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

 心理书单 2021-11-19

如果一个人不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结婚也不可能成为他立刻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神医良药。

虽然许多人都以为 “宁肯爱过而又失去,也不愿做从未爱过的人” 这句诗出自莎士比亚,但它其实是出自阿尔弗雷德 · 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在 1849 年所写的《悼念集》中。丁尼生写下的的这部短篇诗集是为了纪念他在海外旅行时意外去世的挚友亚瑟· 亨利 · 哈勒姆。

乔皮克说:“ 对于人生的幸福来说,结婚和恋爱与否并不代表着全部。非单身的人当然可能会遭遇不幸的婚姻,单身的人也可以在友情、爱好和工作中收获快乐,享受五彩斑斓的人生。回首过去,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寻找幸福和快乐,那么把这一切寄托于感情生活之上未免有些过于天真了。”

就在去年,一个使用应对方式量表(MSS Scale)调查人们单身动机的研究(Thomas & Azmitia,2019)让我大开眼界。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独身主义者都不急着脱单或结婚。这个应对方式量表的基本格式是 “我之所以选择独处,是因为……”,有几个回答让我深有同感:“我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独处让我充满活力”,“孤独能激发我的创造力”,“独处让我更清晰地感受自己的内心”。

而最新的这个关于主观幸福感和婚恋史的研究并没有调查人们是“主动选择单身” 还是 “被动接受单身”的。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冒昧地猜测,对于那些主动选择单身的人,不结婚会让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更高——因为他们喜欢独处。相反,如果一个非常渴望人生伴侣的人却最终孤独一生,那么他的主观幸福感可能就会低一些。

和我的观点类似,乔皮克和普罗尔也表示,如果一个人不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结婚也不可能成为他立刻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神医良药。普罗尔总结说:“这背后似乎更多的是生活心态上的问题,和结婚与否反而关系不大。如果你一个人也能过上快乐充实的生活,那么不管你手上有没有结婚戒指,你都能紧紧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