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要去世了!”男孩打疫苗崩溃式告别妈妈,孩子怕打针如何安抚他?

 优家教育 2021-11-19
文丨 优宝

很多孩子都会害怕打针,可怕成这个样的还真是头一回瞧见。
 
11月16日,山东青岛一名小男孩在打疫苗时情绪崩溃,不停地向妈妈告别:
 
“我一生最害怕就是打针了。”
“让我死吧!”
“再见了妈妈。”
“我要去世了!”
……

                           
这可把现场的护士都逗乐了,至于怕成这个样子吗?
 


事发当天,小男孩的学校组织集体打疫苗,并通知所有家长都来陪同。
 
在排队时,男孩看见其他同学哇哇大哭,心中有些害怕,本想问问打完的同学疼不疼,可同学没理他,这让他更加害怕了,还想要“临阵脱逃”,却被爸爸给逮回来了。
 
男孩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是身体依然很配合地坐在位置上,也没有大哭大闹。
 
只是一边哭,一边委屈地求护士阿姨。


可我们都清楚,打疫苗别说疼了,甚至你都没感觉到就已经打完了。
 
在男孩还没反应过来时,护士早就收工了,男孩这才有些疑惑地问:“就这么点?”
 
随后,男孩非常淡定地起身,将衣服穿好,和刚才害怕打针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自从小朋友疫苗开打,网上就出现了各种迷惑行为大赏。
 
最经典的反应当然是——哭!
 
有鬼哭狼嚎叫妈妈的;


有边哭边喊经典台词“我要回家”的;


可这群宝爸宝妈,也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了,你哭照你哭,该打还得打!

哭行不通?那就直接开溜!
 
有脱了衣服开跑,被家长捉回来的;


还有跑了一半被人逮住,像抬小猪一样被抬回去打针的。

对于娃来说,打针不是为了“保命”,而是在“索命”!
 
每次提起打针,不少老母亲都身心俱疲——一哭二叫三逃跑,小孩打针好难搞。
 
孩子们打针时哭闹不配合,到底是在怕什么呢?
 

孩子怕的是爸妈
 
孩子对于未知事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尤其在第一次打针时表现出的害怕担心是正常的。
 
并且在孩子眼里,平时温柔和蔼的妈妈,怎么一进医院就像换了个人:
 
有的宝妈愁眉苦脸、情绪紧张;有的宝妈不停搓手,来回踱步;还有的宝妈语速加快,一脸不耐烦。


或许家长对自己焦虑的表现没有觉察,可孩子对父母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告诉孩子:“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更何况,每次打针,为了让孩子不要乱动,家长都会使出浑身解数。
 
先是语言恐吓:“别动啊!你要动的话,医生阿姨一生气,就会扎你扎得更疼!”
 
本来孩子就已经很害怕了,家长再把医生描述成个“大魔王”,孩子肯定更想挣脱。
 
那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直接上手紧紧抱住孩子,把孩子按得严严实实。
 
换成是你自己被如此对待,能不慌吗?


可见,家长的情绪、行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家长情绪越焦虑,反应越大,打针就越容易变成一场灾难。
 
并非所有打针都一点感觉没有,因此也会有一些家长,喜欢事前反复告诉孩子:“打针一点也不痛,别害怕。”
 
可等孩子打针时发现其实会疼,而且这疼是他无法预料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应激反应,以后都不肯再上当了。
 
但是如果你夸大了打针的疼痛感,又会造成孩子的紧张恐惧心理。
 
其实面对很多可能造成孩子恐慌的事情,平淡地如实相告总是最好的方式。
 

父母与孩子的“共情”
 
曾经我在医院也见过不少被打针吓得哇哇大叫的孩子,也看到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乖乖打了针我就奖励你小玩具。”


这样的方式的确能达到目的,但也缓解不了孩子内心的恐惧,更不利于孩子未来道德感发展。
 
孩子会觉得以后很多事做了都会有“奖励”,如果后期没有“奖励”,孩子对打针最真实的恐惧也会再度迸发出来。
 
所以,这时候家长的理性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尽可能平静,给孩子营造一种“打针只是件小事”的感觉,坦率地告诉孩子打针时的场景,让他心里有所准备。
 
同时对孩子后期可能表现出来的“害怕”“哭泣”表示理解:
 
“有的小朋友打针会哭,有的很勇敢不会哭,如果你想哭,也可以哭出来,没什么关系的,但我相信你比其他小朋友更坚强。”
 
“妈妈小时候打针也很害怕,可是打过后就发现,只有一点点疼。一会儿你要是打针的时候觉得疼了,你就趴在妈妈身上,妈妈保护你。””
 
给孩子鼓励的同时,又留出退路。


当孩子看见你的表情是这样坦然又轻松时,他的心理也会放松许多,觉得打针就是那回事,我可以哭,也可以不哭,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下而已。
 
其实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共情能力。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有些父母会问她这样的问题:
 
“孩子哭的时候我已经共情他了,我说,你看起来很伤心,我还一直陪着她,可是没用啊,他还是哭,为什么我的共情不管用呢?”
 
吴臻老师说:“当你共情孩子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你是在体会孩子的感受,还是想着我都共情你了,你怎么还哭啊。
 
如果是后者,那并不是真正的共情,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尝试去控制。”
 
她认为共情时的心态和目的很重要!
 
第一保持好奇。我想知道孩子现在有什么情绪,我去尝试,体会她的感受。
 
第二接纳情绪。不着急让他摆脱情绪,不着急解决问题,你会发现越是接纳情绪,孩子更容易恢复到平静状态。当共情是真正去理解和感受孩子时,共情就会非常有用。
 
打针这件小事,看似是简单的小事,其实也蕴含了太多教育道理。
 
当我们第一次打针时能有正确应对方式,也不至于到成年了,还会在抽血处窗口前瑟瑟发抖。
 
从小事培养孩子的勇气,从细节读出教育的道理。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