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心声 │ 听完国家大剧院的女声合唱《绒花》,灵魂拷问:合唱会唱出文化吗?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1-11-20


《 二泉映月听松涛 》文艺掌上微刊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欣赏👆

经典传唱《绒花》,让演唱中的“独唱”变成“合唱”

《绒花》是李谷一独唱的经典曲目,该作品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歌曲发行于2002年01月01日,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该作品曾在1980“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记得前不久,因为电影《芳华》的热映,片中插曲《绒花》曾再度火爆,并在大街小巷得以传唱。其实,这原本是一首年代较长的老歌,正是1979年上映的电影《小花》,由歌唱家李谷一首唱后,才在当年风靡一时。

当时,涛哥还在上大学,每天骑着“大桥”牌自行车,行走在南京中山北路的主干道上,然后从鼓楼广场向东骑行,途经东南大学到总统府后花园上课。在背着沉重的书包,双脚蹬踏急匆匆的行走过程中,耳畔几乎总是李谷一演唱的《绒花》与我相伴。

没想到几十年之后,又因为另一部电影的不胫而走而爆红。看来,真正经典的好歌曲,是百听不厌,经久不衰的。

在欣赏两位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同演绎方式的歌唱家的演唱之余,我们细细回味这首作品的精妙之处,不得不感叹当年创作者的妙笔生花。作品不但歌词隽永,而且旋律优美,真正属于那种不可多得的好歌。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像诗句一样的歌词,令人反复寻味。这对于现在很多过于直白、浅显、滥俗的歌词而言,是没法相比的;至于优美动听的旋律,主歌婉转,如浅唱低吟;副歌高亢,如铮铮铁骨,感染力更是非同一般,让每一位听众听一遍就会喜欢上它。

赏析这首经典歌曲,我们不得不提及作曲家王铭。因为听歌、赏乐,甚至参与其中去歌唱,对旋律痴迷得不像样子,王铭功不可没,作曲家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斯!

王酩(1934年11月8日——1997年12月5日),80年代著名电影作曲家。上海市人。生前曾任中国交响乐团一级作曲家、享受国家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音乐生活报总编、民盟中央委员、七、八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与歌唱家李谷一合作了五十多首歌曲,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难忘今宵》《金色的小船》《知音》《妈妈看看我吧》《可爱的杜鹃花》《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六月荔枝红》《莫叹息》《忘却少女的往昔》等都是和李谷一合作演唱传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此外还有《祖国啊我父母之邦》《沙鸥组曲》、长笛协奏曲《与海的对花》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等。

王酩是为音乐而生的人。

1934年王酩出生在上海郊区一个贫苦的花农家,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随哥哥外出打工。父亲用卖花的钱供王酩断断续续地上完了小学。直到1947年,家境有所好转,他才有机会考入上海交通中学。

在学校里,他开始从反饥饿,反内战的歌咏活动中接触到音乐。1949年上海解放,被学校送到青年文工团组织的训练班学习乐理、作曲和指挥。从此,他迈上了音乐之路。

他的第一首歌《南下参军歌》获得了当时上海学生歌咏比赛创作一等奖。1953年,高中毕业的他因患病未能考上音乐学院,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1954年至1959年任静安区中心小学教师,这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工人业余创作班和上海音乐学院夜大学的学习,并发表了混声合唱《来听情人唱山歌》等音乐作品。刻苦地努力,执着的追求,终于在1959年,王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五年的学院生活,王酩除了系统地学习中外音乐理论外,还刻苦钻研民族民间音乐,为他以后的音乐风格打下了坚实地基础。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53年随陈铭志学习作曲理论,并在上海工人文化宫音乐创作班学习作曲、在上海音乐学院夜大学学习钢琴。195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丁善德。1964年毕业后入中央乐团创作组从事音乐创作。

上帝把对音乐的炽爱和神童般的天赋给了一个穷孩子,可以想象出他求学、探索乃至走向成功的音乐之路是多么的坎坷泥泞,荆棘丛生。人们熟悉王酩动听优美的音乐,熟悉功成名就之后笑容可掬的王酩,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用汗水和泪水,把心中对祖国,对生活的厚爱凝砌起来,筑成一座高高的音乐山峦。

聊完电影插曲《绒花》和该作品作曲家王铭之后,涛哥想再聊聊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为什么一些唱功平庸的人组合在一起的合唱比各自独唱更好听?

在知乎上有一个较为精准的回答:因为音准会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趋于准,还因为音色叠加会取长补短厚度加上来。

甚至那些号称独唱都是王者的歌手,一合唱却唱出了青铜的感觉?网友大呼:太拉胯了!

其实,合唱与独唱,作为声乐艺术,都是以发声为基础,都需要有良好的声乐功底,两者在用声方法方面有共同之处。但是, 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合唱与独唱又具有不少鲜明的差异。

合唱是一门共性的艺术,解决好演唱的共性是合唱的的关键。合唱共性强调队员发声状态,位置,音色以及表达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统一与和谐。合唱队每一成员在演唱过程中,都要仔细聆听他人的声音,以求每个声部及声部之间达到和谐的音色。最终达到整个合唱队的和谐。

尽管涛哥也曾经参加了数年之久的合唱,这个道理貌似明白,但真正理解其中道理,还是后来对声乐兴趣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度思考。

合唱与独唱不同,它是由几十个分别具有自己独特音色的成员将声音融合而产生一种全新的中性音色,新音色的统一是决定合唱效果的关键因素。

合唱是以乐队的形似进行的,在艺术的形式与表达上需要关注整个集体,以整体效果为重,创造性与自由性的发挥需要以保证乐队整体美为前提,做到声部上的共进退是基本要求。

著名指挥家吴灵芬对中国内陆合唱的状况说过:合唱是一种文化,因为它不仅要唱出声,更重要的是唱出意境,通过各种音色的处理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她指出:在我指挥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中,因为很多人虽然在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但只凭一副好嗓子,音准、节奏都有问题,尤其对和声和音程的概念十分缺乏,因此我们只能从头做起。

专业声乐工作者都这样了,何况业余歌者能好到哪去呢?歌唱疏于唱练耳训练,不注重合唱的技术层面磨合,这是声音疏于教育的误区,也是对合唱体系认知的误区。合唱的文化表现,最终在全体团员对作品理解的自觉意识,还在于能够用各种声音表现作品。

音乐这个门类,越学得深入会越发理性。从解析音乐的角度,你可以去分析音乐的调性,和声,编曲织体等方面,那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但灵魂是什么呢?在有些人看来,要用“灵魂”这个词来表达某个点题的东西或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可以是groove,可以是歌词中的意象,等等。而在另外有些人看来,用“灵魂”来表达某个音乐很very good的那种感觉,那么灵魂就是某个音乐在不同人内心中的感性投射,还有根植于核心深处的文化......

附记:

这几天打开电脑准备码字时,总会以战战兢兢的眼神“凝视”一下公众号后台右上方是否会出现一连串小红点。因为反反复复的出现取消又恢复“原创”logo的情况,让真正处于创作状态去真诚写作的人,即使想端坐在屏幕前苦思冥想去策划文案,也会被接二连三的“处罚”搞得极其挫败而沮丧,好在几次走程序的过程最终被官方明鉴明断,免不了感叹“谁知文章好,字字皆辛苦”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