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中又有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说到的“一”、“二”、“三”,指的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一、二、三并不是具体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淮南子·天文训》的解释:“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其中 “一”即“道”是绝对无偶的,“二”是指阴阳二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三”是指阴阳合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 译为: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实施的宗旨。 因此,“道”是一切的本原,是万物之母,“道”充斥在自然之中,让万物得以生存;却不以万物之主而自居,也从不主宰、控制和干预万物。 “道”,是物质变化最根本的动力,是万物的最终归宿,是最简明又最深邃的事物规律。 “自然”,“自”是“自己”,“然”是“样子”,“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自然”也是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道法自然”:人遵循地的规律,地效法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规律,而“道”自然而然。 二. 刻印,何尝不是一个“道法自然”的过程?记录几方印以献给岁月和所有的同道者。 5.少年单印 这是一方铸印。线条粗细变化比较均匀,线条质感圆厚、润和,起收笔多以圆笔为主,略带方;三繁一简、三静一动。 少 ,(少 三声)会意字。甲骨文的字形是四个小竖点,这是“沙”的本字。“少”字后来表示“不多”的意思,于是又加“水”旁造了“沙”字。 少(四声)指年轻。 年,会意字。一束穗子向下垂方向禾谷的象形,下面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 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表示丰收、收获之义。 单(chan)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如“单于”。 6.裨将军印 此印为西汉初期的官印。文字较为活泼,十字界限清晰,落落大方。 本方印章铸印的感觉,“将”字极具动态,“军”较为稳定,“印”字比较疏朗;设计理念:婉转流畅,布局均匀,三动一静。 裨:接、交之义。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古代祭祀时穿的一种次等礼服。引申为副的,辅佐的;bi:补救,补助;益处。 将,会意字兼形声字,本义是将肉放在案上,用手拿之;现在有“将来”将要”之义,还指将军。还读四声,如将领。 7.黄神越章 错落有致的美好。 新莽时期的汉官印。此一时期,虽只有二十年左右,但印章非常精美:对角美、流畅美、文人气息浓厚,印文里面的字相对多些。 此印章为凿刻印。三个同构结构,文字大小不同,“越”字最小,最活泼,“神”字偏于静态,像一个娴静的女孩,一家人手拉手,爱的“❤️”形更增加了印章的趣味。 十字界限依然明显,布局紧密,三静一动,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越”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兵器;小篆中加上了行走的符号;形声字,本义行动、越过;还有及、到、超越之义;副词,表程度加深。 章,本义为“标记”。 “黄神越章”是一方道家法印。“黄神”为天地之使者,“越章”为阴世的鬼神。 8.右牧官印 东汉时期的官印。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专权,皇帝无能,社会混乱,人心惶惶。印章的精美度不如从前,但也有一些精美的印章。 本方印章为凿印。由于磨损,边框处的线条偏细,由外向中间线条逐渐突出,犹如凸透镜;“印”字相对活泼;十字界限明显。 “右”:《说文》“右:手口相助也”;会意字;“佑”,人助 ;“祐”,神助。 牧:会意字,从牛、从(pu)攵,持鞭驱赶牛,放牧牲畜义,引申为统治、主管。 9.定安令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官印。印体变化很大,比如龟钮中的龟站了起来,高昂着头,象征着魏晋人士的不羁和傲岸;仍承汉印,端庄和厚重方面逊于汉时;五品以上称“章”,五品之下称“印”,因着民族大融合,印文字数较多。 此印“定安”二字外部粗,内部轻巧、柔美,即外静内动,“令印”同样;左右各自同构结构,动静皆宜;“令印”左右有错位,十字界限宽厚粗壮;外边框有残破 不是太明显。 凿刻的意味明显。 定,《说文》“定,安也”。字的上部表房屋,下部表方正。《易经》:“正家而天下定矣”,引申为“停息、决定、规定、约定、必定”等。 安,静静的屋子里,有一女子手置胸前,安详地坐着,本义“安定”“舒适”“安全”。 令:在一个大屋顶下,一个人跪坐着,正在向人们发布命令,有“使”的意思。 10.安西将军章 南北朝时期的印章,此方偏于急救章。 汉官印多为白文,大多盖在封泥上;汉私印多为朱文,以铸造为主,大多佩戴于身上或作为信物的凭证直接拿上,多为玉质,线条细腻。 安西将军章,凿印,五字三列,文字有一定的大小错落,线条粗细变化丰富,疏朗有致;用刀爽利,起收笔干净。 安:女子的样子,要柔美些。 西:原义是“栖”,象形字,指“鸟在巢上栖息”,百鸟归巢时,一般在太阳落山之时,故“西”字又引申表示太阳落山的方向即四方之一的西方。故西的前世就是“栖”,当“西”字表示方位后,人们又造了一个“栖”字来表示“鸟在巢里栖息”的意思,此即为“六书”中的假借的案例: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者也。古本无东西之“西”,寄托于鸟在巢上之“西”为之。 另:女:一个女子跪坐着,双手温文尔雅地放在胸前;本义是妇女。 三.花絮 妖与怪:即我们常说的“妖怪”,“妖怪”是一个笼统的贬义词,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法术的非神非仙非人非鬼的由动植物修炼的已经幻化出人形的物体。 “妖”以动物修炼而成的居多,如蛇妖、兔妖;“怪”则以植物修炼而成的居多,如树怪。 动植物们如果一心向善修炼,是完全有资格修炼成仙的;它们在修炼过程中常被称为“精”(含有中性义),如人参精,妖怪白天晚上皆可活动。 魔和鬼:“魔”在法力上比“妖”强大的多,是资深的妖怪;“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误入邪道堕落成的,“妖”却是动物土生土长的;“魔”白天晚上都可活动。 至于“鬼”,一般俗称“魂”,即阳寿尽了,阳间的躯体没了,只剩下朦胧的非实体单元;“鬼”大多数是人死后,“魂”离体而化成,只能在阴间活动。鬼的出路有三条:一是投胎转世为人或动植物,二是在地狱受苦;三是尸解成神(多行善举者、修道者、受敕封者)。 横塘梅公子于 2021.4.21 亲,感谢您的赏读、鼓励、点赞和转发,美好的时光里,愿我们都能现实安暖,日日如新。
|
|