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行:(2)桂林夜游

 美在旅途 2021-11-19
以前来过桂林,不记得有什么好看的夜景。
不过,那是老黄历了。
不能用老眼光看新事物。
对对,要与时俱进。

我们住的酒店在市中心步行街上,斜对面就是百年老店“明桂米粉”。
门上挂着“卤水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
桂林美食,首推米粉。
入选非遗,更不简单。
尝一尝,味道不错。

出门就是靖江王府。
估计主人已睡,不打扰了。
就在外面看看。

守门将军耷拉着眼皮,似醒非醒。

沿着正阳步行街,走到底,便是杉湖。
日月双塔,闪闪发光。

金黄的是铜塔,9层,高41米,所有构件都是铜的,包括塔什、瓦面、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地面等,共耗铜350吨。

创下3项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铜塔。

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

银白色的是月塔,7层,高35米,为琉璃塔。

雕花彩绘门窗寓意不同的主题,富含中国传统韵味。

日塔与月塔,通过水下18米长的水族馆连接。

日月双塔,于2001年在唐代佛塔基础上重建,现已成为桂林的新地标。

杉湖与榕湖接合处的阳桥。

宋代名青带桥、永济桥,木结构,元代毁于火。

明代改建为石桥。

洪武年间(1368 ~1398)桂林城南扩,原为护城河的杉湖榕湖变成了内湖,名阳塘。

桥因湖改称阳桥。

有人将“阳桥”释义为“阳鱎”,并引明代杨慎《阳鱎》文:“阳乔,鱼名,不钓而来,喻士之不招而至者也。……乔从鱼为鱎,字义乃全。”比喻不召而自至的人。

鱼、人,与桥名有什么关系吗?

我看不出来。

好像阳鱎有点不召自至

2000年,中山路大规模改造,阳桥重建。

现桥长34米,宽50米,双向六车道。

桥外观参照了罗马梵蒂冈大教堂的“维她桥”造型,端庄大方,简练有致。

桥下浮雕有1000多平方米,展示了桂林变迁发展的历程和历史名人的传说。

桥上灯光,桥下倒影,桥旁人影,相映成趣。

突然发现前面有水晶宫。

龙王将水晶宫搬到这里来了?

蓝光幽幽,晶莹剔透。

还会变色,真是奇特。

是冰雕?
不对呀!这里是南方,露天放冰雕,早就融化了。

是水晶?
猜对了一半。

准确答案是水晶玻璃。

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构架的实用性桥梁。
桥长22.4米,宽2.6米。

无论是外部立面、雨廊屋顶,还是桥面承重部分,均采用工艺精致、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制品为建筑构件。

柱头、栏杆等桥梁构件和饰件也是用水晶玻璃专门熔铸的。
玻璃桥,叹为观止!

看花眼了。
这湖面,难道是镜子玻璃做的?

天上繁星下凡来了?

又猜对了一半。
这是依照天上北斗七星布局建的北斗桥。
也是广西目前较长的汉白玉桥。

蜿蜒曲折,将榕湖岸边与湖心岛链接起来。
做工精细,小巧别致。

满天星星,化为缤纷彩灯。

古城南门,我们看您来啦!

先拍照,再登桥。

这桥似曾相识。

汉白玉精雕。
好像是北京圆明园天宝坞的玉带桥。

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弧度特别大。

原来,确实是仿圆明园玉带桥的。
而且,要么不仿,一仿就是双胞胎。
怎么回事?
当初设计方案是单桥,后发现单桥桥体太宽,失去了玉带桥的灵秀。
如果缩小桥体,与大路不协调。
最后,确定建双桥。
既解决了桥体美观的问题,又与路面协调、方便交通。

因桥旁有千年古榕树,故这里成了著名景点“古榕双桥”。

还有很多景点,一晚上怕看不过来。

智者说,要学会舍弃。

看来要与美景告别了。

石猪横在路上,不让我们离开?

日月双塔,我明天早晨再来看你们,好吗?

手机上看照片窍门:手指单击照片使其单独显示,然后双击照片自动放大。可左右拉动细看。如要看局部,还可用双指拨开放大。再次双击返回。
点击右下角“在看”:可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