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后,为了笼络人心,对皇室宗亲大加赏赐。坐镇南昌的宁王朱震濠,是个花花公子,对花、鸟十分喜爱,明武宗投其所好,将一只丹顶鹤赐给了宁王。 宁王视若珍宝,特意制作了一枚镌刻“御赐”二字的金牌,挂在丹顶鹤的脖子上,还有后花园为丹顶鹤建造宫室,派专人饲养看护。宁王闲来无事时,就牵着丹顶鹤招摇过市。老百姓们唯恐惹下杀身之祸,无不敬而远之。当时,南昌城里流传着一句话:“不怕虎狼沿街过,只恐宁王丹顶鹤。” 南昌知府祝瀚是个非常正直的清官。他到任不久,就听说宁王不是个正经东西,他手下的人更是一个个如狼似虎,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祝知府为此愤愤不平,早就存心教训教训他们,只愁没有机会。 这天,祝知府批阅公文,一直熬到深夜,才到后宅入睡。谁知,祝知府刚刚躺下,忽听前堂传来一阵急促的击鼓声。祝知府一惊:这么晚了,是谁前来击鼓,一定有重大案情。于是,急忙穿衣下床,一路小跑来到大堂 原来,就在这天晚上,宁王府看管丹顶鹤的几个家奴,以为晚上没了公差,就凑在一块儿喝起酒来。就在这些人喝得面红耳赤之际,管家朱四巡夜来到这里,发现不见了丹顶鹤,把家奴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又领这些人四处寻手,把宁王府都找遍了,也没找见丹顶鹤。无奈,只好打着灯笼到外面继续寻找。 丹顶鹤到哪里去了呢?就在家奴们推杯换盏时,丹顶鹤偷偷溜出王府,在街上自由自在地游走起来。谁料,忽然从一条胡同里冲出一条狗,恶狠狠将丹顶鹤扑倒,一口就咬断了丹顶鹤的脖子。 当宁王府管家朱四和家奴们赶到时,丹顶鹤早被这条狗咬得血肉模糊,这条狗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所剩无几的鹤肉。家奴们见状,惊得魂飞天外,冲上来要将狗打死。 朱四老奸巨滑,冲家奴们骂道 :“一群混帐东西,你们以为把狗打死,王爷就会饶了你们吗?还不快追着狗去找它的主人,让它的主人为宝鹤偿命!” 家奴们恍然大悟,急忙收拾好丹顶鹤的余骨和羽毛,尾随着这条狗紧追不舍。不一会儿,这条狗钻进一家宅院。朱四命家奴砸门闯进去,将狗和这家主人抓住,押着赶往府衙告状。 祝知府稳坐大堂,传下升堂令。不多时,朱四和家奴们来到堂下,将死鹤的余骨、羽毛呈上,盛气凌人地一口咬定,是狗的主人指使狗咬死丹顶鹤的,要祝知府秉公办案,让狗的主人为丹顶鹤偿命。然后,将写好的状子呈上。 祝知府听罢朱四的诉说,又接过状子看了看,想了片刻,将惊堂木一拍,怒喝道:“将恶狗押上堂来!” 等衙役将这条狗牵到堂下,祝知府冲这条狗厉喝:“你这恶狗真乃大胆,竟敢咬死宁王爷的宝鹤,实乃罪大恶极。主人是如何指使你行凶的,还不快从实招来!” 这条狗只是东张西望,连声也不吭。祝知府见状,越发恼怒地喝道:“你这恶狗好大胆,竟敢对本知府拒不答话,莫非想抵赖不成?现有宁王府朱管家的状子,告你咬死宁王爷的宝鹤,你的主人犯下教唆之罪。” 继尔又冲衙役说道:“将朱管家的状子让这条恶狗看看,看它还有何话说!” 衙役忙把状子拿到狗的眼前。岂料,这条狗连看也没看,只歪着头发呆。 朱四见状,不知祝知府葫芦里卖的啥药,莫名其妙地问道:“祝大人,狗不懂人话,又不识字,你怎么去审问它呢?” 祝知府故意问道:“依你看本知府该审谁呢?” 朱四说:“狗的主人指使它咬死了宝鹤,当然该审它的主人啦!” 祝知府冷笑道:“朱管家刚才还说狗不懂人话不识字,主人又怎能教唆它去咬死王爷的丹顶鹤呢?” 朱四闻听,恼羞成怒地吼道:“祝大人你这是何意,莫非想包庇刁民不成?请你看明白了,我是为宁王爷办事的管家!” 祝知府针锋相对地怒道:“你的状子分明是诬陷良民,怎能说是本知府存心包庇?朱管家,请你也看清楚了,我是皇上派来的堂堂知府!” 朱四神气十足地一昂头:“这案子你打算怎样了结?” 祝知府冷笑道:“本知府吃着皇家俸禄,自然会按法度秉公判处!” 说罢,提笔在状子上写了几句话,扔给朱四。朱四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宝鹤脖挂御赐牌,怎奈家犬非秀才。主人唆使更荒唐,禽兽相斗乃意外。本案知府不受理,国有法度岂徘徊!” 朱四看罢,气得连连跺脚:“祝大人,你真不识好歹,居然敢不受理宁王府的状子,宁王爷也不会轻饶了你的!” 祝知府大怒道:“朱管家,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威胁本官,咆哮公堂。来人哪,将他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教训教训这个狗仗人势的东西!” 衙役们不敢有误,将朱四拖到堂外,重重打了五十大板,朱四做贼心虚,不敢再张狂,只好在家奴们搀扶下灰溜溜地走了。 等朱四和家奴们走后,祝知府就让狗的主人牵着狗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祝知府料定宁王不会善罢甘休,又急中生智,赶往宁王府“负荆请罪”。宁王早得了朱四的报告,直气得怒发冲冠,正要去找祝知府问罪,忽见祝知府前来“谢罪”,怎奈怒佛难打笑脸僧,宁王又怕落个包庇下人的骂名,不敢把祝知府怎样,还好言相慰了一番。祝知府从宁王府告辞出来,笑盈盈地离去。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