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十点历史君 2021-11-19

话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贾琏夫妇分作了荣国府的内外管家。然而二位职业经理人的业务能力再强,也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宫中内囊已尽,现金流告急,没办法应付日常的开支了。

纵然凤姐贴补了不少嫁妆,比如容易变现的金项圈之类优质资产;贾琏坐支挪用现金为常态,奈何进得少出得多,天天为资金拆借,搞得是焦头烂额。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如此捉襟见肘的状态下,病急乱投医,贾琏甚至想起几年那次大手笔,感叹像贾府姑爷林如海病亡那次,再去搞回清产核资一样,发个几百万的财就好了。

贾母作为一品诰命夫人,贾府最为尊长者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她的私产可比公产还富足。凤姐说了,老太太床底下那么多值钱的东西,随便拿点就是钱。

内外交困之下的贾府入不敷出,贾琏便打起贾母小金库的主意。

贾琏找鸳鸯时,"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这话说的,就像作盗贼一样,偷偷摸摸不肯让贾母发现。

在荣国府入不敷出的背景下,他为什么不正大光明的求老祖宗拿些出来呢?

首先,贾琏开口借当的理由很正当,如果直接对老太太开口,并无拒绝的理由:

“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

荣国府缺钱,并不是他们两口子管理的水平差造成的,贾母自然明白。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况且好东西与其搁坏,贾母不如大大方方拿出来救急。

凤姐病重时要人参,老太太那里搜寻出来几大包都搁坏了,变得一文不值,连薛宝钗都忍不住嘲笑她吝啬,有好东西不拿出济人,白白浪费太可惜。

贾母决不是吝啬之人,从来她出手都是大手笔,送人的东西都是上好的。

不必说宝黛和宝琴的珍品衣物,就是刘姥姥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她也很是大方地送了衣服料子药食一大堆。

游大观园时,贾母就说怕好东西搁太久坏了,分刘姥姥和众人名贵织物软烟罗,就曾让刘姥姥惊讶地念佛感叹不已。

作为有着五十多年管家经验的董事长,史太君对府里资金周转的困难心知肚明。她当然会答应从自己的小金库,拿出些私房来维持家族公司的正常运转。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关于老太太的抵押存货资产进行资金拆借一事,完全由贾琏夫妇和鸳鸯着手进行。

那么,贾母为什么对借当体己一事,显得不够大方呢?

贾琏有很正当的借款理由,她自己也有这个能力。贾母甚至可以按需划拨一些给宫中急用,她有什么顾虑吗?有的。

因为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情不宜公开,更不敢张扬。

鸳鸯肯定是汇报过她借当东西之事,但这并非体面之事,所以贾母佯作不知,让鸳鸯私下和贾琏夫妇交接。

一来,显得贾家子孙不孝,算计着老人的那点东西。

凤姐道:"今儿外头也短住了,不知是谁的主意搜寻了老太太了。明儿再过一年各人搜寻到头面衣服,可就好了!”

在鸳鸯哭诉贾赦逼婚的时候,贾母的反应非常强烈,其时对王夫人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

她明面上是说人,实际上是讲财产,因为鸳鸯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家生子,奴才也是主人的私产。"有好东西也来要"这句显然有所指。说起来也是她教子无方,导致儿孙没出息不光彩,太丢脸。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二来,大户人家入不敷出,传出去太丢面子。

传统中国人的观念认为:置物不穷,和添丁进口一样为喜事;卖物不富,和拆房子卖地一般是坏事。堂堂荣国府穷得当东西了,传出去太丢面子了。

正如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就曾羡慕贾府财大气粗,说了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府里拔根汗毛比庄户人家的腰粗。

而当时凤姐对刘姥姥所感叹说,外人只看见花团锦簇的风光,哪里知道大有大的难处呢,若行事短缺不周,免不了嘲笑其小气:这么大个公司开起,怎么少这三两个小钱呢?

作为贵族之家的堂堂国公府,体面可丢不得。

尤其面对宫中权势的太监们趁火打劫,比如夏太监有借无还的勒索摊派,事关贾府前程可得罪不起,再难也要笑眯眯拱手送上去才行。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世交权贵间迎来送往的开销,事关贾府的社会地位,不能推脱的。正如凤姐所言要是打折了胳膊,也得往袖子里藏,家丑不可外扬。

三呢,若贾母打开方便之门,贾府人都纷纷效仿,纵有金山银山,怎能应付得过来?

邢夫人知道了借当一事,于是仗长辈身份,强从贾琏那儿要了二百两,作为贾母的中秋节礼,贾赦声色犬马赚钱不够宽裕,也假着讨鸳鸯为妾,来逼宫打启发……

若真放手让拿去,不知得有多少人来争呢?一个老太太的棺材板钱被人算计,尤其小辈亲人算计的滋味,可太不好受的。

第四,她的手捏紧点。能让他们省着点花,也是好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遥无期。贾母从重孙媳妇熬到老祖宗,并非一路顺顺当当走过来。她见识了多少大小事情处变不惊,自然有自己的长远打算: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贾府积弊难返,导致光景一年不如一年,缺钱不可避免:可不止贾琏,这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她这个当家人不敢真退休,大方去放手啊。

《红楼梦》:贾琏两口子,为何要偷偷摸摸借当贾母体己之物?

人人只当她是个尊荣享福,儿孙满堂孝顺的老太太,又怎知这繁华行将落幕之际,作为当家老母亲,她为家族生存之事操碎了心!

因为小辈乏善可陈,无人可挑大梁,换危局于时艰世易之时,待至在七十三回大观园禁赌时,年已耋耄之年的贾母,如佘太君出山挂帅亲征,率一门子寡妇弱孙出征,只因她有太多的不得已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