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图像赏析103:山体效应模型示意图

 hjh2004 2021-11-19

山体效应通过山体内外同海拔高度上气温差以及山体内外同类型垂直带界线高度差来定量化[23](图3)。图3中的a和e点是山体外侧的点,b和d点是山体内部的点,c点位于a点上方,与山内b点在同一高度上。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a和b的太阳辐射相近、气温接近,但b点的气温要比c点的气温要高。根据山体效应的概念模型,山体效应的一种定量化方式就是两点之间的气温差,即MEET=Tb-Tc。由于山内气温较高,相应地同种山地植被带界限(例如林线),在山内就要比在山外分布的高,因此山体效应定量化的另一种表达式就是垂直带界线(林线)的高度差:MEEH=Hd-He。同样地,比较两个山地的

山体效应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山地内部同海拔高度上气温及相同类型垂直带界线高度来进行度量。

以上内容来源于:

01

02

03

04

05线

06

07西

08

09

10

11:穿

12

13

14

152010

162010

172010

18

19

20

21

222

23

243

25线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2010

35西

366

372015GDP LISA

38

39

40

41

42西西()

431

447

45

46

472()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N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西

84西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线线

101

地理图像赏析102: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