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感动的故事! 2021年,河南遭遇的大暴雨,海霞为家乡河南加油。 看到家乡父老乡亲饱受灾难折磨时,含着泪水播报的她,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揪心和难过。 强忍住泪水的她,不让自己情绪失控。 在视频中,海霞哽咽道:当天不帮忙的时候,人就更需要努力。 那铿锵有力的话,感染着每一个人。 这段视频足以看出,海霞是河南的骄傲。 在主持《新闻联播》之前,海霞曾主持过《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滚动新闻》等节目,她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从央视的一个普通主持人奋斗成家喻户晓的“国脸”。 在这期间,她嫁给了清华教授,两人有一个孩子,他们之间真的幸福吗?他们又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01. 海霞,1972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是回族。 父亲是一个普通干部,母亲就是小学语文老师,都是普通人。 因为母亲的缘故,还在海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她学习语言,更是会说很多的励志故事给她听。 而且在学说话的时候,当语文老师的母亲,也是字正腔圆地教她说话。 深受母亲影响的海霞,也是热爱文学,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饱读诗书,埋在知识的海洋中。 在同龄人中,海霞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了。 尤其是上幼儿园时,大多数同学都还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更是吐字不清,但海霞却说的普通话,却字正腔圆。 只要有上台的活动,那必定能看到海霞的身影。 回到家中,母亲在语言上,又给海霞很好的环境,让其感受到了中国汉字语言文化的美。 面对女儿海霞,母亲也是想要将对语言的理解,传递给她。 年幼的孩子,都会对父母撒娇,但母亲却对其很为严厉,不允许她说话嗲声嗲气。 上小学后,海霞在语言方面,也是尤为突出,更是被学校派出去参加省里的演讲比赛。 她朗诵的是《小红马的遭遇》,而在比赛前,母亲也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教她怎么娓娓道来。 彼时的她,对语言的美也处于一个懵懂的状态,但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更是让其斩获了冠军。 02. 转眼间,海霞上五年级,当时有一篇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海霞怎么读都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也是陷入到了困境。 于是,她跑去问母亲,要怎么找到灵感。 母亲对她说,你要自己先去感受,只有你感受过了才能让别人感受到,就像你已经尝到了杨梅那酸甜的味道。 按照母亲的方法,她读这篇文章时,越读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慢慢地,她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看到的字不再是普通的,在她看来,这都是有感觉的。 而且通过语言的描述后,更是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 有了这样的感觉,海霞更是沉浸在语言的魅力中。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在学校,只要有演讲比赛或者活动时,都是由她担任主持人。 而且在高二的时候,她再度参加了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大赛,海霞都参加了三届,更是捧回了一个“三连冠”。 到了高考的年纪,为了让海霞专心备考,全家都陪着海霞把电视“戒了”。 虽说这样能够让海霞专心的学习,但也是有弊端,那就是过成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对外界的消息也是一无所知。 正是因为这般,让海霞差点与北京广播学院擦肩而过。 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去河南招生。 而海霞一家人,更是沉浸在学习中无法自拔,对北京广播学院来招生的消息一无所知。 还是一位朋友的偶然说起,才让母亲得知此消息,她急坏了,就怕耽搁了女儿的前程。 她赶紧从家里拿上户口本和奖状,就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报名处,但还是晚了一步,报名已经结束了。 针对于这个结果,母亲也是很失落,但她没有放弃,更是去找到北广的工作人员申述情况。 在母亲的坚持不懈下,终于为海霞补报了名。 03. 母亲的争取,给海霞迎来了一次机会,而她也是没有辜负母亲,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顶着优秀才女的荣耀,海霞成功的进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但却没有想到,她也是遭到了打击。 从小学一路走来,海霞都是最为优秀的那个人,但进入了北广后,却发现自己排不上号,更是最“弱”的一个。 无论是普通话,还是专业水平,都远不及其他同学。 虽说饱受打击,但没有让她气馁,更是激起了她不服输的性格。 在她看来,只有努力和更加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每天早晨,海霞都会早早的在学校树林中练声,为了督促自己,更是设立了5个闹钟,每个预设的响铃时间都是5分钟。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严格要求自己的海霞,也是成为了学校拔尖的存在。 就连她在北广的同学翁佳都不禁称赞:海霞的业务非常好,而且很努力,口齿最清晰,语速最快可以达到一分钟360个字,播报的内容也是清清楚楚。 面对播音,海霞也曾表示:这是我的最爱,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1993年,从北广刚毕业的她,就成功的进入到了央视,主持《早间新闻》。 刚好赶上央视改革的大热潮,让海霞这一批的年轻主持人有了用武之地。 海霞也是在这时,抓住了机会,成功的进入到了《晚间新闻》,担任该节目的第一任主持人。 刚出现在荧幕前的海霞,显得非常的稚嫩和年轻,但就是青春靓丽的笑容,打动了荧幕前的每一个观众。 每每在直播完后,海霞不会立即就回家,而是会待在台里,默默地回顾之前的直播,看看自己有没有出现问题,哪里还需要改正。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04. 在《晚间新闻》,海霞是直播新闻主持人中,担任首播的是全年龄最小、台龄最短的播音员。 而且靠着她的那稳健、亮丽的主持风格,收视率大幅度提升。 尽管在《晚间新闻》中,海霞的做出了很多努力,做到了很多主持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但她的成名作不是《晚间新闻》,而是《现在播报》。 1999年,央视首播《现在播报》栏目,海霞有幸成为了该栏目的主持人。 在海霞主持的短短半年时间,收视率直逼《新闻联播》。 随着《现在播报》的收视率暴增,海霞的知名度也是一路高涨,成为了央视新闻栏目的当家花旦。 而且每每在打开这档节目,就会听到海霞那亲切的介绍:“各位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室,海霞现在为您播报”。 海霞那亲切的笑容,也被称之为“杀手锏”,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现在播报》为海霞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其绽放了最为璀璨的色彩。 可以说,《现在播报》成就了海霞,海霞也成就了《现在播报》,他们是密不可分的。 优秀的海霞,没有止步《现在播报》,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2007年,《新闻联播》迎新。 全国观众在看到海霞的那一刻,都放下了心,他们肯定和认可海霞的主持,因为在新闻的栏目,海霞已经奠基了14年的基础。 能够在成为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梦想。 《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是一个敏感而谨慎的话题,从来都不会轻易更换。 与此同时,海霞也是获得了中国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05. 在主持之余,她还读完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生、影视学博士学位。 2019年,海霞更是和康辉搭档负责解说大阅兵,这解说的工作量非常大。 在结束后,更是有人传出了康辉和海霞吸着氧气,读着熟悉的稿件。 这一幕,也让无数人都钦佩不已。 之后,海霞又上演了一出加急的稿件,事先没有任何预习的海霞,硬生生用流畅的语言,一字不差念完了。 而她低头念稿的十几分钟,也是瞬间被推上热搜,有着过硬的播音专业素养,征服了全国的观众。 ![]() 如今,海霞已经在央视工作了整整几十年,播了不计其数的新闻。 都说荧幕前的主持人是最亮眼的,但实际上,他们也是有困恼。 口干舌燥的事情很常见,就连母亲患病在床,都无法赶回去看望。 但无论在私下有多疲惫,只要坐在了镜头前,海霞恢复到了神采飞扬的一幕。 她心里非常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不只是这几台摄像机,还有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 事业成功的海霞,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 只要一有时间,海霞便会陪伴在父母的身边,陪着一起逛街,添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亦或是衣服。 尽管父母都不让海霞给他们花钱,但每每在穿了海霞买的衣服,他们就会很自豪的对人说: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 ![]() 06. 除去孝顺父母外,她还有一段很为幸福的婚姻,那就是和丈夫罗永章。 罗永章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他们的相识,是在一场聚会。 而这场聚会,是在朋友的家中。 在聚会上,罗永章便率先和海霞打招呼,声称看过她的节目。 彼时的海霞,还是《现在播报》的主持人,但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聚会结束后,罗永章还亲自去送海霞。 不认识海霞和罗永章的人,或许还会以为他们是多年的老友。 有了这一次的认识,罗永章只要有机会,便会去找海霞。 尽管这个男人比她大,却极尽温柔和暖心,在他的爱情追求下,海霞也是沦陷了。 ![]() 2000年,他们便选择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为了海霞,罗永章放弃了老家山东的工作,直奔北京,更是在他的努力下,进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了“百人计划”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隔年,29岁的海霞就为其生下了一个孩子。 幸福的家庭生活,没有让她忘记工作,在不久后,便回到了央视,继续用那亲切的笑容,给观众带去温暖。 因为两个人的工作都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却互相理解,共同营造幸福的家庭。 ![]() 07. 随着孩子的长大,海霞也是更有时间了。 她几乎在每年都会回到家乡河南,对于家乡,海霞很为热爱。 在那个熟悉的村庄里,海霞没有一点明星架子,穿着朴素的她,还跟村里的人一起唠嗑,聊家常,更是会帮助村民做家务。 ![]() 海霞,也是村里人的榜样和骄傲,全村的人都很喜欢她。 因为她回来后,不会摆架子,更还会下地干活。 如此接地气的海霞,并不是像现如今的小鲜肉,而是踏实地干着农活。 ![]() 而且在没事的时候,海霞还会与村民们在村里的广场上,跳着舞、扭秧歌。 ![]() 作为一个河南人,海霞更是时常关注着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河南人自豪骄傲。 ![]() 每每在介绍河南的时候,海霞都激情满满,更是会来一句,这是我的家乡。 ![]() 海霞,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更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合格的妻子、母亲,她热爱河南老家,爱那里的父老乡亲。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