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情怀|魏增刚​:孙兴盛老师走了

 岚山诗话 2021-11-19



孙兴盛老师走了
文/魏增刚

        昨晚睡得同样十分晚。本来可以睡得早一点的,看了徐老师的三篇散文,之后还写了一段话,休息时就凌晨1:20了。
        睡着后,恶梦不断,梦见了故乡我盖的新房子地基不稳倒了。我是相信梦的,这梦预示着第二天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会发生什么呢?我6:05起床后就在琢磨中穿衣如厕洗脸骑电动车上班了。
         这两天太阳红红的,暖暖的,不像冬天的样子,有一丝半丝的风,吹落了摇摇欲坠的叶子,但风并不寒冷。绿化中大树上金黄的叶子犹如开满了的菊花分外妖娆,树下的鲜黄的银杏叶布满了一条羊肠小道,让人不忍心清扫与踩踏。小鸟在树间鸣叫着欢快地飞上飞下找着食物,一丛丛绿色的灌木在前夕雨雪的滋润下依旧葱绿。
        去了路上7:10,我依然在清扫着马路上匀匀的落叶,一路的落叶并不厚实,但路又宽又长,打扫了两个半小时才扫揽装完。
        之后,约9:40从太白南路的清扫点到电子正街做核酸检查。在这排队的期间写了一首诗《太白南路的一处叶子开花了》,写的快完时,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孔明老师发的一则消息,说孙兴盛老师于昨晚9:50分在蓝田老家去世了。
        在这么和谐的一天,我们的一位文友一一孙老师却走了,让人忍不住伤心起来。一一昨晚真不应该有那么可怕的梦!
        我与孙老师没有见过面,只在今年夏天通过几次电话。然而,就是这次电话,却让我对他久久地无法忘怀。在电话中,他鼓励我加入《作家摇篮》大家庭,鼓励我加入省散文学会,鼓励我多写作,鼓励我出书,说,47岁的我,拿创作来说,还来得及,还正是时候,还有博的可能,现在不博何时博?说他六十岁时才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
        当时我就说要加入《作家摇篮》团队,他介绍孙亚玲的微信让我加,后来我说孙亚玲老师的微信我原来加过,后来因故她拉黑了我,他后来向我解释了我对孙亚玲老师的“意见”。后来他说加入《作家摇篮》没有名额了,让我明年加。通话时知道他是中国作协会员,80岁了,还在创作。但并不知道孙亚玲是他的女儿。后来我才在别处知道蓝田的两位中国作协会员孙兴盛,孙亚玲是父女关系。
        令我高兴的是后来我在蓝田王尊让老师的介绍下,加了省散文学会陈长吟会长的微信,入了省散文学会。后来就忙了,现在想来,却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孙老师,当现在猛然想到了他,想到了,要告诉他时,才发现他已远在了天边!或者,他已经知道了,只是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我,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是应该欣慰的。
        做完核酸我就回到了住所。猛然又一次伤心起来:他在夏天的时候身体还十分健康的呀!从孙亚玲老师的文章中,我看到她还拉着孙老师去渭南旅游过呢!咋说走就走了?
        我还是忍不住看了他的生平,算了一下,孙兴盛老师生于1940年,今年82岁了。应该说,对于他的家人及广大文友来说,他的高寿而终是最值得安慰的。
        然而,我们还是不忍心,舍不得这么一位善良的老人走远。
        孙兴盛老师的去世,是陕西文学界的一个大的损失!
        葛存壮老师说他一生最大的“作品”是葛优,贾平凹老师说他最大的“作品”是贾浅浅,应该说孙兴盛老师的最大“作品”是孙亚玲。希望孙亚玲老师化悲痛为力量,更加迈力地创作吧!
        当然孙兴盛老师还有他的文集。孙兴盛老师的人品及文集将永存于这个伟大的世界!一一这是我们给他做的祭文!
        孙兴盛老师一路走好!
        下午在阳光中,我又到了路上,一大片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微笑着,恋恋不舍地飘向了一棵大树的根部,我采了一束金黄的菊花,献给了这一大片叶子,表示出我对这片叶子的尊敬与惋惜。
       又一次,我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然而,令我心疼的是,我失去了一位蓝田的文友。蓝田人呀,至少是我这个商洛人西安人半个老乡。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