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也模式,败也模式

 碧海蓝天kx32di 2021-11-20
图片

最近看了一本书《Framers(制定规则的人)》,开篇第一句提示语就是

“The source of human power is neither muscle nor mind but models.”

即人类的力量源泉不是肌肉也不是头脑,而是模式。原来,人类就是用模式来进行思考的,用模式思考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模式是怎么样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作用的,如何利用模式来进行思考、进行创新。

模式的重要性

每一个模式都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模式可以放大某些元素的价值和作用,也可以最小化其他元素的价值。

有时我们在使用模式时可能并不适合所在的现实,所以模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而已。

如果一个模式并不适合你所在的现实,好消息是我们可以一个新的更好的模式。

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在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得到进步的,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在宗教以外对生命起源提供一种解释。

如果我们总用腰间盘突出来解释腰痛,用药物、理疗和手术这些被动的手段来试图解除腰痛,那么很多时候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还会有悲剧发生。

如果我们跳出这种模式,认为腰间盘突出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腰痛,甚至很多没有病变的功能性的紊乱可以引起大部分的腰痛。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摆脱对药物和手术的依赖,我很鼓励患者用功能训练来解决这些功能性的紊乱,可能很多以前不能解释、无法解决的腰痛,就在功能训练之中得到了满意地解决。

以下是最近一个功能训练解决腰痛的短视频发布后,评论区得到的评论,让作者触目惊心。

图片
图片

关于模式的3A、3C和3R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会为后人的追随留下一些足迹——

即留下让别人可以采纳(adopt)、适应(adapt)和应用(apply)的模式,这就是3A。

模式影响我们如何生活、如何面对生命。

因果关系(causation)让我们知道背后的逻辑,让我们通情达理;

碰到难以逾越的障碍(counterfactuals),我们学会了变通;

当我们受环境所困,受到条件的制约(constraints)时,我们不会海阔天空,天马行空,反而变得思维更有实际意义,我们的行动更加有针对性,我们的策略更容易落地。这就是3C。

我们固执的坚守一个模式时,我们可能会错失最佳的选择,因为我们固守的这个模式可能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与在一个模式之内推理、深挖相比,转换模式可能会别有洞天,能够避免一个僵化的过程。

切换模式,即创新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最容易,就是你要储备有足够多的思维模式,技能要足够的多元(repertoire),这样在碰到不同的问题时,你可以自由的切换模式。

第二种路径就是改变用途(repurpose),面对一种困境时,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就要去其他方面去寻找一个方法来解决当前环境下所面对的困境,即把其他领域的某种功能改变其用途,用在当下。

例如,MIT的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学应该从物理学的模式强调平衡转换到生物学模式强调进化和成长。

如果前两种路径行不通,一个全新的形式局面需要用独特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我们就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模式(reinvention),打开一片全新的可能性和局面。这就是3R。

总之,模式就是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框架,我们要妥善利用;应用模式就是快速有效地做出合适的选择;转换模式可以让我们另眼看世界。

发明设计新模式应该是最后一击,因为这是最难的选择。

腰痛直播预告

南方医院骨科朱立军抖音账号观看本周日下午3点的腰痛专场直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