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士骧治肺燥六法

 博采杏方 2021-11-19

张士骧治肺燥六法

□姚鹏宇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陶汉华传承工作室

  燥自上伤,肺气受病,肺燥是燥邪伤肺所致的一类病证。张士骧乃清代名医,字伯龙,山东蓬莱人,著有《雪雅堂医案》《类中秘旨》等。《雪雅堂医案》共376则医案,详细记载了张氏临证经验,其中载肺燥治案7则,总结张氏治疗肺燥经验为培土生金、清金制木、清解气分、轻剂清上、清肃宣利、病上取下等6法,现详述之。

培土生金

  《灵枢·经脉》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肺之经气源于中焦脾胃,土为金母,土旺则生金。《中医大辞典》中将培土生金解释为:“也称补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此狭义之解。张士骧自谓,生平服膺得力者,尤以叶天士、王孟英两家为最。而叶天士于培土生金之法,已有细论见于叶案中:其一,补有气阴之异。《临证指南医案》有“用清养胃阴,是土旺生金意”之论,又云“故益肺气药皆甘,补土母以生子”等。其二,培有脾胃之别。叶氏门人华岫云言:“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明气阴之异,晓脏腑之别,辨证择法,非只补气一途,此培土生金大法,亦张士骧培土生金之用意。

  《雪雅堂医案》陈叙庭案载张士骧治肺燥失音,清润中参以补土生金法,其以麦冬、白蜜、天冬滋阴润燥,补肺胃之阴,生甘草、白术培脾胃之气,气阴同调,培土生金,款冬花、生白芍、炙银花清降。张士骧临证培土常用药分以下二类:其一,益胃阴,如北沙参、石斛、麦冬、天冬、玉竹、甘蔗浆、乌梅、白蜜、生白芍等;其二,补脾气,如白术、茯苓、茯神、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等。

清金制木

  肺失肃降,木无所畏,肝火上炎,徒清不效,当制肝木,取清金以制木火之亢,理肝以解伤肺之虞。张士骧于木火凌金之病证,不乏论述:少阳木火凌金时,择药组方以苦辛寒为其纲;风木凌金,当肝肺两清;肝为乙木,肺为辛金,木气上升太过,则辛金不能开降,所谓亢则害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此五行生克制化大道,亦金木相协之要义。

  《雪雅堂医案》载张士骧治一患者,因感肺燥,咳吐胶痰,清肃之令不能下降,木失所畏,时时上僭,所以额赤多怒,治以清肺豁痰、宣络养肝立局,择甜杏仁、瓜蒌皮、浙贝母、海蛤粉、海浮石清肺豁痰,取丝瓜络、女贞子、旱莲草、东沙参宣络养肝。其着眼肝肺二脏,药以类聚,清金制木。清金之品选用桑白皮、川贝母、枇杷叶、沙参、玉竹等。制木之药因肝气逆、肝火盛、肝阳亢之不同,而择用桑叶、青菊叶、羚羊角等清肝散火;代赭石等平肝降逆;杭菊花、刺蒺藜、夏枯草、龙胆草、郁金等清肝泻火;生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滋阴降火。

清解气分

  《临证指南医案》载:“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次为定评。”据三焦辨证,燥邪伤人有上中下之别,视卫气营血,则又有四阶。肺燥病位在上,多伤气分,张士骧常以清解气分为法。

  《雪雅堂医案》载一患者肺燥喉腥,右寸脉大,吐血胸痛,频吐胶痰涎沫,张士骧拟清肺经气分之热。色白入肺,清解气分,故用药多选石膏、桑白皮、贝母等色白之品,方如泻白散等。如上案张士骧药用白茅根,煅石膏,北杏仁,桑白皮,生甘草,广郁金,地骨皮,川贝母,生薏仁,陈藕节。全方色白之品居多,入肺经,清中有润。

轻剂清上

  轻剂属“十剂”之一,主要是指以质地轻盈之药为主配伍组成的,治疗上焦及体表病证的方剂。《温病条辨》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言虽发于吴瑭,然轻剂之用,非只吴氏用也,叶天士、王孟英、薛生白等温病学派名家皆喜用轻剂疗肺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因其轻而扬之”,上焦用药,气味宜以轻清。

  《雪雅堂医案》3次提到“轻药”“轻剂”,其中一患者,咳嗽,脉弦滑,张士骧云此上燥也,宜用轻清,故仿《温病条辨》桑杏汤之组方,以梨皮、桑叶、浙贝、杏仁、花粉、竹叶等辛凉轻剂疗肺燥。张士骧常用轻药如薄荷、桑叶、菊花、桔梗、牛蒡、绿豆皮、连翘、银花、枇杷叶等,临证轻剂则如桑菊饮、桑杏汤居多。

清肃宣利

  《医门法律·先哲格言》载:“心肺为藏阴也,以通行阳气而居上,阴体而阳用也。”肺体阴用阳,宣发肃降为其用。《温热经纬》亦云:“今邪阻于上而不下行,为肺之不主肃降,无能遁矣。”肃降则邪气清。

  《雪雅堂医案》载一患者,秋燥干嗽无痰,口渴,舌苔黄,张士骧以清肃宣利治之。药以沙参、浙贝母、天花粉、玉竹滋阴润燥;扁豆衣、生甘草健脾益气;桑叶宣利肺气;瓜蒌皮、知母清肃肺脏;杏仁降中有宣。又载一案,患者肺伤于燥,嗽呛复作,张士骧以石韦汤加减治之,药用苦杏仁、石韦、紫丹参清肺肃邪,《名医别录》亦载石韦有止烦下气之功;枇杷叶、杭菊花、冬桑叶宣肺利气;贝母、东沙参、生百合滋阴润肺。

病上取下

  张士骧究心岐黄,熟谙典籍,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诸书,每能领会意旨,抉奥发微。《雪雅堂医案》援引《黄帝内经》条文,指导临证的医案达30余则。《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立上病下治法。《临证指南医案·燥》邵新甫按语云,内伤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夺而成,或因偏饵燥剂所致,病从下焦阴分先起,治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药用大补地黄丸、六味丸之类。

  《雪雅堂医案》载一患者六脉躁疾,唇口生疳,为阴亏而虚火游行,亦称当尊《黄帝内经》病在上,当取下之旨。张士骧立方以熟地、生地滋阴填下;枇杷叶、天冬、麦冬、石斛润肺滋阴;泽泻、盐黄柏、茵陈蒿、真秋石坚阴清火。此案虽非纯言肺燥,然于内燥伤肺之治可供参研。

  燥邪伤肺,耗气损阴。张士骧承先贤与经典之法,明肺脏特性与肺燥特点,据理立法,灵活治疗肺燥。

         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