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本清源,易解百家;持经达变,流芳千古——缅怀曾仕强教授

 曾仕强 2021-11-19

文/李磊磊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直庆幸有机缘认识到曾仕强教授。遗憾的是未曾谋面,仅仅是从媒体上与其结缘。

犹记得2016年深秋的午后,无意间看到一段曾公的讲课视频,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我听过曾公讲解之后真是如沐春风,茅塞顿开!因此,我对曾公的《易经》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跟随曾公的脚步对《易经》了解的越深入,越觉得愧对圣贤,因为我的家乡——河南省豫东地区历史上圣贤辈出:孔子祖籍,老庄故里,可谓圣贤之地。

但是我之前对圣贤之道竟然没有足够重视,好在曾公及时唤醒了我骨子里的中华文化意识,使我重视起中华文化这一瑰宝。

在此之前,从观念上说,我真有点半个西方人,与中国社会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遥想16年的我,虽大学毕业一年有余,但一直未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感到十分迷茫,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如意。

比如: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工作;和父母的关系也比较紧张,个人感情上也不顺利;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不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等等吧。

那时候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就好似在大海中迷航的一条小船,而曾公的出现,振聋发聩的一声:“不怨天不尤人,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要反求诸己,人要对自己负起完全的责任。”

让我这条小船看到了灯塔,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也点燃了我对生活的热情。至今我耳边仍时常会响起“人要对自己负起完全的责任”。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从此我开始随着曾公的脚步学习《易经》,经过不断摸索调整,生活各方面也有了起色。

“天助己助者”,通过考试,我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也找到了自己的挚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一切欣欣然。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曾公《长安家风》的论述对我影响颇大,使我在家教方面丝毫不敢怠慢。

正因如此,我才意识到一定要正本清源,用新标准重建家风,守护好“长安家风”这一传家宝。

曾公虽已回归大道,但他仍活在我们广大易友心中,其思想仍生生不息的影响着我们,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也必定将其思想发扬光大。

曾公高瞻远瞩,为弘扬中华文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精神之伟大着实另吾辈佩服。

“时也,命也”。

如今中国人的时到了,中华文化的时也到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文化势必会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最后,感谢曾公,让我这个迟钝之人得以长进的快些。

感谢曾仕强公众号,因为你们不断推送曾公佳作,让我们觉得曾公一直在我们身边,不曾离去。

感谢广大易友,因为有你们,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End


作者简介:

李磊磊,出生于中原豫东地区(孔子祖籍地,老庄故里。)高辛镇(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诞生地和封地)著名的教育世家,对李家来说,到李磊磊老师已是第四代从事教育事业的子孙。

201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黑龙江省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考入豫东地区一所中学任教,现为豫东地区一所乡镇学校在编教师。授业之余正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和《易经》方面的研究


传承是最好的致敬

扫码为曾师献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