻右心室后负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肺栓塞高级治疗的成功与否。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或肺血栓栓塞(PTE),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全球第三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综合征。
 
血栓栓塞是临床上肺栓塞(PE)最为常见的一类栓塞,90%以上的PE都是PTE。PE的年发病率为39-115/100000,每年PE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日前,2021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AHA)于线上召开。在“PE之战”会议展厅中,Irene MM. Lang教授介绍了启动PE高级治疗的指征,以及PE高级治疗中最重要的目标,并展望了未来PE高级治疗目标可能的变化。
 
一、启动PE高级治疗的指征和目标


什么时候才需要进行PE高级治疗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清楚PE的危险分层。根据2019 ESC大会上发布的第4版急性PE诊断和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PE的危险分层如表1所示[1]
 
表1 基于早期死亡风险的PE分层

 
Lang教授指出,当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时,提示PE为中高危或高危,这也是PE高级治疗的指征。指南推荐高危PE急性期进行如下治疗(表2)[1]
 
表2 高危PE急性期的推荐治疗

 
Lang教授根据指南内容总结,PE高级治疗的目标包括以下5个:
 
1. 迅速减轻右心室(RV)后负荷,防止短期临床恶化;
2. 恢复肺血管通畅;
3. 防止PE复发;
4. 预防后遗症,维持较长时间的运动耐受性;
5. 在后续随访中改善生活质量。


二、挽救RV是PE高级治疗最关键的目标


Lang教授强调,在上述治疗目标中第1点最为关键,能否迅速减轻RV后负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PE高级治疗的成功与否(图1)。

图1 迅速减轻RV后负荷是PE高级治疗的关键
 
2013年,Truillo-Santos J 等人通过试验得出,RV劳损与急性PE相关性死亡的比值比(OR值)为7.4[2],远大于1,说明RV劳损是急性PE相关性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减轻RV后负荷有利于降低急性PE的死亡风险。
 
随后2014年,Konstantinides等人发表了PEITHO这一经典心血管研究。PEITHO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3],共纳入约1000例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试验组采用替奈替普酶注射液(tenecteplase)溶栓治疗以迅速减轻RV后负荷,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治疗。
 
PEITHO研究发现,试验组在7天内死亡或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人数比例小于对照组,且三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图2),说明迅速减轻RV后负荷可有效治疗急性中高危PE。研究表示,PE溶栓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颅外出血。

图3 PEITHO研究结果
 

此外,Lang教授还分享了PE后遗症形成机制的最新研究结果。PE的后遗症主要包括DVT、活动性栓子、急性PE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另外还有血栓性后综合征、血栓后损害等,如功能限制和呼吸困难。造成这些后遗症的机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络(NETs)在慢性血栓栓塞过程中介导的组织纤维化[4]

 

三、未来PE高级治疗的目标将与时俱进


尽管PE已具有较规范的诊疗体系,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仍持续探索着对PE预后更加有利的管理方法。HI-PEITHO研究是2021年新开启的一项PE预后相关研究,Lang教授为读者分享了HI-PEITHO研究的最新动态。
 
HI-PEITHO研究将满足下列条件的患者定义为中高危PE患者:①确诊急性PE;②RV/LV≥1.0,心肌肌钙蛋白阳性;③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2项):SBP≤110 mmHg持续≥15 min;呼吸频率>20/min或休息时SPO2 <90%(室内空气);心率100≥次/min且排除低血容量、心律失常、败血症等原因。
 
HI-PEITHO研究将主要研究终点定义为7天内发生下列事件:①PE相关性死亡;②心肺失代偿或衰竭;③PE复发。其中心肺失代偿或衰竭定义为发生了以下事件中的任何一件:①心脏骤停或需要CPR;②有休克的征象,如新发终末动脉性低血压,低灌注;③ECMO;④插管或无创机械通气;⑤国际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为9分或更高(图4)。
 

图4 NEWS评分
 
目前HI-PEITHO研究仍处于进行阶段,尚无结果数据发布。HI-PEITHO研究提示我们,目前PE高级治疗的目标是在7天内避免PE相关的死亡、心肺功能衰竭和PE复发。
 
而Lang教授认为,为了进一步改善PE预后,未来将更注重于发掘新的VTE生物标志物、新的VTE危险分层、共病、血流动力学参数、VTE的长期发病机制、新型治疗设备以及对长程治疗的管理,这些创新将决定PE高级治疗目标的变化。
 
最后,Lang教授总结,有关PE预后的研究可考虑使用以下指标作为研究终点的判断标准:

★ 平均肺动脉压;
★ 30天内发生血流动力学失代偿或死亡;
★ 并发症(PE复发、大出血、卒中、手术设备相关性并发症);
★ 血栓体积大小;
随访第6个月的6分钟步行距离。
 

总结


当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时,提示PE为中高危或高危,是启动PE高级治疗的指征。

迅速溶栓减轻RV后负荷是PE高级治疗最关键的目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为了进一步改善PE预后,未来将更注重于VTE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Konstantinides SV et al. Eur HeartJ 2020 Jan 21;41(4):543-603.

[2]Truillo-Santos J,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13,11: 1823-32

[3] Konstantinides SV et al. N Engi J Med.2014 Apr 10;370(15):1402-11.

[4]Internaional CTEPH Røgistry. Pepkø-Zaba J. at al Circulafion 2011;124:1973-81.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AHA会议记录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