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婚六十年,他和她,终于拍了结婚合影照!

 学而不厌图书坊 2021-11-20
文章图片1

结婚六十年,许昌的他和她,终于拍了结婚合影照!‖老家许昌

文·图‖杨建州

钻石婚,有解释曰:象征着夫妻二人,携手走过风雨60年,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和钻石一样坚硬,不易破碎。2018年10月,我耄耋之年的父母迎来了炫目的“钻石婚”。我们姊妹们带父母拍摄了结婚60周年纪念照,表示庆贺,以弥补父母60年来没有结婚合影照的遗憾,也完成了他们的一桩心事。照个结婚合影,现在不算啥事儿,但对于耄耋之年的父母来讲,这却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是呀,父母相伴六十载,年年复年年,日日复日日,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一路风雨同舟,实属“弥足珍贵”。

说起父母平凡的幸福生活,应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父母结合有缘有趣,他们同乡同学同姓。三十年代中叶,他们分别出生于原许昌地区郾城县商桥乡,父亲(1935年出生)家为小杨庄,母亲(1936年出生)家为大杨庄,两个村庄相隔一条河,两村距离大约有2公里左右。

父母四十年代末上小学(同班),1954年小学毕业后(那时上学较晚),父亲因受年龄限制,未能参加初中考试,就下学参加了生产劳动。1956年,当时的许昌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到郾城县招工,经村里推荐,乡里同意,父亲参加了考试并被录用,自此到许昌工作了。1958年运输公司调整分家,就分到了原河南省许昌汽车修配厂,时称“省汽修”。

1957年,母亲从郾城二中毕业后,投亲于许昌工作的姨及姨夫,并下放到许昌东关农业社。父母“会师”于许,在亲戚们的搭桥牵线下,父母在许昌再续同学之情,并正式确定姻缘。

1958年,是父母亲的幸运年。这一年的国庆节,父母在许昌喜结良缘。据父母回忆,当时经济条件差,不舍得花钱,结婚就没有照合影,小有遗憾。但这不影响父母对新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这一年,母亲被郑州邮电专科学校录取,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了许昌邮电局工作。这一年始,父母亲就开始了相濡以沫、携手相伴的日子,到2018年已整整60年了。

父母亲工作时,脚踏实地,遵章守纪,努力干好份内工作,虽然没有取得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善于钻研学习技术的精神,给我们做子女的树立了榜样。

文章图片2

父亲是一个偏内向的人,与世无争,但内心如明镜。他工作后,决心要当一名好工人,他一面学习专业知识,一面注重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中,他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与同事关系和谐,乐于助人,吃亏在前,吃苦在前,不占便宜,工友对他评价很高。父亲是一位知大体、识大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乐于奉献的好员工。父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到九十年代初退职,领到“光荣退休”镜框一个,进入了退休生活。

母亲于1961年毕业,被分配到原许昌邮电局。她工作认真,努力学习业务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曾参加许昌程控交换机改造更新工程。母亲性格率直,对人热情实在,乐于助人。如此年年月月,至九十年代初圆满结束职业生涯,光荣退休,颐养天年。

在生活中,父母性格互补,同舟共济,勤俭持家,用他们自己最大的能力支撑着我们这个家。父母上要赡养奶奶和外婆,给二老无微不至地关心,下要扶养和教育我们姊妹三个,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学习,从做人到做事等方面,都给予关心爱护,教育叮嘱。

六七十年代,各家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吃的不丰富。为了能让我们吃得好一点,父母想法设法调剂饮食,粗粮细做,如:父亲用废活塞制做成压红薯面的简单工具,可压出红薯面条;两块圆铁板焊上钢筋棍,在蜂窝煤炉上加热,可挤压出玉米薄饼……这些用普通食材制作出的“佳肴”,至今令我们津津乐道,那是儿时的味道,父母的爱心。

记得当时母亲为了每月出全勤,有感冒小病身体不适时,还坚持上班,就是想拿到10元的全勤奖。每月领到后,母亲用这10元钱买块牛肉供我们品尝,礼让她吃时,老人家总说,买时吃过了。那时我们都小,也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来,我们太幼稚和不懂事了。

文章图片3

那时住房也很紧张,我们一家五口居住在省汽修家属院,一间房约30平米,一间厨房约6平米。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父母自力更生,进行了房屋“扩建”工程,我们姊妹三个也参与到这项“宏伟”的工程中,去捡挖半截砖,以备墙基之用。后来,在原房的前方,盖起了两间简易房,一间我与弟住,一间作厨房,暂时解决了住房问题。虽然住在冬寒夏热的小房里,但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非常温馨和幸福。

父亲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贪便宜,要宽厚、正直、善良,学习上要勤奋上进,掌握好文化知识。母亲常提起她求学的艰辛经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当时,母亲上学每次要从家里背着够一周吃的馒头去学校,有时馒头发霉了也不舍得丢掉,这反倒坚定了母亲学习的决心。

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姊妹三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起我们学习的热情。经过不懈努力,我和弟弟先后考入不同的技校,后又上了“电大”,妹妹考入大学,也算回报了父母亲的殷切期望。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我们的孩子中,两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一人本科毕业。

风雨同舟,患难方见真情。父母亲平凡幸福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十多年前,正当父母惬意享受退休生活时,母亲不幸突发脑梗,经过治疗,虽然恢复得还算不错。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左手不能自如,左腿行动步履蹒跚,记忆力大减,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那时我们姊妹三人皆为中年,各有各的事业,且都不在家乡许昌工作,不能长期陪伴母亲,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到了年迈的父亲身上。

自十多年前至今,父亲当起了母亲的“全职保姆”。刷锅调灶,洗衣做饭,督促吃药,陪同锻炼,聊天交流……十多年来,母亲没有做过一顿饭,每顿饭总是父亲做好盛好,帮母亲戴上围裙后,一起共餐;母亲没有洗过一件衣,到一定周期父亲就督促母亲换衣裳,然后再洗;春夏秋冬只要天气好,父亲就会每天陪着母亲在小区院里转,以增强腿脚力量。

在父亲精心地陪伴下,母亲精神愉快,病情稳定,特别是记忆力恢复较好。我们姊妹三个的手机号码,不用笔记就在母亲的脑海中;看看“老年春秋”杂志,和零星报纸没有问题;每晚电视天气播报,许昌、郑州、三门峡、乌鲁木齐、北京,是当作业必须要记录完成的,因为那里有她的子孙和亲人们。

一个人,伺候照顾另一个人三五天并不难,难的是长期伺候与照顾,最最难的是伺候照顾一辈子。父亲长期细致入微,事无巨细地伺候与照顾母亲,就是对爱情忠贞的承诺,对亲人厚重情感的表达,对“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嘲弄和鞭笞,也就是夫妻相伴幸福的见证!在此,道一声:亲爱的父亲,您辛苦了!

平平淡淡才是真,夫妻和睦是为金。60年,“朝为青丝暮成雪”,真地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义”,父母已进入耄耋之年,作为后代,我们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使他们安度晚年,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陪父母,少留或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待”之遗憾,尽量做到“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做到孝顺自己父母,传承孝文化。

最后,祝愿父母亲健康长寿,祝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谨以此文恭贺耄耋父母钻石婚。

2018年12月26日于许昌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