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今年的端午节我的心里别是一番滋味。 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满腔的悲愤,自投汨罗江而死,楚地的人民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的无比敬意,便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纪念屈原的日子,一直延续至今。 人们缅怀屈原,更是在缅怀屈原的一种精神。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从小饱读诗书,博闻强识,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 在战国末期这一群雄逐鹿的时代,屈原主张变法图强,他认为只有国力强盛了,那么无论“合纵”还是“连横”,国家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楚怀王任命他为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提倡“美政”,他奖励耕织、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移风易俗,当他的改革使楚国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之际,却也触动了贵族阶级的利益,他因此遭遇诽谤和排挤,于是,先后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江流域。 屈原面色枯槁、形容憔悴、行吟泽畔,当听到都城郢被秦军攻陷的消息,屈原纵身投江,拼尽了全力! 每一年的端午,南北方的人民包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贴公鸡、戴五色丝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人。 在中国这一古老的国度,一个节日、一种民俗与一个人的关系密切如此,屈原当数唯一。 只因他心系社稷,勤勉努力;他忠君忧民,他对怀王一步三回头,又站在劳苦大众的一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坚持真理,百折不挠,举贤任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志趣高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悲哉屈子,千年一叹!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你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等雄奇的篇章,开启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与《诗经》并称“风骚”;你是中华民族先进知识分子从古至今的偶像,更是民族的骄傲;你从长江出发,代表了中华先民别样的风彩。 棱角分明,粽叶幽香,年年端午,情深意长。 文化的盛宴无需山珍海味,一枚粽子足够。 咀嚼和回味着的岂止只是糯米和枣香,更多的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苍天总是在重重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为你轻轻推开一页窗。 千古悲歌,更是千年的仰望! 比如今年,疫情蔓延全世界,许多家庭遭遇了劫难,还有许多家庭难团圆。 然而,我们的心依旧,一样的缅怀,一样的灵魂的祭拜;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慨当以康;后来人定会从你的身上汲取无穷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哉,屈子! 在路上一剪梅 写于2020.6.24 亲,如果喜欢我的图文,请点下面的公众号关注哦;顺祝诸位端午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